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发现论文范文写作 徐希平中国人疾病和世界级发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发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徐希平中国人疾病和世界级发现,本文是一篇关于发现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发现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科学中国人是什么期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杂志

医药研发这事说白了,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在无数个坎坷崎岖、噪音频起的岁月里,科学家们的内心如果稍有个人荣辱的计较,便不会有百折不挠的坚持.

徐希平从37岁开始,用人生最宝贵的18年时间研究我国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历经质疑和磨难,最终使H型高血压这一医学概念获得学术界认可,他创立的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奥萨”)同时开发出针对H型高血压的创新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二五《医药卫生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汇编》指出,“控制H型高血压和预防脑卒中”系列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每年可预防约1百万例脑卒中发生,将为国家节约1110亿元医疗卫生费用.

这就是徐希平,曾经的赤脚医生,后来的哈佛学子,实实在在的为中国人做出异乎寻常的贡献,匠心独运、叹为观止.此事意义之深刻,在于裂石流云般的告诉中国医药界,当中国特色的临床问题无法照搬他国经验来解决时,中国人自己必须行动起来.徐希平回到中国后,从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对国内脑卒中病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大量调研,发现中西方人群在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此为切入点,最终发现并命名H型高血压,找到预防脑卒中这一公共卫生难题的重心.

不仅如此,针对这一巨大的发现,徐希平在药物研发上大胆探索,以解决临床需求为目标,选择了一条包含拓展药物组份新适应症的复方药物创新之路.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原则下,徐希平从发现H型高血压,到开发出I类新药依叶,进而研发用于精准医学实践的“MTHFR”基因诊断试剂盒,并将科研成果延伸到“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直到最终证实依叶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整个链条堪称完美!其智慧和手笔体大思精、波澜老成.

2017年8月,徐希平在北京一家咖啡厅里接受了E药经理人专访.他快乐地沉浸在科学探索的描述中,脸上挂满了喜悦,将自己的科学发现讲解得非常清楚,既明白又有趣,言谈率直、轻松,饱含热情.

科学探索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观察、归纳、证明、假说等等科学研究环节到底有种怎样的关联?对科学探索的过程到底能否作出某种条理化的总结和概括?对这些问题的叙述,既是一个宏大的愿望,又是一个迷人的陷阱.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人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自己无知却不知道.将无知放在疾病认知上就意味着正在发生更多的死亡.把对疾病的求知放在智者身上,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就意味着等待,等待发达国家开发的创新药物.

脑卒中高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每年新发病人约250万,死亡人数超过150万,发病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而在美国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发达国家经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心肌梗塞发病率的比例约为1∶1,而中国约为6~10:1,因此国际医学界对脑卒中的重视远低于心肌梗塞.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会栽在脑卒中手里?对中国人群更有效的脑卒中防治新药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中国的疾病谱什么时候得到世界关注?

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爱因斯坦说:“科学不能仅仅在经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在建立科学时,我们免不了要自由地创造概念,而这些概念的适用性可以后验地用经验方法来检验.”.

徐希平从1993年开始,踏上了科学探索之路,先期是在中国开展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研,前后投资上亿元,对数十万人群进行长期追踪随访,也包括后来两万余名高血压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建立国内最大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启动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科学探索和发现.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还原这奇迹般的科学发现:

首先,通过大量基础研究确认,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导致心脑血管病风险升高的一种危险因子.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HCY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都有关系,但和脑卒中关系更为密切.为什么HCY高?因为缺乏叶酸.美国人群叶酸缺乏者比例不到1%,而中国是20%~60%.

其次,不仅是叶酸的因素,还有基因—HCY密切关联的一个基因,叫亚 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当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人体对叶酸的代谢和利用能力,就只有正常基因型的三分之一.携带有这个突变基因型的人群,在中国占了25%,而在白种人仅有10%,超过两倍的差距.

综合来看,高HCY血症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具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如果血压不高,仅HCY高,则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可能10%左右,但是如果两者都高,脑卒中风险就可能几倍或十几倍地上升.高HCY血症原因包括叶酸摄入不足,叶酸吸收、消化、代谢障碍以及MTHFR发生突变(677 TT基因型)等,伴有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即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其卒中发生风险大大高于单纯高血压.

如果说徐希平的科学探索到此为止,将这一发现告诉世人,然后转身继续自己的其他研究,那么就没有后来的精彩故事.彼时,他的身份只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名教授.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勇气和担当促使徐希平继续进行探究,并冲向自己從未涉及的药物研发领域,他的目标是最大程度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他要亲手摘掉高悬在高血压患者头上,导致中国人第一死因的这颗灾星.

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群体遗传 首任主任的徐希平以评委身份参加了美国NIH基金关于药物基因组方面的评审,由此了解到了全世界科学家在药物基因组方面的最新进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有数年,但是真正对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找到某个基因,确证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关联,其实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徐希平告诉E药经理人,在自己长年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在评价基因筛选和疾病关系及其解决方案、意义时,他有三个原则:首先,这个基因一定要和疾病有关联;第二,这个关联有一定的频率:MTHFR 677TT基因的频率,在中国占25%,说明频率已经很高了;第三,筛选到这个基因可能突变以后,应该有纠正基因缺陷的措施.如果只是筛选,没有任何干预措施,只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

结论:关于对写作发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路虎发现最新报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基因
研究人员在从中国人和猪体内采集的细菌(包括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担忧”,。

俞可平,一个学者的发现和预判
他的一篇短文,引发了一场大范围讨论;他发起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让“创新”第一次在政治范畴内成为地方政府的热词;他力辞高官,只为回归大学专心做。

徐小平打漂800万
投资人徐小平以善于“相人”著称,即使是这样一个久经江湖的老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几年前,经朋友推荐,徐小平前往上海考察一个项目。像其他投资人一。

事业单位工程审计发现问题
摘 要:事业单位的工程审计是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旨在探析事业单位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