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体系构建,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金融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金融学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本文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剖析了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如校外实习走过场,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缺乏规范化专业化的金融行业实习 平台等.对此,应重构专业进阶实践教学体系,多渠道多方位促进学生落实校外实习机会,强化实训实践教学仿真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金融学 实践能力 实训教学 课程改革
一、引言
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一直是各有关高校教学改革努力的重点,强化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56万人,加上留学回国的学生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根据历年就业统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去向单位基层岗位,这种趋势和现状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过去注重培养知识型、理论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则成为实现上述转变的重要途径.
其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一般会侧重参和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建设,因此,培养有用、合格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中關键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围绕打造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广西经济社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由此对人才的引致需求为广西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加直接、现实的要求.
第三,传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已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一直以来,传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及其教学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偏重理论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走形式、组织松散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有限,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这样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可能会存在理论基础不牢、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等瓶颈.特别是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和环境日新月异,新的金融理论和操作层出不穷,对金融人才需求水平越来越高,该形势下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是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金融学本科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重要环节.在上述背景下,重新思考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体系的构建,对于改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金融学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暑期认识实习,要求至少为2周以上的时间,并撰写实习报告,主要在大一、大二、大三的暑期进行;二是校内专业实习,在完成了所有理论课程后进行,以金融投资模拟交易为主,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三是毕业实习,通常为4周以上的时间,在大四上学期或下学期进行.暑期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都是学生在校外进行.但在实际运行中,效果欠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外实习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在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学校采用的是学生自由寻找和选择实习岗位的模式,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要求是找到和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比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小贷公司等,特别是把毕业实习和就业相结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却是在非金融专业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实习,甚至出现随便找一个单位盖个公章了事的情况,这就严重影响了实践训练的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本身缺乏寻找实习单位的信息、意识和渠道,很多学生除了在银行*过存取款业务,没有任何其他接触金融相关单位的经验,在布置实习后匆匆开始寻找实习单位,很短时间内要找到和金融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机会,可想而知并非易事,于是便造成如上局面.二是集中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监控没有到位.学校对于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组织,一般的做法是指定几名教师负责指导整个年级的学生实习并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十分有限,而学生较多,指导和监控难以覆盖各个学生.
(二)专业集中实践体系架构不清晰、欠合理
如前所述,校内专业实习主要是进行金融投资的模拟交易,具体操作形式为组织学生在金融模拟实验室内选择股票、期货、外汇等交易品种,用金融模拟交易软件进行交易,最后根据学生交易盈亏状况来评定实习成绩.但是,从近几年校内专业实习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参和程度较低.事实上,金融模拟交易操作在《证券投资》等专业课程的上机实验时就有,因此上机模拟操作类的专业综合实训,学生自然而然难以抱有认同感.
(三)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的金融行业实习 平台
国内众多的求职平台已经非常成熟,却缺少成规模的、高度专业化的金融行业实习 平台,这也是阻碍实习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有效沟通的一大问题.金融机构一般集中在固定的月份统一招聘正式职员,而实习之类的需求则不太受重视,实习需求的产生以及信息的发布都不固定.金融机构和学生的实习需求沟通之间没有一个专业的平台去承载,金融机构即使有这方面强烈的需求,除了分散在各互联网搜索引擎发布信息,几乎没有其他的渠道,而这些发布的信息,往往也少有合适的人选问津.
三、优化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体系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情况,应整合校内校外资源,重构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着重提升实习实训质量,确保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具体建议如下:
(一)重构专业进阶实践教学体系
积极构筑“课程实训——课程群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就业创业实训”的进阶式、立体化实训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在《货币金融学》、《现代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证券投资》等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实训环节,训练岗位级单项实践能力;二是将相关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加以有机组合形成课程群,开设《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分析》、《金融业务处理和技能训练》、《金融企业资金运用和风险控制》等课程群实训,训练骨干级专项实践能力;三是开设专业综合实训《现代金融业务拓展和管控》,通过流程协同、综合运作,训练主管级专业实践能力;四是和财经类其他专业(如经济学、国际经济和贸易、国际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联合开设《产业经济和现代商贸跨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环境当中的设立和经营,训练部门级复合实践能力;五是通过校外实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载体,营造真实企业、工学一体的平台,训练企业级就业创业能力.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金融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排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的影响因素与策略
[摘要]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针对教师发展的培训机制不。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拓宽办学思路,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数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摘 要:本文从论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主要内容出发,揭示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内容及问题提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的政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2014年3月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中国高层论坛指出未来将把60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院校转变。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