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王船山论文范文写作 诚思诚至诚:王船山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摭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王船山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诚思诚至诚:王船山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摭论,本文关于王船山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王船山论文参考文献:

王船山论文参考文献 我的理想思修论文思修论文格式大学思修论文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

摘 要:

基于批判性哲学视域,王船山构建了一个以“诚”为核心范畴的独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王船山认为,“诚”作为一种本体性存在,为道德教育内容与本质的确立提供了一个形而上的根据,人们通过“致思”的方式实现与“诚”的“合一”则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则是趋近于天人合一的“至诚”状态.王船山的道德教育理论为人们思考道德教育之本质、创新道德教育之路径、社会道德教育假大空的“失效”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王船山;诚;思诚;道德教育

王船山(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之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豪杰精神,对国家民族发展之命运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尤其关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对人性、知行、学思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超越于前人的真知灼见.船山批判性哲学蕴育着深厚的道德趣味,这种道德趣味成为我们完整理解其哲学体系的“桢点”所在,也是我们深入辨析其道德教育思想不可绕过的学术背景.他在全面总结、梳理和扬弃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特征以及从事教学实践的经验,构建了一个从本体论(诚)到方法论(思诚)再到价值论(至诚)的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个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为当今人们思考道德的实质、道德教育的可行路径以及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均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然而当前对船山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并不多见,职是之故,笔者不揣浅陋,略作浅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诚”:道德教育之形上根据

谈到道德教育必然要谈到道德或道德规范问题.从历史上看,道德与道德规范本身有善恶本质之分,一般说来,社会的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属“善”的道德规范教育,否则道德教育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所谓道德规范的合法性、合理性,实质上就是指道德或道德规范的形而上根据,按照康德的话语,这就是在为道德“立法”.因为只有找到这样的根据,才能让人们在遵守道德义务时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克服感性偏好,而这种感性偏好把人诱导到可能与道德义务相悖的方面上来,即“恶”的方面上来,因而道德“必须一直回溯到形而上学的诸要素,没有这些要素,就别指望德性论中有什么可靠性和纯粹性,甚至连打动人的力量也别指望.”①我们知道,传统儒家的道德规范基本上是一种箴言式的存在,缺乏理论论证,在不得已时,往往搬出一个模糊的“天命”、“天道”作为根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明理学,朱熹以“理”作为道德根据,王阳明以“心”作为道德根据.这样,传统儒家道德的基本走向,可以说是在理论上愈发趋向于玄思,在实践上愈发显得无力.而船山是个理性主义者,他反对用玄思方式来诠释道德,亦反对用经验方式来简单地理解道德,并致力于寻求道德规范的纯粹形而上根据,这是船山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发轫之始.

那么,船山认为道德的形而上根据是什么?他又是通过何种思维范式来探究的呢?船山生活于17世纪的明清交替之际,大动荡、大崩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给其思想烙下了深刻的批判印记,因此其哲学范式是极具批判性的.船山在痛心于异族入侵、明王朝倾覆的历史灾难中,深刻反思作为宋明之学的理学和心学,并深深意识到理学和心学所提供的“理”与“心”这两个哲学中心概念是孤立的、不真实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存在.因为不真实,所以也就丧失了其在理论上善的依据和其在实践中善的生命力.船山认为,考察世界之本体就在于考察其“真实存在”的问题,善的道德或道德规范就来自于世界的真实存在之中.纵观中国哲学的演变史,作为终极存在的哲学中心概念,是随着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而变化的,其中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从先秦汉唐的“道”,再到宋明时代的“理”与“心”,再到王船山的“诚”.船山认为“诚”是世界的终极存在,是一切问题的本体论根源,也必定是道德的形上根据.真实的存在必定是客观的,因而也必定是善的,并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尽天地只是个诚.”②

船山以张载的“实有”范畴作为建构“诚”范畴的逻辑起点,但他又在张载的基础上,分别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将“诚之实有”分为实有之体和实有之性.

船山首先从本体论的视角,把“诚”解释为浑然之“气”.“若夫天,则《中庸》固曰‘诚者,天之道也’.誠者,合内外,包五德,浑然阴阳之实撰,固不自其一阴一阳、一之一之之化言矣.等天固为理之自出,不可正名之为理矣,故《中庸》言诚也曰一,合同以启变化,而无条理之可循矣.”③从这段话可以分析出,船山批评程子把天当做“一理”的说法,认为程子理解不如张子之“精义”,“诚”即是实有之“气”,并且是无条理的混一之“气”,“宇宙者,积而成乎久大者也.二气絪缊,知能不舍,故成乎久大.二气絪缊而健顺章,诚也;知能不舍而变合禅,诚之者也.谓之空洞而以虚室触物之影为良知,可乎?”④阴阳二气絪缊健顺化生万物,这便是实有之“诚”,“诚”不能离气,“诚”是对气之特征的描述,离气而无诚;同时他又认为这个“气”即“诚”即“一”,具有“合同以启变化”的内在功能,能“聚而成形”,形成有条理之万物,所以船山又把“诚”解读为“前有所始、后有所终”⑤, “天下之所共见共闻者”⑥之万物.可见,在船山的思想体系中,“诚”作为实有,是存在于主体感知之外的客体,是可以通过形象展现的万物,“诚则形,形乃著明,有成形于中,规模条理未有而有,然后可著见而明示于天下”⑦.

冯友兰先生对此有过仔细的解读,“王夫之指出,太阳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它不但不是假的,而且还不能说,也不必要说,它不是假的,因为本来没有一个假的太阳.他认为‘诚’并不是跟‘伪’相对立的.这样的‘诚’也不能解释为无‘伪’.等这就是说,客观实在中的事物,都是有始有终的,人之所共同感觉的.它们确切就是如此,不能不是如此.其是如此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所谓的‘莫之能御’.王夫之正确地指出客观实在的这些特点.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所共见的,就是现代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⑧由此可见,船山本体论上的“诚”是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或者说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一思想体现了船山思维范式的转换,也体现了船山高度的抽象思维水平.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王船山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王船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船山人格精神对湘军将领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11-05-10[作者简介] 刘觅知(1974—), 女,湖南龙山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文。

从船山的责任意识看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与其现代
[摘要]王船山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士人应担负起匡维世教、救君之失的社会责任,经世致用,参变知常,不丧所依,集中地凸显出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这种责任。

后结构主义视域下学生德性教育的价值审思和协同走向
[摘 要]道德教材对德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生涯发展有巨大影响。在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契机下,解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发现其广植育人的理念。

红卡诚品王溢點内容为王,如何娱乐为切入点做整合营销
浙江卫视《出发吧爱情》这档讲述四对明星夫妻在极限环境中接受真爱大考验的节目,从第三期开始,收视直线上升,以收视1 14%,收视份额4 83%稳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