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写作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气候形成与变化的极重要因子.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青藏高原环境的变化与全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尤其重要,需应得到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如果青藏高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那么全球将会受到沙尘暴的肆虐,江河源头的冰川将迅速融化,大江大河将断流和改道.不仅青藏高原的人民无法生存,整个亚洲人民都将遭受灭顶之灾.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原腹地是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绝大部分都属于泛北极植物,其植物以青藏高原特有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类在这些区域活动少,因此这些地区的植被(生态)演化是自然进行的.研究这些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奥秘,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中特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中特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结论:关于对写作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生态环境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新闻传媒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作用
一、加强新闻传媒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引起重视、日益改善的同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注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农村。

磷产品出口关税对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摘 要:在我国磷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严重的环境污染、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等。文章结合我国近几年磷产品出口关税的调整和磷产品。

红山湖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红山湖是综合功能的水力开发枢纽,但是近十五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自然大气环境的變化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西藏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浪费资源的人为活动的产生,以及一些自然原因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诸。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