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论文范文写作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翻译专业硕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6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关于免费翻译专业硕士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翻译专业硕士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翻译专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翻译专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翻译专业论文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希望本国的语言、文化能在国际上得到传播,从而增强其影响力.为顺应这种趋势和需求,2007年,15所高校开始开设MTI的课程,以培养专业化的翻译人才.通过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发现,“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的MTI人才极其缺乏.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MTI 课程教学 人才培养 解决策略

一、从宏观角度看MTI课程教学中的人才培养

2005年3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想,两年后,国务院于2007年1月正式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同年五月,包括北京大学等在内的15所高校申请MTI教育试办点,并成功获得试办资格,随即该专业的招生工作便开展起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成功之举,无疑给中国的翻译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天地,也为培养MTI专业人才开拓了新渠道.近年来,申请MTI硕士专业学位点的高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学者还是教育部门对该专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可极大地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但现实却存在深刻矛盾——一方面,高校走出的MTI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市场上高层次、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存在极大的缺口.这一矛盾急需解决.

二、从微观角度看MTI课程教学中的人才培养

(一)MTI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文规定,MTI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2].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教学目标则为: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职业翻译技能训练.此外,翻译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和翻译技能训练(翻译职业知识).

由此可见,不同于传统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MTI更重视“应用”和“专业化”.因此,不论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尤其是翻译课堂教学中),各高校都不能忽视对MTI方向学生翻译实践的引导及其相关能力的培养.

(二)MTI教学课程设置

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要求,各高校设置教学课程时,学分至少要达到38分.以中南大学MTI专业为例,其学分结构包括:公共学位课3分,专业课16分,选修课12分,培养环节6分,学术交流和研讨2分.除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两门公共学位课3分,培养环节6分,以及学术交流和研讨2分,笔译方向的学生还需修满28分:专业必修课——技术写作、翻译学理论专题、翻译美学专题、应用翻译、英语文体学、科技笔译专题各2分,翻译工作坊4分;选修课12分,可选范围包括:专业笔译和翻译批评、典籍翻译、时文翻译、经贸翻译专题、中国文化、英汉语比较研究、中西翻译史各2分,翻译技术4分,中西思想史3分,语言服务和翻译项目管理1分.在此17门课程中,专业技能课程5门,专业知识课10门,相关课程2门.

(三)MTI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MTI培养的规模及其趋势令人欣慰,但不可否认在课程教学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较多有待改进之处.

1.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完善

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说,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亦即鼓励非英语专业出身的考生参考.从翻译的角度来看,鼓励跨考生报考MTI确实有可取之处,例如跨考生能同时掌握两门专业技能,若能将翻译和其本科专业相结合,和英语专业生相比,其具有扎实的专业术语知识的优势,在翻译过程中能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可谓倚天宝剑配屠龙宝刀,一举双得.但不容忽视的是,来自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仍然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固、阅读速度慢、现有的词汇量较大但积极词汇少、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

其次,从英语专业出身的MTI研究生来看,有些情况甚至更不容乐观.部分学生不仅无专业领域(如:法律、经贸、化工、机械等)的知识储备,而且双语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4].在习得二外后,许多学生不再注重母语素养,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大大下降,出现“说中文的时候才像英语,说英语的时候才像中文”的尴尬境地[3].各校参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制定的培养方案虽是根据本校的情况而定,但几乎大同小异,制定者大多只看到了非英语专业生的优势,却未考虑如何弥补非英语专业生和英语专业生的差距及两者相互存在的不足,导致许多MTI毕业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都无法满足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

2.教学中未注重培养学生的研讨能力

课程教学大多采用研讨式和现场模拟两种教学模式.口译课程主要运用现代化电子科技技术,如同声传译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的使用.而笔译课程中的翻译技术操作则采用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的模式.两种教学模式都参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不足之处在于大多数教学单位并未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翻译的文体较单一,且对翻译任务的安排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易造成“上到哪儿,学到哪儿”的随意性.此外,按MTI学位设置方案的规定,MTI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实践为主,但许多教学体现的依然是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教学模式.

3.教学课后的翻译实践欠总结升华

MTI专业人才的培养,翻译学术派和实践派之间往往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而部分中间派则大力宣扬“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笔者认为,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毕竟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笔者认为重视翻译理论并非建议MTI研究生去研究“目的論”“结构主义”“功能对等”等纯学术理论,而是在每一次课堂翻译讨论或者完成了承接的大型翻译任务之后,都应做好翻译总结报告,将翻译实践报告升华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实际上,学生往往做完翻译实践之后便万事大吉,很少认真思考并做出较完整的总结.这就难免出现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脱节严重,造成翻译实践能力不强,理论总结升华能力欠缺等问题.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翻译专业硕士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翻译专业硕士备战考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和
[摘 要]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伴随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翻译本身也呈现出多模态发展趋势,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

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设置比较探究
摘 要:文章研究了国内9所知名高校公共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情况,从其MPA核心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课程设置等方面,综合比较9所高校公共管理。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教学改革和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方案。通过对PLC人才现状和高职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理论教学环。

德商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首要素养
摘要:会计专业硕士作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两难地位”及会计制度中选择弹性区间的现实困境,都需要会计恪守道德自由空间,会计发展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