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平凡论文范文写作 小评论管窥平凡世界批评史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平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小评论管窥平凡世界批评史变迁,这篇平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平凡论文参考文献:

平凡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机械史论文平凡的世界论文科技小论文500字小论文查重

摘 要: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自问世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同的回响.以《小说评论》为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界重在对该作品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典型人物形象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批评界则对作品中的苦难意识、现代意识、悲剧意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21世纪以后,批评界则又侧重于研究该作品在文学史界和普通读者群的 两重天的接受情况.这一批评史体现出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文学批评模式和文学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小说评论 批评史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思想开始盛行以来,我们对文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文学作品一旦完成以后,文本的意义就具有了独立性,不同时期的读者会由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对文本做出不同的解读.正如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所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1}

《小说评论》作为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小说研究、评论的刊物,一方面因地缘上的关系使得路遥及其小说《平凡的世界》和《小说评论》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另一方面对《平凡的世界》的批评、研究也符合《小说评论》的期刊定位和特色,故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小说评论》中汇聚了大量的关于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的评论性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整理和比较,我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21世纪初这三个阶段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一差异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学理念的变迁和文学批评模式的转变.

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

在80年代中后期,文学批评由政治社会批评逐渐转向了审美批评.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共识破裂了,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和批评家的个体意识有了大幅度的增强和提高.另外这一时期对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的批评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现实主义面对着来自现代主义的新挑战.此时期《小说评论》中对《平凡的世界》的分析也体现了相应的特征:对路遥现实创作手法和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的批评,对作品的态度并不是一味地赞扬,更多地指出了作品的诸多不足.

例如,在曾镇南的《现实主义的新创获》和一评的《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中,主要侧重于分析《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们认为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师承柳青又有自己的发展,追求一种彻底的朴素性,这种小说技巧虽有一点过时守旧但却是现实主义的新收获.他们在肯定现实主义的同时也适当地指出了作品的缺陷.比如,曾镇南指出在描写县社干部群像的部分,写得相对枯燥沉闷,田福军这条副线和主线呼应较少,整体结构不够严密.一评认为作品开头和某些章节读起来徐缓、沉闷、板滞,对作品提出了进一步的希望.

在丹晨撰写的《孙少安和孙少平》和李健民撰写的《从现实和历史的交融中展现人物的心态和命运》中,主要侧重于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具体分析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两个典型人物形象,并将孙氏两兄弟和高加林作比较,认为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時代内涵.另外,他们认为路遥的现实主义手法缺乏现代意识,应该再吸收一些别的艺术方法,结构上还欠严谨,作者的思考还可以更深更开阔些.

总体上看,这四篇评论都认为《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同时也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基本上都把目光聚焦在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形象分析上;最重要的一个共同之处是这四篇评论都提到了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且大部分认为这种创作方法有一点守旧,缺乏现代意识.为什么这一时期的评论家会有这样的观点呢?显然和此时的文学潮流、文学批评观有关.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大规模西方文化的引入,此时的文学潮流更多地转向探索文学本身,寻求创作题材和艺术方法上的各种可能性,艺术上摆脱写实方法的拘泥,以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意味”的生存命题,那么路遥在这一时期仍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显然是和时代潮流相违背的.另外,在文学批评方面,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改变了自身对文学作品被动释读的尴尬地位,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和批评家的个体意识大幅度提高,而《平凡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仍倾向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难免会招致批评家的反感.另外,当时呈现的只是全书的第一部内容,还不能完全展示出整体结构,所以评论家质疑这部作品的价值也是合乎情理的.

二、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批评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倾向,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艺术性关注度降低,对文学的各种文化内涵的阐释则成为了焦点.在此时期的《小说评论》中,评论者对路遥作品的解读,不再拘泥于文本的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的描写,而是转向了小说中所蕴含的各种意识形态,如苦难意识、地域意识、时代意识、政治意识、人格悲剧意识等.其中对《平凡的世界》的剖析则体现在苦难意识、现代意识和悲剧意识上.

例如,仵埂的《追寻和受难》,全文围绕“追寻”和“苦难”四个字展开论述;首先是对作品中的苦难意识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认为路遥使苦难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如孙少平在苦难中追寻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超越、视苦难为崇高,孙少安和田润叶的苦难爱情以及郝红梅在客观生存环境中的苦难.其次是人物的精神追求,比如田晓霞谋求超越现有的一切,追寻令她激动的、新奇的别样世界.最后分析在苦难中依旧执着的小人物,如田福堂、兰花、王满银.文章充分体现出笔者对《平凡世界》中苦难意识的深刻理解和挖掘.

再如陶承华的《在现 性和传统情感之间》,文章以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等人为例,通过对这几个人物的具体分析,表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力图有现代意义的追求和表现.另外,通过孙少安办砖厂、田润叶和李向前的爱恨纠葛等事件传递出的传统美德也是对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的首肯.

结论:关于对写作平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平凡的人的不平凡语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小平凡世界社会价值
摘 要:小说《平凡的世界》描写了西北农村从1975年到1985年间的社会变革,真实地重现那个时代中国农村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题的改革大潮。小。

平凡的世界:平凡人物的平凡世界
摘 要:路遥历经十三年的时间创作了《平凡的世界》,享誉中外文坛。作品以社会中的小人物透视大的时代背景,是一部全景式呈现当代中国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

平凡世界中不平凡
作者简介:王丽茵(1997 12-),女,河南省南阳人,武汉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王小慧用心来看世界
我这个人的性格基调大约就是那种容易被打动、被感动、比较敏感的类型。年轻时候和别的女孩子一起看电视剧,我常会为剧情感动得不能自拔。旁边的女孩子会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