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合同论文范文写作 PPP合同法律性质争议解决机制构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合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PPP合同法律性质争议解决机制构建,关于免费合同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合同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合同论文参考文献:

合同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本科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摘 要 2017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PPP合同的法律性质和争议解决再次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本文通过对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和混合合同说的理论探讨,对比《行政诉讼法》、财政部PPP相关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司法裁判观点,得出应将PPP合同定性为兼具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性质的混合合同的结论.在性质认定的基础上,应采用合同纠纷“二分法”的原则,构建高效多元的争议解决机制,保障PPP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PPP的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PPP合同 法律性质 争议 解决机制

作者简介:张吉宁,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廖睿,北京炜衡 (成都)律师事务所,研究方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中图分类号:D9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319

一、问题的提出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英文全称“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对于PPP模式而言,指的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了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起的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由于PPP模式的特点,能够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互相取长补短,并且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因此可将PPP模式看作是任何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特许经营协议,或是将PPP模式看作是公共部门的外包合作方式.在PPP模式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特许经营、设立合资企业、共同承包、管理收购和管理合同等诸多方式. 对当前我国财政部门制定的PPP模式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后可显示,PPP模式项目合同指的是政府一方和社会一方,为PPP项目合作确定下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进行风险的合理调配,并对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关系进行明确,保证到社会和政府双方能够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合理主张自身权力,并且妥善旅行合同义务,保证到项目能够在正常的生命周期中得到较好实施.而PPP项目合同也是其他合同能够产生的重要基础,是整个PPP项目中的核心内容.

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数据显示,到本年度9月,我国入库PPP项目数量已经高达14165个,并且投资额也达到17.6亿元.其项目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已经签约落地的项目数量为2021个,投资额为3.1亿元.覆盖到我国除开天津和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落地率34.2%. 从PPP模式推广至今,PPP项目的数量一直稳步提升,各阶段入库项目数季度变化趋势从2016年3月的7721个提升到2017年6月的13554個.在全国范围内PPP模式广泛推进的同时,PPP合同的法律性质究竟是民事合同、行政合同还是兼具民事合同和行政合同的混合合同并未确定,现阶段法律对PPP合同性质规定的缺失以及对争议解决机制规定的混乱,造成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困难,不利于PPP的稳步发展.在近期,国务院已经颁布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于财政部、发改委等各部委近些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这部目前法律层级最高的PPP条例,将为我国未来的PPP立法奠定基础.《征求意见稿》虽在第五章规定了争议解决,但是并未对PPP合同的性质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一模糊不清的立场,将为之后PPP的实践和司法裁判带来很大的困难.其实,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对PPP合同的性质和争议解决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我国法学会专门开会对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PPP协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在会议上指出:“要充分研究建立和运用PPP机制的目的所在,反推实现目的的最优手段,避免陷入脱离既定目标的无谓争论.要准确把握PPP协议相对于一般民商事合同的特殊性,并在选择、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时予以充分关注和回应.”

二、PPP合同的法律性质

(一)PPP合同法律性质的理论探讨

学界对于PPP合同的具体性质一直没有统一意见,例如对PPP是否属于行政合同、民事合同或是行政合同,还是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性质的混合合同一直有争议.关于PPP项目合同的性质,一些学者认为PPP合同属于授权合同 ;一些学者认为PPP属于行政合同 ;一些学者认为PPP属于民事合同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PPP合同属于私法和公法混合的合同 ;或是属于经济合同 .认定合同的性质,可以从合同的主体、目的、内容等方面入手.笔者结合这些区分标准主要讨论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和混合合同说这三种观点.

1.合同主体

作为PPP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政府不仅仅是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平等法律主体,也是项目的监督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换言之,政府既是行使相应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又是从事普通民事行为的民事主体.在这样的前提下,主体标准仅能够作为判断行政合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PPP合同主体表现出混合性的特点.

2.合同目的

PPP模式的领域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极强的公共利益属性.政府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和行政管理属性,从这一方面来说PPP合同为行政合同.但是不能忽略的是,PPP模式的价值在于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而这正是以平等的合作关系为前提;同时,作为合同一方主体的社会资本,其签订PPP合同的目的就是利用其本身的资本,通过契约性的安排获取财产性权益.从这一方面来说,PPP合同又体现出民事合同的特点.

3.合同内容

区分标准为合同内容中是否包含了超越私法的规则,是指合同为行政机关保有特殊权力. PPP合同往往会约定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权以及政府方在特定情形下对项目的介入权;为了确保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在PPP合同中通常会包括政府承诺的内容,比如付费或补助、防止不必要的竞争性项目等,都需要借助政府的行政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以此认定PPP合同为行政合同,我们却会忽略PPP模式这种公私合作中社会资本方在项目的运营和维护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在PPP合同中,存在着大量体现民事法律平等关系的内容,比如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履约担保等条款.

结论:关于合同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合同范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共同开发中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构建
[摘 要]共同开发是暂时解决国家间主权争议而积极利用争议区资源问题的良好方法,使争议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和平且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但由于共同开发中。

高校法律教育和咨询机制构建路径
摘 要: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份已经从单一的受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与教育消费者等多重身份并存转变,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与咨询教育,使更多的学生能够。

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间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探究
摘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政策的提出,我国经济就呈现多变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但可以弥补各国。

我国PPP模式下合同法律问题
自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力推PPP模式以来,各地相应政策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和重点项目的推广宣传,PPP项目的合作模式开始被各地政府、企业和银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