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绘画论文范文写作 敦煌艺术和中国绘画精神特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国绘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敦煌艺术和中国绘画精神特质,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绘画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国绘画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绘画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精神论文论中国精神的论文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艺术教育杂志

摘 要:敦煌艺术从其发端伊始,就秉承着交流、融合的精神,以开放、接纳和兼容并蓄的态度,立足于创新、创造,形成静谧而具有独特性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的艺术类型,为人类及中国艺术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绘画在继承敦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在陆上丝绸之路沉寂之后,形成了以“院体画”和“文人画”并行共荣的格局.“院体画”在承续敦煌艺术的基础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工笔及重彩画的发展;“文人画”则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下,以意象造型、注重笔墨、追求意境和写意精神为审美追求,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特质.对于二者精神特质及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敦煌画派”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背景下的精神内涵,对于“敦煌画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中国绘画精神特质交流融合创造性写意意境

《后汉书》卷113《郡国志五敦煌条》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敦煌的产生和繁盛,源自于中西方贸易的兴起,敦煌艺术的瑰丽奇绝来自于东西文化艺术的交融和演化.而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绵延千年往来不绝的大漠驼队所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早在西汉之前,中亚、西亚及到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商贸往来就已经长盛不衰.由于帕米尔高原阻隔,匈奴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连年征战和襲扰,使得中、西亚,地中海沿岸的经贸往来无法延伸至东亚和中原.汉武帝为平定匈奴欲西联因匈奴侵扰的西域政权大月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历经十多年千辛万苦,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目的失败,然而却意外开辟了中原地区和西域、中亚的沟通往来的通道,自此开始了千年之久的陆上丝绸之路的络绎往来.将东亚和中西亚、南亚次大陆、地中海沿岸和北非、欧洲联为一体,形成了古代的经济、贸易、经济带,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推动作用.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向西经兰州、河西走廊、敦煌、阳关分三路向西延伸,北路经天山北麓过碎叶穿俄罗斯至黑海到达土耳其,称草原丝绸之路:中路经天山南麓过龟兹至撒马尔罕到中亚;南路经昆仑山北麓至中亚,到达两河流域及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另一路向南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至印度,沟通南亚次大陆.同时丝绸之路一路向东经洛阳到朝鲜半岛入海至日本:向西南经青海、四川至大理到达东南亚国家.由于丝绸之路的多向发展,延伸,将古代世界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从地理位置上看,敦煌得天独厚的咽喉要道,无疑成为东来西往,南来北去的必经之地,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之地,因此称为“华戎交汇之都会”一点都不为过也.虽然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来看,敦煌不是目的地,但是身处四方八面的汇集和发散之地,敦煌自西汉以来到唐,五代一直都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文化重地.由于频繁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敦煌在当时也是经历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习俗、观念、艺术的影响和嬗变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地域之一.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4日第七版)中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从这个角度来看,敦煌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相较于新疆地区的广阔而分散,敦煌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却集中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至少是最重要的四个文化体系的千年的影响,其深刻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敦煌艺术的精神特质

(一)交融性是敦煌艺术重要的特征之

敦煌艺术的主要载体是来自印度的佛教艺术,其源头便是外来文化.而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是伴随着最早的丝绸之路的形成而传播到敦煌地区.据考证佛教在向中原地区的传播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经阿富汗、新疆至敦煌,称“北传佛教”;另一路则是通过尼泊尔、西藏传入敦煌地区,称为“南传佛教”.在佛教离开印度一路向东向北的传播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其适应、融汇和转化的过程.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一样,佛教在东渐的伊始,便是以其本土化原始面貌出现在新的土地.由于古代文化教育的薄弱,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是广大而又蒙昧的下层百姓,而广博深奥的佛教哲学思想要想通过文字交流去达成传播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佛教的早期传播过程中,更多利用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来将深奥的佛教教义及佛教故事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吸引更多的下层民众皈依佛教,敦煌艺术由此发端.而随着传教而来的画工、塑匠也更多来自佛教地区或者西域诸国,他们先入为主带来了本土的原始的佛教绘画、雕塑样式和技法.他们在早期的壁画和雕塑中明显的带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的性格特征.以敦煌绘画中的经典形象“飞天”为例,在北魏时期,印度佛教形象特征极为明显,如257窟、254窟及428窟等,佛传故事中的天人、天女形象.其造型特点多以V形为主,动作僵直,体格魁伟健硕,身体短粗丰满,以男性特征为主.在用线设色上采用屈铁盘线和典型西域、印度风格的“凹凸晕染法”,立体感强,结构表现,风格粗犷.是鲜明的西域及印度风格的传承特点.

实际上,印度佛教艺术在向东传播的过程中,伴随始终的特点就是不断的本土化的过程.在其进入阿富汗和中国新疆地区时,这种本土化的变化在巴米扬石窟和克孜尔石窟及龟兹石窟艺术都有体现.而进入敦煌地区之后,这种本土化进程则变得更为明显和迅猛,在画风上吸收印度犍陀罗、中亚、西域风格之外,中国本土化形象元素如:道教内容东王公,西王母,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及传统的青龙、白虎等瑞兽形象也开始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是佛教和中国传统的玄、道思想融合并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从北魏以后,敦煌艺术的发展趋势更是向着中原文化思想贴近,绘画风格逐渐呈现文静、娴雅、含蓄、内敛、雍容大度.在洞窟形制、人物形象、服装配饰、用线设色方面中原化影响日趋鲜明,形成了独特的既有别于印度,西域亦不同于中原的敦煌风格的艺术特色.这种趋势和演变经隋至唐达到顶峰,日臻完善,自成一体.从国家发展来看,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分裂战乱后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这样一个盛世辉煌的时代,华夏民族的自豪、自信、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是空前的,这种情绪必然在文化艺术中体现出来.隋唐时期的敦煌艺术虽然以佛教载体为主,但是在艺术的各个方面如形式、形象、思想、造型、色彩等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原文化的烙印更加深刻,儒、释、道思想,元素在绘画雕塑中体现更为明确,礼佛气氛进一步减弱,世俗化特征更为强化.佛陀、菩萨形象完成了中性化向女性化的过渡.女性化的形象更符合中原文化追求的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民族气质.人物造型以肥为美,凸显雍容华贵的气象;供养人造像在世俗生活场景,巡游、宴饮、歌舞、狩猎、耕种等内容更为丰富,中原流行服饰,妆容,各民族典型舞蹈、乐器更是在壁画中大行其道.在审美意趣上呈现出大气磅礴和华贵雍容,一派盛世气象,达到敦煌艺术的顶点.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中国绘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传统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谢芜村的俳句、绘画艺术和中国文化
[摘 要] 与谢芜村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与文人画之大成者,精深的中国文学和艺术修养,使其俳句既有“含蓄蕴藉”、“韵外之致”的中国古代诗学特。

21世纪中国行为艺术中的反思精神
摘要: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行为艺术是现代艺术形式之一。中国行为艺术出现在20世界80年代,但在20世纪90年代,它演变成一种定。

剪纸艺术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
摘要: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蓬勃发展,但在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失衡。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各类文化交融碰撞的今天,其特有的图。

中国文化精神下驿动互联之心
外仿明清时期北京都城的城垣风貌,绵延的城墙、错落的城楼,在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外表下,“中信国安第一城”这座融汇多种商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国际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