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陶诗论文范文写作 二十世纪来陶诗接受述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陶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二十世纪来陶诗接受述评,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陶诗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陶诗论文参考文献:

陶诗论文参考文献 诗潮杂志新世纪周刊人生十六七杂志现代诗投稿

摘 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其人其诗研究的论著甚多,本文拟对陶诗的接受研究作一总览,梳理二十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在陶诗接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陶诗接受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关键词:陶渊明;接受;述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5)02-0115-07

陶诗接受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考察陶渊明诗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被接受的情况,考察其在不同时期读者中的接受反应,在此基础上把握其诗歌的意义和价值的历史变化轨迹,才能更好地论定陶渊明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陶渊明诗歌接受都体现着时代的印记,反映的是不同时期文学文化思潮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在这种动态的历史变迁中考察读者对陶渊明诗歌的阅读和理解,可以考知时代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变迁,进而理解和陶渊明接受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其人其诗研究的论著甚多,本文拟对陶诗的接受研究作一总览,梳理二十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在陶诗接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陶诗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一、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的陶诗接受研究

二十世纪初期,已有学者从接受角度对陶诗进行研究,比如此期关于陶集版本流传的梳理,有日本学者桥川时雄《陶集版本源流考》(文字同盟社1931年版),姚实的《陶渊明集版本考》(《学风》1937年第7卷第3期),特别是郭绍虞《陶集考辨》(《燕京学报》1936年12月第20期),对历代陶集版本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在陶诗接受资料的整理方面,近代文人郑文焯评点陶澍《靖节先生集》的文字,由日本汉学家桥川时雄辑录出来,于1924年底连载于《顺天时报》的《艺林》专栏,1927年由文字同盟社排印,题名为《陶集郑批录》.朱太忙《陶渊明诗话》(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辑录了部分后世关于陶渊明的评价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教师、56级四班同学编,中华书局1961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中华书局1962年)二书辑录历代有关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研究、评述资料,为陶渊明的接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关于后世文人对陶诗接受的个案研究方面,鲁怀猷的《陶渊明和郑板桥》(《我们的教育:徐汇师范校刊》1933年第7卷第6期)论述了郑板桥对陶渊明的接受,认为陶渊明看破一切,而郑板桥则是一个颓废主义者,两人的个性有相似的一面,且强调二人的作品都具有平民性的特征.邹啸《论辛弃疾之崇拜陶潜》(《青年界》1934年第6卷第1期)指出了辛弃疾在晚年的词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堵述初的《周作人和陶渊明》(《艺风》1936年第4卷第4期)认为周作人和陶渊明作品的意境有不少相通之处.萧望卿《陶渊明历史的影像》(《国文月刊》1945年第38期)大致考察了陶渊明在历代接受情况.顾实在《中国文学史大纲》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之开山祖.”①初版于1948年的钱钟书《谈艺录》,也梳理了陶渊明在历代声名的显晦.1961年《文学遗产》编辑部的《陶渊明讨论集》中的《历代对陶渊明的一些探索》一文,对历代文人对陶渊明及陶诗的评价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总论.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分析了陶诗对后世田园诗歌的重要影响,认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他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②

这一时期的陶诗接受研究,主要体现在文献资料的整理方面,对于陶诗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也集中在对唐代田园诗派的形成以及个别文人对陶诗的接受,并没有深入探究陶诗的接受史轨迹.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陶诗接受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接受美学思想的引入,古典文学的接受研究掀起了一个 ,陶诗接受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综论

钟优民1991年出版了《陶学史话》(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其后所著《陶学发展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是第一部全面概述陶学发展的专书,描述了南北朝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陶学研究发展历程.王明辉博士学位论文《陶渊明研究史论略》(河北大学,2003年)也对历代陶渊明的研究进行了综论.吕菊的博士论文《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复旦大学,2007)则对陶渊明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作出历时性的描绘.林昭毅的硕士论文《陶渊明和隐逸之风研究》(台湾成功大学,2007)讨论了陶渊明对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于这些以发展史或研究史为题之专论为通论性质,所以对每一时期的陶诗接受研究均不够深入,因此近年来关于陶渊明接受的断代研究多有成果.如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对东晋南北朝至宋末元初的陶渊明接受史进行了描述和探因.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诗接受研究

宁稼雨《<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天中学刊》2000年第6期)揭示了魏晋以来的门第流品意识对编者编选的影响.杨合林《陶渊明诗在东晋南北朝的被读解》(《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以东晋南北朝时期对颜延之、鲍照、江淹、钟嵘、萧秀、萧统及阳休之等人的相关读解情况进行了重新的审查和辨析,认为陶渊明在南北朝已得到较为深入的解读,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读解链.王澍的《再论钟嵘<诗品>中的陶诗“源出于应璩”说》(《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3期)赞成钟嵘的说法,认为应、陶二人出身、经历和思想十分相似,他们的诗总体看来也很接近.刘中文《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求是学刊》2003年第2期)认为萧统的陶学成就达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峰.郭世轩则在《萧统为何对陶渊明高评低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从性格和处境看, 萧统更亲和于陶渊明的人品,在趣味和时尚方面则疏离于陶渊明的诗文.李鹏、魏耕原《论谢朓对陶渊明的接受》(《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指出谢朓不仅接受了隐士陶渊明,还接受了诗人陶渊明,文章详列了谢朓在诗歌用词、句式、主题、题材、意象等方面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莫砺锋《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 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学术月刊》 2012年第1期)认为在晋宋之际,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对陶渊明进行揄扬,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结论:关于陶诗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读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二——申克儿分析体系感想
摘 要:申克尔将音乐作为一个整体,认为所有音乐都有一个深层次结构,所有的和弦节奏都是根据这份深层次的结构发展而来,关注整体,寻找音乐发展的动机,。

换子疑云看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女性身体规约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教学团队”(编号:210 30733041)。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换子疑云》中美国二十世纪。

论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1949年后中国文学
摘 要: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顾彬关于1949年后中国文学(即当代文学)的叙述,一方面难于走出海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荒诞内涵和谱系
摘 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将偏离“现实主义”的作品视为“荒诞”。本文试图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荒诞”的谱系,以此纠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