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空心化论文范文写作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空心化治理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空心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2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空心化治理问题,本文是一篇关于空心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空心化论文参考文献:

空心化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论文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为农村的治理带来了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村空心化的治理可以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在就近、就地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富裕、居住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

农业人口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功能整体综合退化.其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 十年代是农村空心化的前期,其主要表现为均质化的村落因规模急剧拓展而呈现“外扩内空”的空间格局;21世纪初至今是农村空心化的后期,其表现为传统村落因人口向城镇迁移出现“人走房空”的萧条景象.综合来看,农村空心化不唯是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就其本质而言,亦是城乡关系失衡的具体表现.农村的衰落和空心化成为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为乡村治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农村家庭的残缺和不和谐,造成了农村社会的不和谐;农村教育、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差距的加大,使农村呈现出总体性衰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农村空心化的治理是实现社会稳定、政治 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其可以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就近、就地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盲目流失,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恢复农村经济的活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田园城市的理论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基于“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思想的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现阶段下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是遏制农村空心化趋势,建设“田园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理论依据.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农村因缺少劳动力面临发展停滞,而城市不断扩张,城市病(如交通、环境等)问题突出,和我国当前的农村发展状况比较相似.霍华德指出,理想的田园城市应当既体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城乡融合的自然之美,又能反映机会均等、充分就业、无贫民窟的社会公正.他的这一主张实质上强调了要以城乡发展的互动和和谐取代彼此的孤立和分离.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霍华德在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模型中,把城市规模控制在6000英亩(约24平方公里),其中心城市面积1000英亩(约4.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5000英亩(约20平方公里),人口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市中心建有 花园和公共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市政机构、学校、商场、医院等),由6条林阴大道把城市分为6个部分,并通向乡村;居住区 建有环形铁路,临近铁路建有工厂、牧牛场、市场等,农田中间有小块宅地由经营农田的农户居住,田园城市的土地及其收益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居民生活并工作在田园城市.英国新田园城市理念,融入“社区参和、有机增长和自给自足”三要素,更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实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模型最适合我国农村小乡镇建设,构建“田园型乡村社区”,为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实践.首先,科学规划农村空间布局,治理农宅闲置和农田抛荒.农村“空心化”从空间上表现为许多旧村老宅空置,尤其在交通不便利的边远山区因无人耕种的农田,长年荒芜.应按照产业区、生活区和农业区分明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空间布局,将小的自然村和大的行政村进行有规划的合并,建立适合3万人左右生活的“田园型乡村社区”.完善学校、医院、银行、图书馆、农贸市场、商业街、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还应设立工商、卫生、交管等政府公共服务窗口,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其次,建设农村新的公共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农民退出农业生产.为了规范农村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土地的再生产能力,需要构建农村新的公共经济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将土地实行统一流转,按照土地的不同使用途径进行集体经营管理,在农业区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政府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补助特色养殖业发展.村集体可成立“苗木公司”,将原来的林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苗木公司每年获得的效益由全体村民共同受益.村民每亩土地每年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流转费,农民可就地转化为苗木公司的“工人”,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苗木基地本身则成为绿色防护林和社区的“绿肺”.在产业区建设村办企业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拿出一部分非耕地(比如原来的旧村落),建设工业园区,统一建造生产厂房,鼓励村民兴办企业,就地解决村民就业.第三,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由乡镇改建的“田园型乡村社区”,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保制度,让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社区,村民实现集中居住和福利保障,耕地实现集体流转,劳动力就地实现就业,农民不再外出打工,合家团聚,空心化趋势下出现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自然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实现农村传统社会中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

荣获“2013年全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称号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就是典型实例,人们在“田园型乡村社区”——永和社区安居乐业.

加强农村空心化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保护,农民生活更有保障,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农业生态更加优良,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维护,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JC27);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编号:SKL-2016-3127)

(作者單位:郑州师范学院)

结论:适合空心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产业空心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大力创建美丽乡村打造新农村升级版
近年来,敦化市坚持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敦化、大德敦化的主要抓手,先后建设国家级美丽乡村1个,国家级生态镇3个,新农村建设模范村50个,环境。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
一、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红塔区的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主要是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视角对红塔区大营街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观点阐述,主要包括‘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创新农村建设举措,塑造中。

美丽乡村和互联网视角下农村产业规划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潮流。如何结合农村自身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