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关于魏晋风度论文范文写作 论魏晋风度对当代生态美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魏晋风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论魏晋风度对当代生态美学,这是一篇与魏晋风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魏晋风度论文参考文献:

魏晋风度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生态经济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在当代生态美学中,探讨得比较多的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生态关系.深层生态学曾提出“人—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观点,在三者的关系中,人起着核心的纽带作用.由此可见,要想维护人和自然的生态和谐,从根本上在于从人自身出发,建立和谐的精神生态观.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可以概括为独立的人格、觉醒的生命意识和审美化的生存方式三种特征,这些对于当代精神生态美学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魏晋风度 精神生态 生命意识 审美化

一、 精神的独立、人格的自觉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写到魏晋风度之时,开篇便以“人的主题”为标题,魏晋风度最为耀眼的地方正是在于人的自觉,具体表现在士人们精神上的独立和人格的自觉.在魏晋之前,受政治—社会—*紧密结合的思想风气的影响,人们普遍追求的都是官方所推崇和赞扬的思想和人格,看似光芒万丈的大写的“人”,实则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多和广的灵动和自由.

成复旺先生曾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我们知道很多人的姓名、职业、学说、业绩乃至履历,却不太清楚他们的性格、爱好和日常生活.他们是个体的人,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体的人,没有想到在自己的职业、学说、业绩之外,还应该有独立的兴趣、性格,没有想到在公共生活之外,还应有仅仅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般人是如此,连诗人也是如此.例如屈原,他似乎除了忠君爱国关心政治之外什么都没有想过.魏晋以后就不同了,我们看到许多人都各有自己的秉性、爱好,都在过着自己的和众不同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们可能不大知道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活动,却清楚他们的仪容风度、个性特征.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我们才看到了许多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人.”魏晋之际,儒学的核心地位不断被冲击,封建礼教不断被人所弃置,对于传统的反叛带来的是个性解放的大潮.在《体别》篇中,刘劭将人物依其个性特点分为强毅、柔顺、雄悍、惧慎、凌楷、辨博、弘普、猬介、休动、沉静、朴露、韬谲十二类,多种多样的人格品评标准一改以往立人唯求中平正和的单一.摆脱了精神的束缚,从本心出发,士人们完全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发展空间,精神自由的光辉也由此显现出来.魏晋士人,无论是嵇康式的“手挥五弦”的潇洒风流,刘伶“死便埋我”的不拘礼法,阮籍“穷途而哭”的任诞狂放,还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缥缈等等都是精神人格多样化的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士人人格的多样性并不等同于放纵和轻浮.在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之上,同样有着对于理想人格的追寻,但其追求的已不再是之前的朝廷美学体系所追求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格,而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和气质的超越人格.关于自然,阮籍承接了庄子关于至人、圣人、神人的定义,在《大人先生传》中描绘了“大人先生”之一摒弃了一切身外之物,高吟着天地虽大,心安自在即是归处的理想人物.

在本性自然之外,内在气质也是理想人格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人外有筋骨皮,内有精气神,为人处世中时时刻刻散发出来的是由内而外的精神修养,也即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清朗”“神韵”.只有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人格才值得后人所敬仰和崇敬: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砌,如瑶林琼树,自然史风尘外物.”(《世说新语·赏誉》)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世说新语·赏誉》)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松下风.”(《世说新语·赏誉》)

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世说新语·赏誉》)

二、 生命意识的觉醒

余秋雨先生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以“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来形容魏晋.魏晋是中华历史上大动乱、大分裂的时期.政治黑暗、乱党 、哀鸿遍野、人命如草芥,整个社会充斥着阴谋和残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随处可见.百姓们得过且过,能活一天是一天,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到头上;士人们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权力富贵都如烟云般虚无缥缈,朝为庙堂之高臣,夕已为荒野之新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士子文人们承受着人生无常的痛苦,在心底里用最沉郁的声音吟咏出大量关于生命短促的诗句: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今日良宴会》)

浩浩阴阳移,年岁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

在这些诗句中,溢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悲叹,“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一个人的生命中是否能闪现美的光彩,决定于是否能执著于生,只有意识到生命的美好,才会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努力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魏晋士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对于生的价值追求,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眼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及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他的眼中,生的价值因人而异,无论是嵇康在生活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潇洒俊逸之姿,还是曹操对待人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态度,抑或是百姓们“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只要自己的一生过得充实圆满,在老之将至之时就能回首而无悔.生命的真谛,正在于活出一个“气韵生动”的自我.

其次还表现在对死的淡然态度.死是生的终点,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最终结局,《庄子·至乐》中写道:“人之生也,和忧俱生.”而人生中最大的忧愁莫过于生命的消逝.死的凄凉和生的美好相比总是更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由此也产生了独特的诗歌形式——挽歌.在别的年代中,文人们对于死的态度总大多是消极的、悲痛的:“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路柳夹灵轜.旟旐随风征.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傅玄《挽歌》)魏晋动乱的社会中,死亡的阴影在人们的心头上笼罩得更深,但魏晋的挽歌大多已经不再仅仅沉寂于悲叹死亡的痛苦之上,在玄学风气的影响下,“缘起性空”“生死有道”等等思想使人们能以一种比较通达的态度对待死亡,在诗歌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之后的超越态度: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魏晋风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生态美学在老子思想中体现
摘 要:五千言的《道德经》为道家学说奠定了道家学派的哲学基础。美学是哲学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延伸。老子的思想决定了道家美学思想的历史走向。老子认识。

道家生态美学智慧
摘 要:丰富的深层生态美学智慧存在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学派,其中以老庄所代表的最为典型。老庄以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表达了关于如。

魏晋风度和魏晋文学
摘 要:魏晋时期名士们的思想与心灵开始移位,从原先的儒家集体思想中冲破出来,发展了内心深处的独享空间。它不仅是士人们精神面貌的总体反映,也是当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