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太极图式互动论文范文写作 课堂环境下师生间太极图式互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太极图式互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课堂环境下师生间太极图式互动,本论文可用于太极图式互动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太极图式互动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太极图式互动论文参考文献:

太极图式互动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论文环境论文环境工程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产生于《易经》的太极图包含着深刻的宇宙人生哲理.以太极图的视角,观照课堂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黑白互衬、进退互融、动静互益、阴阳互补、刚柔互济之道,致力于构建圆融的课堂互动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在矛盾中追求平衡,在对立中走向和谐.

[关键词]课堂环境 师生互动 “太极图”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10

《易经》是蕴含儒道思想的重要国学经典,被誉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产生于《易经》的太极图,概括阴阳易理,体现宇宙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可谓于至简中蕴藏大道,有“中华第一图”的美称.连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也称之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近来,笔者发现,以“太极图”的视角观照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别有一番妙趣.

一、“白”和“黑”互衬

太极图由黑白两种对比最为强烈的极端色构成,视觉上构成很强的冲击力.如果以整个太极图来比照课堂教学内容的话,那教师已教的、正教的、将教的知识是显性的,是太极图中的白色部分;教师没教的、来不及教的、不用教的知识是隐性的,就是太极图中的黑色部分.教师通常想在课堂上讲得面面俱到,这也不能舍,那也不能漏,“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反而造成“面面不到”的情况.学生不仅因此无法消化大量的知识,浅尝辄止,还容易造成依赖教师灌输的心理,养成思维惰性.有智慧的教师往往懂得“白”和“黑”的道理,只教一部分,另一部分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自能读书,融会贯通.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文,详教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带出另外三大民间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通过比较异同,归纳总结出民间故事的写法.在这堂课中,窦老师授予学生的不仅是“鱼”,更是“渔”,是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配比均匀的课堂,是“白”和“黑”互衬的课堂,是开放生长的课堂.

二、“进”和“退”互融

太极图中黑白两色并不是直线分割,而是由一条“S”形的曲线分开.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等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这条曲线划分出的黑白部分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情形,表现相克相生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懂得进退之道.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会讲这个童话,讲好这个故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听故事,知结构;第二步是讲故事,用结构;第三步是续故事,化结构.薛老师提供基本句式,然后退后一步,让学生前进一步.学生有了自由的创造空间,又有了基本句式这一抓手,言语训练如鱼得水.教师的“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诚如《老子》(第四十一章)所说的:“进道若退.”这样的课堂,是相互消长和彼此成全的课堂,是“进”和“退”互融的课堂,是屈伸体道的课堂.

三、“动”和“静”互益

太极图是静止的,但注目细看,仿佛是流动的漩涡,具有飞动的气势和力量,充满内在的生命力.圆形又使这两个力得到了平衡.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堂课如果从头到尾安静,会显得沉闷;如果从头到尾活跃,则显得浮躁.好的课堂,应当追求动静结合.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告诉学生读书要学会主动提问,自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自学后提真实的问题,提学生自己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于是,学生开始自学,自由提问;王老师梳理问题,并记在黑板上;接着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以这些问题为诱饵,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语言文字;最后,进行写话练习.王老师为我们呈现了质疑和感悟相结合的开放的课堂,给足了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整个课堂动静跌宕,一起一伏间充满生命的律动.动和静的最佳时间配比是如何的呢?通过“互动场”课题组多年的课堂观察和研讨,我们认为一堂课中学生动态学习和深入思维的最佳比例大约为22比18(分钟).(当然,这只是初步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课堂,是能最大限度利用学生思维的课堂,是“动”和“静”互益的课堂,是张弛有度的课堂.

四、“阴”和“阳”互补

太极图中的白表示“阳”,黑表示“阴”,故有“阴阳鱼”之称.白色阳面里又有黑色小圆圈,是“阳中阴”;黑色阴面里又有白色小圆圈,是“阴中阳”.阴阳对立而又统一,阳在阴中萌发,阴在阳中产生,阳被阴吸收,阴被阳融汇,两者互为补充,互相消长,并阴阳而成太极.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课堂教学中,女教师更多地展现“细腻阴柔”的一面,男教师则更多地展现“粗犷阳刚”的一面.

2014年6月,笔者参加苏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会时,观摩了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惠兰老师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罗天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女教师和男教师的同题异构课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惠兰老师引导学生“筛选”“聚焦”“体味”语言文字,体会诸如“泛起”“引起”“漾出”等词汇细腻的差异,品读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出女教师的婉约柔美.但惠老师的课也不乏大气,体现在她对篇章结构的关注和探讨.罗天涛老师的课堂剪裁粗犷大气,简略探讨了“怎样的刘老师”这个问题后,重点探讨了“怎么写”这个问题,并从“选典型”“抓细节”“抒真情”三个角度入手展开教学.罗老师抽丝剥茧,如在“选典型”这个版块,引导学生探讨“通过什么事写人?为什么用三个事例?详略安排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为什么要对原文进行删节?”这如“剥蕉心”一样,让人步步惊喜.罗老师的课也不乏细腻之处.如“抒真情”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节中感情最强烈的一句“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等”进行体悟,发现文本语言的小孩子语气,从而体味到作者对老师的那种孩子般的依恋和深情.不同性别的教师用不同的风格教学同一课,演绎了“阴”和“阳”的互动和谐之道.这样的课堂,是“阴”和“阳”对立统一的课堂,是“阴”和“阳”互补的课堂,是冲和自然的课堂.

五、“柔”和“刚”互济

谈完阴阳相生之后,有必要谈一下刚柔相济的道理.北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立天之道,曰阴和阳.立地之道,曰柔和刚.”阴阳的特性受自然的制约,但是刚柔的风格却是完全可以自由转化的.打过太极拳的人一定能体会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道理.其实,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也一样有刚柔相济之道.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一课,他把孔圣人的身份还原为教师,把传道的地点还原为课堂,把上课的课题还原为“游春”,在优美的课件、诗化的语言的引导下,学生身临其境,仿佛亲历了这一课堂,这是一种平和的优美.在“观水论道”一段中,巧妙的语言文字训练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体味理性的深度;王老师一带而过和学生论志,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课堂的高度,等到学生心有所动时,眼前已经矗立起一座巍巍的高山.在这样的壮美里,王老师结束了余韵悠长的整堂课.这样的课堂,是格物之细腻和立境之雄阔相辅相成的课堂,是“柔”和“刚”互济的课堂,是中正大气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太极图里汲取互动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在矛盾中追求平衡,在对立中走向和谐.在课堂环境下,如何处理师和生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取和舍的关系等我们不妨多参考太极哲学,从中采撷一二,构筑圆融的课堂互动场,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编 韦 雄)

结论:关于太极图式互动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太极图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摘 要]师生互动,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合作交流、互动教学的一种形式,它侧重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把老师教的知识变。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行,将之前教师主导的教、学分离模式打破,换之以教学相长的双向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高中历史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技巧
摘 要:“翻转课堂”之所以得名翻转或者反转,其最大特点就是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学生在课外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而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交流,有助。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