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盟誓文化内涵论文范文写作 左传所载盟誓文化内涵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盟誓文化内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9

左传所载盟誓文化内涵,这是一篇与盟誓文化内涵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盟誓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盟誓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杂志社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左传》所记载五十多次各类盟誓史料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对其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揭示和讨论春秋时期盟誓文化的内涵,包括“盟”与“誓”具体文化内涵的区别、盟誓的参与者作用、盟誓物质条件文化含义、盟誓的过程的具体描述、所体现的宗教信仰以及与盟誓结果相关的术语概念,可从多角度再现盟誓文化全貌.

[关键词]《左传》;盟誓;春秋时期

[中图分类号]K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3-0094-04

[收稿日期]2015-01-29

平王东迁,王权式微,礼崩乐坏,天下进入齐、晋、楚、吴、越等霸主迭兴的时代.其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讨伐、兼并诸侯,干涉他国内政,乃至欺凌天子等.各诸侯国内权力斗争激烈,弑君、出君、大臣被杀、君臣出逃乃至灭族的事件此起彼伏.在“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背景下,各诸侯国之间大都结成军事联盟,进行征讨或会盟;各诸侯国内部君臣之间、贵族之间,当然也有个人之间为巩固或争权而进行的盟誓.另外,还有个人间各类原因进行的非歃血盟誓.据统计,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所记盟誓及其文化内涵丰富,时代特色鲜明,蕴含丰富的民俗习惯、道德*、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等人文信息.

一、“盟”与“誓”文化内涵界定

盟誓的文化含义为结盟而立誓.《礼记·曲礼下》记载:“约信曰誓,莅牲曰盟.”[1](p.45)说明了誓与盟的含义.其实,盟与誓的性质是一样的,誓可视为简单的盟,一般发生在两个主体之间,简单易行,不用歃血,没有盟书;而盟可视为规范的誓,参与者多为诸侯之间或者诸侯内部君臣、大夫之间,程序复杂,庄重规范,需要歃血,且有盟书.个人之间的盟誓传文称为私誓,可看作私人盟誓.传文中记载仅有11次,其他均为盟.如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五月,传文所记郑庄公恨其母亲姜氏包庇弟弟共叔段攻打其都城,谋取政权,将母亲赶出都城,安置在城颖,其实是对其母亲的变相迁徙.郑庄公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又如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晋伐齐,晋勇士州卓射伤齐勇士殖绰,州卓要求殖绰停止反抗并投降,否则用弓箭射死他.殖绰回头请求“为私誓”.州卓曰:“有如日.”于是州卓松开弓弦从后面把殖卓反绑俘获.

上文以提到誓与盟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歃血.《左传》中凡歃血盟誓,无论简单与否都记载为盟,即使是割取人身的血液也是盟.如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传文追忆鲁庄公为太子时,见到贵族女孩孟任美而“从之.(孟任)閟,(庄公)而以夫人言之.许之,(孟任)割臂盟公”.又,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被吴攻破都城,出逃至随国避难.随人顶住吴军压力,以世代与楚有盟约为由,拒绝交出楚昭王.吴军撤出随境,于是(楚)“王割子期心,以与随人盟”.

“誓”的仪式简单灵活,不必歃血.有的沉玉于江河而发誓,有的向河川之神发誓,有的指日发誓,等等.如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传,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做国君.子犯是重耳的表弟,随从其流亡中多次冒犯重耳,怕他回国报复,准备离去.重耳誓之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然后投其璧于黄河.又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栾怀子对身患重病的主帅荀偃许诺继续伐齐,说:“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有如河!”又,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栾盈叛乱攻打都城,栾盈有个大力士叫督戎,国人惧怕.这时,奴隶斐豹挺身而出,对范鞅说:“苟焚丹书,我杀督戎.”范鞅誓:“而杀之,所不请于君焚丹书者,有如日!”按“丹书”即国家记录奴隶名册的典籍,若烧掉丹书,奴隶可以解放为平民.

二、盟誓的参与者

从《左传》史料看,无论是诸侯之间会盟,还是诸侯国内部君臣之间的盟誓,任何一次隆重庄严盟誓都离不开如下参与者:

(一)盟主.盟誓召集人,盟书内容决定者,尊王攘夷领导者,违反盟约的讨伐者,天子与诸侯及诸侯之间争端的评判者,盟员的保护伞和各盟员内部政权的稳定者等,盟主当然也是接受各小诸侯国贡奉者.上述事例《左传》中随处可见.齐桓公为盟主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如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齐桓公召集诸侯盟于首止,“谋宁周也”.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鲁闵公与齐桓公盟于齐落姑,“请复季友也”.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齐桓公召集诸侯盟于牡丘“谋救徐也”.

(二)参盟者.指盟主以外的其他成员,身份不一,地位不同,军事和政治势力也不一样.在诸侯争霸的盟誓中,参与者有的是盟主忠实追随者,有的是战败后归顺者,有的虽然不归附于盟主,但可以成为盟主称霸的拥护者,如齐、秦等.他们在盟书的排列,一般按照其周初分封时的王爵排列,即公侯伯子男的顺序排列.如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的践土之盟,经文记载:“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诸侯国的排列很显然符合其爵位高低的排列顺序.如果楚国为盟主,虽然为子爵,但也要排在盟单的前边.如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经:“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传文说这些盟誓者既有大国的卿大夫,也有小国的国君,但盟书名单的排列大致还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顺序排列.

国内君臣盟誓的名单排列也是先国君,后大夫然后国人.如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郑简公与其大夫盟于大宫.与国人盟于师之梁之外”.

(三)盟誓歃血执牛耳者.《周礼》记载,戎右负责天子盟誓时,“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2](p.231)盟誓开始时,盟主先歃血.如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年,卫灵公背叛晋国而归附齐国,晋军前来讨伐,卫国要求与晋国结盟,晋军主帅赵简子派两个大夫涉佗和成何与卫灵公盟誓来羞辱卫国君臣,因为大夫无资格与卫君盟誓.盟誓开始,卫人请晋二个大夫执牛耳,涉佗和成何很是蛮横,说卫国不过是晋国的一个县,哪有资格让晋国大夫执牛耳?成何说:“卫我温、原也,焉得视诸侯?”将歃血,自然地位高的卫灵公抢先歃血,涉佗竟然急忙推挡卫灵公的手,血从碗中溢出,“卫侯怒”,盟誓结束后坚决背叛晋国归顺楚、齐.又如,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与齐平公在蒙山举行盟会,哀公的相孟武伯为这次盟誓执牛耳.

结论:适合盟誓文化内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内涵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诗经中服装名体现文化内涵
《诗经》是西周文化的浓缩表现,则本文从其中对许多有关不同阶级、不同性别的服装词语的使用入手,察看服装名称体现的浓重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反过来也因。

对如何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鄉村旅游的发展为黔江实施“旅游大区”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如何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推动可持续。

玉林茶泡文化内涵和品牌化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拥有极其丰富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此,也孕育出了诸多特色鲜明的民间工艺。充分挖掘这些特色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对其更。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
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时间较早,凭借其独有的文化优势在全国红色旅游行业中独占鳌头。但由于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