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迟早论文范文写作 猪周期上去迟早要下来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迟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9

猪周期上去迟早要下来,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迟早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迟早论文参考文献:

迟早论文参考文献

尽管现在处于第五个猪周期的上升阶段,中国2016年的通胀环境仍然良好.此次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2013年以来母猪存栏量大幅缩减造成的

猪周期

由于猪肉生产的特殊性,猪肉价格有类似正弦曲线一样的周期性波动.一个完整的猪周期,从这一个波谷到下一个波谷,一般会持续三到四年.小母猪从买回家到能够怀孕需要一年时间,而后怀孕需要五个月,猪仔出生以后又需要六个月才能长成可以出栏的生猪.因此,一头猪的生产周期会持续将近两年.此时,如果市场供给充足,猪肉价格就会下降.于是,不少农户会减少补栏,有的农户会因为利润变薄而离开养猪行业.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母猪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两年之后市面上生猪的供给量急剧下降,猪肉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猪周期波动性非常小,主要是因为以小农为主的养猪工业无法急剧扩大或者缩小养猪数量.之后,随着工业化和规模化,猪周期显著拉长,波动性也越来越大.在2000年以后经历了四个显著的猪周期:2001年6月-2003年5月,2003年5月-2006年6月,2006年6月-2010年5月,以及2010年5月-2015年3月.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于人工、饲料和仔猪成本的急速上涨,许多小农退出养猪业,规模化养猪兴起.同期,社会对猪肉的需求增长更快,因此,猪肉价格总体上一直在波动中上升.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最近的几次猪周期,价格下降的调整期越来越长,这和国家的补贴政策以及养猪业利润的下降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猪肉价格正处于第五个猪周期的上升阶段.此次的价格上涨主要是2013年以来母猪存栏量的大幅缩减造成的.另外,2015年爆发的猪丹毒和肺病导致两万头猪死亡(据农业部数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供给不足的压力.

根据我们的预测,猪肉价格在2016年7月到11月之间达到顶峰(历史经验表明从波谷到波峰大约需要16到20个月).在未来几个月内,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对于鸡肉、牛肉和其他肉类的替代性消费也会上升,猪肉进口也会上扬.而从2017年初开始,猪肉价格将开始向下的调整期.由于2015年后母猪补栏极其缓慢,将会导致2017年的价格居高不下,价格的回落期将会非常漫长,很有可能到2019年底才能再次触底.时值“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两年,政府将会竭尽全力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而猪肉价格此时的疲软将会形成巨大的通缩压力.同时,我们预期美国将在2019进入经济衰退期,对中国的进口会降低,从而加大中国通缩压力.

猪肉价格和通货膨胀

猪肉是中国最重要的大宗肉类商品,对于物价影响重大.据OECD的估计,在2014年平均每个中国人消费32公斤猪肉(差不多三分之一头猪),消费量全球最高(如果把欧盟看作一个整体),并且是1984年的3倍.国家统计局并不公布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里各项商品的权重.但是,根据几个大型调研的结果,猪肉一般被认为占CPI指数计算权重的10%.作为对比,德国人在2014年的猪肉消费量为39.2公斤,比中国还高,但是它的CPI指数中所有肉类(包括猪牛羊肉及各种肉类制品)加总也只占2%的权重.

2016年2月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是持续上涨的第八个月,这给CPI造成了将近两个百分点的上行压力.同期,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上涨了2.3%,这说明非猪肉的通胀因素只有0.5%左右.保证民众能够买得起猪肉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担心通货膨胀,更因为其关乎社会稳定.2011年9月,猪肉价格达到了破纪录的每公斤30.4元,同期通货膨胀超过6%,进口猪肉猛增.各地民众开始恐慌性抢购,有不少人连夜排队只为买到便宜的猪肉,政府信用因此大打折扣.

政府的努力

1.建立国家储备猪系统,减少价格波动.为了减少猪周期的波动性,中国政府在200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储备猪系统,既存活猪,也存猪肉.如果市场价格太低或者太高,*政府将会从市场上收购猪肉或者拍卖储备猪.但问题是,猪储备量跟中国的市场规模比起来实在是太小了.尽管没有官方数据,但是从零星报道中也可一窥端倪.根据荷兰一家银行Rabobank的报告,猪肉国储机构在2013年进行了两轮猪肉收购以提振市场价格,可总收购量(16.87万吨)仅占市场份额的0.3%,对于影响市场猪肉价格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此外,猪肉在国储的冷库里只能保存六个月,而活猪每隔四个月就要换一轮新的,买卖这些猪(或猪肉)经常导致更剧烈的价格波动,与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

2.通过价格补贴,调控猪肉供给.政府也意识到储备猪的局限性,近年来开始尝试用直接补贴农户的方式来调节生产.很不幸的是,政府发放补贴的时间点错了.根据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的研究,2011年平均每头猪获得了352元的补贴,2012年每头猪得到113元,其中大部分的钱是补贴母猪的.在价格上涨的时期(2011年)发高额补贴给农户,刺激更多的人进入养猪业.如前所述,从买母猪到生猪出栏上市需要两年的时间,因此2011年的扩大生产导致了2013年的供给过剩,价格大跌.而在猪肉价格不高的时候,政府的补贴又减少或者干脆没有,没有起到激励生产平滑周期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猪肉价格低位的时候发放补贴.

3.加强猪肉安全水平监控,减少安全隐患.政府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降低猪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养猪农场的兴起,猪瘟变得越来越难控制.这不仅会增加市场价格风险,更是重大的粮食安全隐患.2013年,上海的黄浦江里发现超过一万六千头病死猪,而这条江是上海的自来水源.此次事件导致了民众对于粮食安全和政府信誉的广泛担忧,也刺激政府尽快出台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动物健康安全水平,比如免费给养猪场提供疫苗和健康培训.根据最近CCAP的研究,这些项目的收效十分显著.

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猪周期是不会消失的,这是被猪生产的特性决定的.但是价格波动性的确可以降低.即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一个猪周期也会持续三到四年,和中国类似.但是,美国的猪肉价格就没有中国这么动荡,因为美国有猪期货市场,养猪户可以用期货来防御市场价格风险.中国政府也曾严肃讨论过建立猪肉期货市场的问题,甚至已经印发了官方意见,即在大连和武汉设立两个期货市场.尽管由于不知名的原因,猪肉期货市场的建立一再推迟,但是鉴于中国养猪户并没有太多的方法来规避市场风险,建立猪期货市场对于稳定物价仍然是个现实的选择.

中国人吃猪肉的习惯源远流长,但近年来也有了一些新变化.从1985年以来,和其他肉类相比,猪肉相对占比一直在下降,并在今年有加速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提高,消费的多样性提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吃太多猪肉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仍然会提高,因为城市居民的猪肉消耗量远大于农村居民.但随着经济放缓,消费增速会放慢,这对于养猪工业来讲并不一定是个坏消息.因为在过去的十来,养猪业快速的工业化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滥用抗生素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养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也应该着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供应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化.

结论:关于迟早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迟早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猪周期下的养殖业洗牌
“超强猪周期”的出现,背后是我国生猪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猪周期”再次来袭。从2016的高位跌落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探,。

猪周期怎么破
猪周期频繁爆发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猪肉价格周期性的暴涨暴跌不仅让行业为之苦恼,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生活质量。据《财经国。

疫情缩短猪周期
非洲猪瘟使猪周期加速见底,四季度猪价将呈震荡走势。201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导致养殖企业的业绩急转直下,大量亏损。三季度。

供给侧改革下经济新周期其对工程咨询单位转型影响
摘 要:随着2015年底2016年初一系列中央会议的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迅速展开。一些学者根据产能投资周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新周期”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