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写作 让民俗文化之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民俗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让民俗文化之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本论文可用于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民俗文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论文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论文论述了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南瓯校区在劳技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通过进行有效研修活动,扎实开展劳技课程;挖掘民俗文化因素,丰富劳技课程资源;开发家校合力资源,拓展劳技课程资源;开展民俗课题研究,提升劳技课程品位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并指出这些有益尝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关键词:民俗文化;劳技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的主张.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一定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开设劳动和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劳动和技术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我们学校在开发劳动和技术这门课程时,做了如下尝试:

一、进行有效研修活动,扎实开展劳技课程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方面做到像语文、数学教研组一样,也经历了规范化(任务驱动)、特色化(有效研究)和常态化(融入工作)三个阶段,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保障时间 保证研修活动,树立“一切为了学习”、“一切方便学习”的理念.我们的教研时间定在每周三下午,这样老师们在活动的时候就不受功课的影响.

2.用好教材 新的浙江省编劳动和技术教材很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易于学生接受,我校做到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并安排教师开展教学.

3.轮换角色 规定教研组每次活动都有主讲人、主持人、通讯员、后勤管理等,每位成员都在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并经常进行角色轮换,在角色体验中提高成员的主体意识,提升研修质量.

4.突出主题 如果研修活动只是简单的上上课,评评课,那么研修活动再多也没有成效.所以我们教研组特别注重计划的制订和每次活动的策划,我们做到一个学期一个大主题或者一年一个大主题,再在每个大主题下策划每次的小主题活动.

5.团队磨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团队磨课的研修中我们不断地思考劳动和技术的课堂,并寻求更好的课堂模式.团队磨课的研修模式汇集着我们大家的智慧,我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生长,我们整个团队收益匪浅.

6.过程管理 加强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是保证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关键.我们通过活动过程网络化管理制度的推行,不仅使教研组活动有序、有效,而且也达到一个组活动全体共享的目的,更为教研组以后的研究提供范本.

二、挖掘民俗文化因素,丰富劳技课程资源

我们温州人杰地灵,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温州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沉积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瓯绣、瓯塑、米塑、细纹刻纸、木雕、板凳龙、木偶戏、舞龙、造纸、挑灯等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然而,现在温州的孩子很多不了解温州的本土文化,我们深感到温州的民俗文化将要面临失传的危机.

因此,我们学校决定开展瓯越民俗文化“六艺”进校园的实践研究,探索民俗文化和小学劳动和技术课的巧妙融合,努力让学校教育肩负起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校的劳技课程资源.

三、开发家校合力资源,拓展劳技课程资源

1.家长课堂作课——民间文化传艺活动

让家长参和民间文化传艺活动,参和授课以及组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体验更多的民俗知识.突出家校联合,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成长服务.如三(1)班王圣希家长进劳技课堂传授手工制作课《龙》,二(2)叶子萱家长进劳技课堂和学生一起制作《中国节》等,让家长带全班学生走进民间艺术,习得有关龙的民间艺术的知识和技能.2013年1月5日家长进课堂活动被《浙江教育报》进行专题报道.

2.走进巷弄人家——班级亲子活动

走巷弄人家,约民间艺人,传民间才艺,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衣食住行民俗、节日娱乐、禁忌习俗等,亲身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不仅拓宽了解民俗文化的渠道,更是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子之情,培养学生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3.群策群力——大文化节活动

“守望家园,传承文化”,把我国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相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劳技活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2015年5月31日,瓯海区实验小学南瓯校区举行了一次“快快乐乐过六一,欢欢喜喜迎端午”的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学生的才艺表演,更有温州市汉服研究中心的月亮姐姐和淑琼姐姐等人到来,演绎着古代的汉服文化和文明礼仪等最为热闹的要数集中操场进行的家长学生齐力的包粽子大比拼,有温州传统百家宴的气势.大家包的有虎头粽、三角粽、方形粽等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同学们最新“发明”的粽子.此外,家长们,老师们还教同学们学习做蛋袋,绘彩蛋,品米粽等活动.同学们两个一组,互相配合,既考验了耐心,也考验了同学们的相互协作能力.

劳动和技术课有小课堂和大课堂之分.上面的2、3两点中的“走进巷弄人家”和全校师生和家长到操场包粽子比赛等活动,就属于劳技课的大课堂活动.

四、开展民俗课题研究,提升劳技课程品位

以科研为先导,用课题的形式开展劳技活动,是我们提升劳技课品位,打造校园特色的思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国际上各国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校瓯越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被立项为市级课题,以课题去研究民俗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民俗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并将民俗文化和学校劳动和技术课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传承、维系传统民俗文化及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以上就是我们瓯海区实验小学南瓯校区,民俗文化和劳技课融合的一些具体做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当然,我们还不够成熟,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我们将会继续致力于这项工作,让民俗文化通过劳动和技术课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让民俗文化之花在孩子们的手中绽放.我们希望通过民俗文化和劳技课的整合,提升劳技课程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林荣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进校园”[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67-68.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民俗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让本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
“小朋友们,下课了,我们把绘本都送回家好不好?”“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一个个蹦蹦跳跳地走向书架,把手中的绘本整整齐齐地放在原来的位置。

让戏曲文化走进每个孩子心里
2001年,宜昌市基建幼儿园开始开展戏曲特色研究。2002年6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基建幼儿园申报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构建。

让民俗文化走进初中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

平面设计中民俗文化
民俗 艺术表现形式 平面设计 特点民俗艺术的形式一直以来是现代设计中的焦点元素,通过探讨民俗艺术的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民俗元素中的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