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族精神论文范文写作 中学历史教材看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民族精神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中学历史教材看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本文关于民族精神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民族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民族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如何写历史论文

摘 要: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了诸如团结统一、平等友爱、自强不息等有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素材,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民族历史素材.

关键词: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平等友爱 自强不息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81-01

中学历史课堂就是一个弘扬“民族精神”的平台,是一个凝聚中国力量,共筑“中国梦”的理想场所,因此,笔者就以中学历史教材为中心,考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1 团结统一

56个民族曾一次又一次到地演绎着一台台悲壮而动人的民族团结统一历史融合剧.秦汉时期,各民族在磕磕碰碰中发展友好关系.秦时,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使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1],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 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汉初,民生凋敝,汉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大一统,政权巩固,军事打击匈奴,匈奴败北.魏晋的分裂并未阻断民族关系向深层次发展,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汉化政策,为推进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初,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随着唐朝全国统治的稳定和发展,唐太宗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揭开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唐朝廷采取了“战而后和”的策略,主张“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特别是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唐诗《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借助自己的政权力量,加强了和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和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元统一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更是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守土抗战不惜流血牺牲,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抗日赞歌.巴金在《一点感想》曾对全民族抗战这样评价道:“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等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解放战争胜利以后,1949年召开了包括各民族在内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商议新中国的建立.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 平等友爱

一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融合史,也是一部彰显各民族平等有爱的感情史.汉朝时,特别是昭君出塞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不闻犬吠之警,无干戈之役.唐朝,唐太宗在位时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正是由于唐太宗坚持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从而促进了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战争的爆发,开启了近代中国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的最初实践.少数民族官兵和汉族官兵一道,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平等友爱的爱国主义赞歌.土家族男儿陈连升、满族将领祥福、蒙古族将领裕谦、藏族勇士哈克里和阿木穰等就是为抗击英军而壮烈牺牲的少数民族典型代表.辛亥革命以后,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临时参议院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经审议通过后正式向全国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明确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2]可见,辛亥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初步完成了从传统天下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对国内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也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换.正如袁世凯所说的:“我中华国民,不论满、汉、蒙、回、藏何种民族,均由专制朝廷之臣仆,一跃而为共和平等之人民,实我中华无上之光荣,亦世界罕闻之盛举.”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1954年宪法的实施,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 自强不息

56个民族演绎的民族融合剧,同时也是一部生生不息谋求改革创新的时代剧.自先秦以来,改革创新是不断融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当中的.商鞅变法,顺应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王安石变法,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评价道:“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等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就不断地探索救国救亡之道.自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以后,洋务派试图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来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由此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自强运动.尔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维新改良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为着中国的强大而不断努力着.辛亥革命又失败后,中国到底该向何处去?先进的中国有识之士仍然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继续谱写着我中华民族不断改革求进的新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大步地走向国际社会.外国媒体和政要也对我们的改革开放进行了诸多正面的评价, 韩国前驻华大使权丙铉曾这样说道:“改革开放唤醒了中国,让中国焕发出活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选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结论: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历史反思、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
[摘 要]通过历史反思,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培育中学生的民族精神,以促进我们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关键词]历史反思 民族精神 民族历史。

例谈中学历史教学学生民族自信力培养缺失与其
[摘 要]文章针对中学生民族自信力的缺失问题,结合《抗美援朝》一课的教学指出“读史有疑”这一观点。历史教师应重视学生历史事实辨析能力的培养,发挥。

试中学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
弘扬和培养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义务。中学语文教学对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果丧失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

一幅珍贵历史文物凸显了中华民族抗战精神
摘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回顾我国明朝时期发生的抗倭援朝战争,从一副珍贵的抗倭历史文物——明朝名将李如松送给朝鲜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