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华论文范文写作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华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中华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订阅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

摘 要:有效防控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总体思路——种质、环境、密脾、囚王、断子、换王、消毒、提质、抗病毒、抗菌、管理、净化等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蜜蜂;幼虫病;防控

一、病原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此病是一种传染病,且传染力很强,容易造成地方性流行.中华蜜蜂对此病的抵抗力很弱,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很容易暴发.抗菌素对本完全没有治疗效果.此病毒对热敏感,在活体外失毒温度为59℃热水中10分钟;70℃蜂蜜中10分钟;在室温干燥状态下病毒可存活3个月;在阳光照射下,干燥状态下的病毒可存活4-6小时;夏天室温条件下它在蜂蜜里的病毒可存活1个月.

二、症状

中蜂蜂群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5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封盖前后死亡.死虫封盖后被工蜂打开,死亡的幼虫露出尖头状,故也称“尖头病”.虫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不腐烂、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蜂清理.

中蜂囊状幼虫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发病来势凶猛,病群内幼虫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成蜂情绪不安、采集活动明显减少、易螫人、易逃跑.如不及时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整群蜜蜂全部迅速死亡.慢性型症状不明显,蜂群看上去基本正常,开箱检查往往可见几条或几十条病虫,慢性型不及时进行防控,在环境恶劣、气温下降、气候恶化和管理不善时,会转变为急性型.

三、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蜜粉源、蜂种和蜂群的抵抗力以及蜂群的管理有关.囊状幼虫病病毒主要通过蜜蜂的采集活动、饲料、蜂具和检查蜂群等的途径相互接触进行传播.在广东一般以11月~次年3月为易发期,不是每年发生,隔几年或近十年不等会有一次较严重的暴发期.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不充足的蜜粉源和不科学的管理技术是造成囊状幼虫病暴发的主要诱因,不同蜂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在中华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力强弱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力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诊断方法

观察蜂群如果发现成蜂情绪不安、采集活动明显减少、易螫人、易逃跑甚至可以看到工蜂从巢内拖出有病死幼虫时,应考虑怀疑蜂群发生囊状幼虫病,立即开箱检查,如果发现蜜蜂不护脾、同时5~6日龄阶段的幼虫出现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封盖前后死亡,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死虫不腐烂、无臭味、也无粘性,虫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等的明显症状.可作出蜂群已经发生囊状幼虫病的初步诊断.

五、防控措施

1.选育抗病能力强的蜂种.在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季节,选择抗病力强的中华蜜蜂蜂群,应用其开展抗病育种和选育蜂王,用于替换患病蜂群的蜂王,在选育过程中要将病群中的雄蜂杀灭,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大大提高中华蜜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

2.改善环境.①改善蜂场环境.选择朝阳、通风、冬暖夏凉、不潮湿、蜂群不容易受惊扰、不受过热过冷影响、环境和水源不受污染和蜜粉源充足的地方作为蜂场.同时蜂群放置要离地50厘米,并做好遮阳保护.②改善蜂群内部环境.对蜂群进行密脾,将多余的巢脾抽掉,同時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搞好蜂箱内卫生,做好蜂群保温.

3.囚王、断子、换王.囚王断子清巢和换王产出健康虫卵是控制本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已感染“囊状幼虫病”的蜂群进行隔离,用王笼将蜂王囚禁在蜂群中,人为让蜂群造成一段时间断子,工蜂会清除巢脾上的病死幼虫,减少病原的积累和幼虫重复感染,切断传染链,减轻病情.蜂王囚禁10天后,选择抗病力强的中华蜜蜂群培育出的蜂王对患病蜂群更替蜂王,让新的蜂王产出健康的虫卵,重新培育健康的蜂群,达到彻底防控的目的.

4.消毒

(1)蜂场消毒.用0.2‰的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水溶液对全场进行消毒.消毒溶液要求现配现用.(2)蜂机具消毒.因为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对热敏感,蜂机具用沸水消毒后再在太阳下曝晒6-8小时.(3)巢脾消毒.根据病毒在阳光照射下,干燥状态下可存活4-6小时的特点,巢脾消毒用阳光曝晒,每天8小时以上,每半片曝晒4小时后要反过来曝晒4小时,连续曝晒两天.

5.加强蜂群管理

蜂群发生囊状幼虫病主要是与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外界蜜粉源不足、蜂群的抵抗力以及蜂群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晚秋和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特别是遇低温高湿天气,应注意蜂群保温与防潮,改善蜂场和蜂群环境.当外界蜜粉源不足时,要保持蜂群有足够的饲料,必要时用白砂糖、花粉进行求助饲喂,并适当添加维生素,以保证蜂群的营养需要,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净化

对患病蜂群清理出来的已不可再利用的巢脾和病死蜂及污染物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火烧或深埋,深埋处理的要在覆土前洒上石灰粉或0.4‰的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水溶液.

7.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围绕增强蜜蜂体质、抗病毒、抗菌和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进行防控.采用抗病毒、抗菌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中草药:半枝莲、金银花、板兰根为主药,另外加用玄胡和黄芪这两味佐药.平均5框用主药6g、佐药3g、甘草2g,同煎15-20分钟,配1:1糖水,5框500g/次;加维生素C.隔日饲喂,5-6次为一个预防疗程.

参考文献:

[1]汲全柱, 汲全玲, 董洪财.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制技术.[J]. 现代畜牧兽医, 2008(10):44-44.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中华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冬种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
摘要:辣椒是茂名市主栽冬种蔬菜品种,病毒病已成为辣椒的常见病害,给冬种辣椒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茂名市冬种辣椒病毒病的发生状况和发病规律入。

柳城蜜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
摘 要:本文对广西柳城蜜桔的病害防控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柳城蜜桔的病害防控技术,并提出相关优化病害防控技术的策略。关键词:柳城蜜桔;病害;防治。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技术
摘 要: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小麦全蚀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尤其在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