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明清时期论文范文写作 昆曲在明清时期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明清时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4

昆曲在明清时期,关于免费明清时期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明清时期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明清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明清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昆曲在中国被誉为“百戏之祖”,其诞生至今已有600余年了.本文全面剖析了明清以来,昆曲发展的三大重要阶段,对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每一阶段的形式和特点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使后人对明清时期昆曲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脉络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昆山腔;明清时期;三大阶段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戏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戏曲已经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到了元代,中国戏曲呈现出南北两大格局平行发展的局面,北方盛行杂剧,南方则盛行南戏.南戏在当时的江南一带流行,跟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各种小声腔.明代初年,影响最大的有四种地方声腔,分别是:江西的弋阳腔;浙江的海盐腔和余姚腔.此外,还有后来影响最大的昆山腔,它无疑是明代南戏众多声腔体系中最优秀的一支.

一、昆山腔的萌芽、诞生时期

昆山腔大约于元末明初(十四世纪中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元代戏曲音律家顾坚初创了昆山腔.顾坚是昆山千灯镇人,自号风月散人.他精通音律、南辞,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依据民间已有的海盐腔作为参考,并结合昆山一带的民间小调,创立了最初的昆山腔.“昆山腔”起初只是民间小唱、清曲,是一种极简朴的地方小戏,传播的范围不是很广,“只行于吴中”,即只在苏州一带流传.

二、昆山腔的改革时期

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間,流寓江苏太仓的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长处和当地的民间曲调以及北曲唱法加以丰富,并与当时的老曲家过云适;笛师谢林泉;洞箫师张梅谷及其弟子;及善北曲、长弦索的青年戏曲音乐家张野塘(后被魏招为门婿)等人共同研究,改创出新的昆腔,使之影响逐渐扩大.史书记载说魏良辅为了潜心钻研南曲“足迹不下楼者十年”.魏良辅新创作的昆山腔歌唱体系“委婉细腻、优雅动听”,被人称为“水磨调”,意思是像水在磨东西那样的轻滑、柔润.创立之后立刻风靡一时,很快就压倒了其他的声腔,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

魏良辅和他的同仁对昆山腔的改革成就主要表现在拍曲和乐队伴奏两个方面.在唱曲方面,他吸收了海盐、弋阳两大声腔的长处,同时又充分发挥昆曲自身“转音若丝”的特点.这种经魏改革后的昆山腔,不但发展了南曲原有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旋律走向上,也融汇了北方曲牌结构严谨的长处,对平仄、板眼、宫调等也都加以考究.

除了唱曲方面的改革之外,新的昆山腔在乐队伴奏方面也有较大的丰富与提高.魏良辅等革新唱腔之时,由于有谢林泉、张梅谷等箫管演奏家与之合作,使昆曲南曲在音乐伴奏手法上有很大的丰富.同时,张野塘带来了北方曲牌,借鉴了北曲的一些已有经验,增添了新腔的表现力.总之,魏良辅等在昆曲乐队的发展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即鼓板、弦索、箫管三类乐器合的重新组合,集南北曲之所长,创立了一个规模完整、编制齐备的中小型民族管弦乐队.其乐队不只用于拍曲伴奏,而且后来也用于戏曲舞台.其意义正如沈崇绥《弦索辩讹》中所说:“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

在魏良辅推出改革后的昆山新腔不久,另一位昆山人叫梁辰鱼的,他用这个新的声腔系统写出了音乐史上第一部昆剧剧作,名为《浣纱记》.这部剧以西施和范蠡作主人公,描写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争的故事.这出戏对昆山腔的普及和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此以后,昆山腔逐渐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剧种,传遍大江南北,风靡全国.

三、昆山腔的全面兴盛时期

从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约170年时间,是昆曲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从宫廷到民间;从南方到北方;上至官绅士大夫阶层,下至普通百姓,昆曲都是戏坛上最受群众欢迎的剧种.当时,全国百姓对昆曲的热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延续两百年之久的苏州虎丘山中秋昆曲大会.每逢中秋节,苏州城的百姓们倾巢而出,结伴而行来到城外的虎丘.除了苏州城区热爱昆曲艺术的众多票友之外,外地的唱曲家也是闻讯而至.先是众人齐唱,后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比再唱,优胜者逐渐减少.最后,在一片寂静中由一位水平最高者登场表演,可以说是万人广场,寂静无声.在这种曲会中也演戏,但主要是唱曲.所唱的曲子多为昆曲剧目中的经典曲牌,可见当时苏州地区的百姓对于昆曲唱段的熟悉程度.他们不仅是昆曲演唱的痴迷者,而且也是昆曲演唱的参与者.

这种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全民性活动,是当时昆曲艺术的最高评判场所,要想在昆曲界取做到足够地位,就应该想方设法地在虎丘山中秋曲会上脱颖而出.这样,铺天盖地般的全民性参与形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独特浓烈氛围,使人不禁联想到西方公元前后古希腊大圆剧场中,万众向戏剧演员声声欢呼、无比敬仰的场面.也许除此之外,世界戏剧史上恐怕很难再找到虎丘山曲会这样,规模盛大而又历时久远的剧艺活动了,中国戏曲史上更没有另一种戏曲剧种具有过如此深广的社会渗透力.

其二,建立家庭班社的热潮.明万历以后,士大夫家庭中经常置备戏班,以供自娱和待客,演出的节目主要以演唱昆曲为主.这种家庭戏班,从万历到明末,几乎成为一种习俗,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标志,在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

家庭戏班的建立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不仅要延聘教习训练女乐,多方遍寻优伶,还要由家班文人借用或自撰剧本,搭建演出用的场所,或戏船,或厅堂,或戏台,此外还要为演出探讨技艺,参与竞争,张罗酒席,等.这一切使做到家班主人不得不把日常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昆曲的排练和演出上,且力求使自己也成为一个昆曲行家.一种戏剧审美方式如此强悍地闯入这么多上层文人家庭的内部,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来源,甚至成为他们趋之若鹜的生活习惯,这在世界戏剧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其三,职业昆班的高度发达和备受欢迎.职业戏班在明代万历初年,仅苏州一郡就有着很大的发展,人数已达数千.这么多人靠昆曲演出为生,正是因为社会各阶层都痴迷着昆曲.职业昆班的演出每每人满为患,在当时社会中是一种常见现象.据明末文人张岱《陶庵梦忆》回忆,杭州余蕴叔戏班的一次演出曾出现过“万余人齐声喝彩”的壮观景象,而苏州枫桥杨神庙一次职业戏班的演出竟然达到“四方观者数十万人”.

结论:关于对写作明清时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明清时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明清时期天津地域型政区
摘 要 地域型政区是“城乡合治”为特征的政区类型。明清時期,天津的地域型政区发展很快,天津道整饬副使、天津巡抚和天津州的设置是地域型政区发展的几。

宗教文化对明清时期陶瓷装饰纹样影响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来源都源远流长,对我们的影响深远持久,反映在各民族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教。

中国在明清时期为何一落千丈
Q:明清以来,面对西方,中国为何无力招架?A:中国的经济体,是建立在精耕细作制度上的农业经济。而且,由于汉武帝时期的政府过度管制工商业,导致以。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对山西商人影响
摘 要: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沟通了江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随着南北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京杭运河区域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基本经济区,逐渐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