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证论文范文写作 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实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实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实证,该文是关于实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实证论文参考文献:

实证论文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处于一种“底层精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社会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却属于精英群体.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底层精英; 新农村建设; 影响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73(2011)01-0013-04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easant Workers to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CHEN Xu-feng1 , TIAN Zhi-feng2 , QIAN Min-hui1

(1.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Yan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Yanzhou 272100, China)

Abstract: As a link connecting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migrant worker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atus of peasant workers i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atus, migrant workers are in a "underlying elite" status.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in the bottom of urban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in rural society, they belong to the elite group. This article divide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new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new rural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new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migrant workers to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es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underlying elit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mpact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农村发展成为了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搞好新农村建设,需要聚集各方面的力量,其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力量.作为农民中的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1]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群体规模越来越庞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有着极其特殊的一面,一方面,在城市中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不被城市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另一方面,在农村他们却处于社会的上层,是农村社会中的精英.正是这种尴尬的地位,使得农民工成为了“底层精英”.那么这些“底层精英”对农村社会发挥着哪些重要影响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其发展也是有不同层次的.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分成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不同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笔者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农民工对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发挥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

本文是基于“流动人口与小城镇发展研究”课题的问卷数据进行撰写的,这一课题是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泗水县委合作完成的.课题的调查工作于2009年1月在山东泗水县的73个村庄展开.泗水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外出务工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重相当高,其研究结论从全国层面上来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05份,其中有效问卷1315份,有效回收率为93.6%.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性别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1315名农民工中,男性样本数为1059人,占调查总数的80.5%;女性样本数为203人,占调查总数的15.4%;缺失值为53人,占调查总数的4.1%.通过调查发现,男性构成了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在以下的分析当中缺失值不包含在内).

(二)婚姻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72.9%的外出农民工已婚,26.6%的外出农民工未婚,未婚的农民工与已婚的农民工比例大致是1:3,很明显,已婚的农民工占了外出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三)年龄分布

在年龄构成方面,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在调查对象当中,年龄最小的11岁,这说明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着违规使用童工的情况,但这是极个别的案例.年龄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33.93岁.调查显示,农民工中年龄在2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人口只占总数的25.4%,农民工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的占到了总数的74.6%,可见青壮年劳动力构成了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最为密集的年龄段是21-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占总数的20.1%.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26-45岁这一年龄段当中,农民工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四)受教育程度

对于调查对象的受教育情况,发现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民工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67.9%); 11.4%的农民工只有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总数的79.3%.这表明绝大部分农民工在接受了义务教育之后,甚至是在还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了.还发现有17.8%的农民工接受过高中(中专/职高)教育,甚至有少部分(2.8%)的农民工接受过高等教育.具体分布情况见表4: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实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对临猗新农村建设影响
“一村一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现代化农业迅猛发展的新型模式。它是以行政村为区域单元,依托区域经济学与农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挖。

古村落遗产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对旅游经济影响
摘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遗址旅游,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既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给古村落遗址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又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矛盾和问。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实证
摘 要:当前,我国的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存。

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摘 要: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产生阻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还有农业经济自身发展方面的缺失。所在,新农村的农业发展机制要不断完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