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市住宅论文范文写作 现代城市住宅邻里交往环境设计探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城市住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7

现代城市住宅邻里交往环境设计探究,本论文可用于城市住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城市住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城市住宅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住宅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环境设计论文题目环境设计毕业论文环境设计论文

摘 要:现代城市住宅区的邻里交往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交往空间缺乏细节设计,交往空间过于景观化等问题限制了住户之间的交往.本文提出了现代城市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适宜性的观点,并为其提供了相应对策,希望能为现代城市住宅区的邻里交往空间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设计

1 现代城市住宅邻里交往模式的转变

邻里包括了朋友往来、亲朋关系之间的守望、帮助、共同生活的圈子.在以往的邻里关系中,户和户之间相互看守,监视性非常高,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和以往大有不同,邻里交往模式也随之转变,邻里关系却越来越冷漠,邻里之间只是礼貌性的打招呼甚至根本不认识,对门住户遭遇小偷,还以为是邻居搬家,这中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所以我们要找出林立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改变现有的邻里关系现状.

1.1 交往对象组成的改变

1998年,我国的城市住宅商品化,从以往的单位型变成了社区型,邻里有同事或老邻居变成了不认识的陌生人,人和人之间有了防范心理,而由于城市住宅的特殊性,邻里之间的关系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1.2 交往空间范围的转变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在快速增长,对住宅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城市的土地面积却是一定的,这就使得城市住宅改变了发展方向:

(1)旧房改造.原来的层数较少的老式住宅被 重建成了高层的住宅小区,这种居住模式和以往的邻里聚集方式有所不同,交往难度增大.

(2)开发郊区.当现有的城区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开发商就会向郊区发展,而随着住宅区的面积越来越大,人们缺乏了对居住领域的控制感和归属感,影响了邻里交往.

1.3 交往模式的转变

现代化城市建设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交通、通讯等,人们在网络上也可以完成聊天、购物、娱乐等活动,人们的交往不再仅限于邻里之间,所以人们对住宅区的物质、环境、设施的要求有所降低.

1.4 交往观念的转变

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人们更注重个人利益,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对一些事物的要求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对个人隐私更加看重,甚至和无法接受邻里之间的串门.

2 现代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

2.1 交往空间细部设计的缺乏

如今的住宅区只是在追求“宽”、“大”,宽的路面,大面积草坪,殊不知这种大尺度的空间反而无法给住户一种安全感,却不如小的亲近.一些空间设计缺失细节,设施单调,激发不起人们的交往欲.

2.2 交往空间环境过度景观化

一个完善的住宅区景观应包括交往空间和绿化景观,如今的住宅区都过于注重景观设计而忽略了交往空间设计,住户到室外后没有参和感,因此慢慢的住户的活动频率就会减少,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更少了.

2.3 交往空间对水景的盲目开发

水景在现代住宅区开发建设中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项目,许多开发商的广告上都会醒目的标出该住宅区的水景,导致许多住宅区不管有没有开发条件,都会去凿池筑泉.但是如今的水景更多的只是用作观赏,没有亲水功能,住户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另外,有的住宅区不适合建造水景,结果只能引起一系列的麻烦.

2.4 交往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封闭

越来越多的小区设置了门卡制度,只有住户才能进入小区,这样做固然加强了住宅区的隐私、安全性,但却阻断了和外界城市的有机联系,导致住宅区像一个“孤岛”,缺乏生机.

3 现代城市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适宜性的营造

综上所述,目前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交往空间的适用性差,空占了大面积土地却不能很好地促进住户见得交流,也有的住户缺乏交往意识.本文对现代城市住宅区的交往空间提出了如下改良对策:

3.1 地域适宜性

地域特征包括地理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住宅区的建设要符合这三大特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住宅区变得更加本土化,增加住户的亲近感、归属感.

社会文化环境特征是室外环境中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将现代住宅区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住户能感受到本地文化的气息,从而滋生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既能够享受现代科技的方便,还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雄厚,这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在对现代城市住宅区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水景的开发要持谨慎态度,不可盲目开发;减少大面积、单一草地铺设,可以改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或建造住户参和度高的活动场所,不仅节约了紧张的土地资源,使建筑更接地气,更有利于邻里之间的交往.

(2)设计要独具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随潮流,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才是最合适的.既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特征,又要有当地的地方特色,还要保护原有的文脉.薛钟灵先生说过:德国的开发商会把旧的公园加以翻新改造使之在新的建筑内继续发挥作用,既充实了住宅区的内容,保留了原有的部分风貌,展示了城市发展的历程,效果非常好.

3.2 行为适宜性

行为适宜性就是要解决交往空间细节的缺失,提高其适用性,避免交往空间沦为观赏地;增加青少年的参和度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生活模式的适宜

住户的生活各方面都能涉及到交往,因此对交往空间设计时应考虑到其广泛性,从住户的生活模式出发,和住户的日常行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出行、购物、遛弯等,可以在楼下、树荫处等地安装长椅,这样同一时间外出、购物、遛弯的住户就有可能在一处休息,同样的兴趣爱好就成为了人们之间交流的话题,使住户的交往更顺其自然.

(2)对交往需求的适宜

邻里之间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事物作为联系进行交往,例如跑步、打太极、孩子的游戏等,住户的交往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交往空间要保证活动项目的种类丰富,满足不同住户的要求.避免交往空间景观化,应使住户在欣赏景观的时候能沟通其他住户交往,增加景观的实际作用.

在住宅区内增设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参和其中,解决交往年龄不平衡的问题.

(3)空间尺度的适宜

尺度较小的空间能够使住户欣赏到物质的整体和细节,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和温馨感;尺度较大的空间反而让人感觉难以把握,没有亲切感.例如图1 ,大面积的草地中只有一条小路,面积太大,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远,人们走在其中会有一种孤独感随之而来,因此不愿再次久留,更别谈交往了.

参考文献:

[1] 陈小菁.高层住宅邻里交往空间构成分析[J]. 福建建筑. 2013(08).

[2]许建和,严钧,梁智尧. 住区邻里交往问题分析及对策[J]. 华中建筑. 2012(11).

[3]赵衡宇,孙艳.基于介质分析视角的邻里交往和住区活力[J]. 华中建筑. 2009(06).

[4]杨卡. 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徐鑫,王剑云.网络时代城市社区邻里交往趋势探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城市住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模拟城市5住宅需求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住宅室内光环境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其设计的理念与模式在不断更新,人。

城市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设计
摘 要:本文从强调管线综合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各种管线之间的矛盾,达到管线综合设计的效果。从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原则、设计要点等。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理解和探究
摘要: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对空间的理解,笼统的讲,环境既包涵了人类思维意识层面的,如文化环境,理想环境,虚拟环境等等,营造烘托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抽象的。

新时代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探究
摘 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满足人们的多重需要,但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能更好达到人们的期望目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