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言文论文范文写作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文言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该文是关于文言文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杂志阅读杂志在线阅读期刊阅读飞魔幻杂志免费阅读

一、试题分析

(一)纵观2011年17套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稳”是其共同特点.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分布依然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文言实词的含义:信息筛选整合、概括内容要点、文言文翻译为重点.

(二)《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选材要求是浅易的.选文体裁主要是传记和散文,17套试卷有11篇传记,7篇散文(上海卷传记、散文各考查了一篇).传记时间跨度越来越大,文章思想性也越来越强.传主们的形象已不再单一化.像汲黯、熊鼎、何灌,和以前选文里传统的“正史”中的清官、贤臣、良将形象相像,他们人格高尚、理想高近、忠君为国.这些秉笔直书的小人物形象极大地诠释了2011年文言文选文中人物形象多元化的特点.一些命题者将由原来写人的定式思维转向述行、写景、状物的求异思维领域,这就使得散文越来越多地进入命题者的视野,其选择的方向也呈多元化趋势.

(三)在考点方面,实词的考查卷卷皆有,除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用实词外,还有不少是常见实词.这些词大部分都在教材中出现过,并不生僻,即使有些义项并不常见,考生通过上下文也基本可以推断.考查的实词以动词居多,尤其是那些古今意义有一定差异的词汇,活用或者通假的词也常常会成为考查对象.词类活用在17套试卷中,较多地放在实词和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对虚词的考查,2011年高考.17套试题有安徽卷等8套试卷单独设题考查,其他省市则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18个,2011年各卷涉及12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以”;其”、“于”“而”.文言句式多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2011年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句式有:宾语前置旬、状语后置旬、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及固定结构等.2011年广东卷等6套试卷均考查句读.分值为3—5分,与往年相比,此点的考查略有增多趋势.2011年文言文翻译分数比例逐渐加重,除北京卷未考翻译题外,一般省市均为10分.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是文言文阅读中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它首先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文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并按照题目中的标准进行比较、对照和分类.几乎每年每卷均考,应引起重视.

二、典型试题剖析

(一)文言实词含义

“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实词积累,并仔细揣摩具体语境.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该考点的考查形式一是选择题,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在翻译中灵活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

【解题指导】

1.利用语法辨析.

根据词语在文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和词义,而依据就是句子的语法.如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五十者”充当主语,“帛”充当宾语,自然“衣”作动词,充当谓语,是“穿”的意思.

2.利用结构特点推断.

古人常使用一些形式整齐、节奏和谐的句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推知实词的含义.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由对称性的句子,可以推知“出”和“下”的相反含义关系.

3.利用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通过分析字的偏旁部首,大致可以探知字的含义.例如:

4.联想已知推断

试题中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如对于2009北京卷“若真鄙儒也”中的“鄙”,由“肉食者鄙”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及该词的上下文,可以推知“品德低下”这个解释错误.可以由“翼蔽沛公”中的“翼”的“像翅膀一样”之义,类比“云翼太祖"(2010年课标卷)中“翼”是“遮蔽”的意思.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1年全国卷)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答案】C

【解析】A项中“长”的宾语是某个部门时,译作“执掌”或“担任等长”均恰当.B项中“鼎结乡兵自守”句意谓“熊鼎组织乡兵自行防守”.“结”本意是将若干绳索打结,译作“聚合”合乎这里的语境.C项错误明显.其一,据阅读经验,“延”从未有“招聘”意;其二,《过秦论》中有“秦人开关延敌”句,“延”译作“引进”“迎接”“邀请”;其三,若“延”译作“招聘”,不合语境.据语境,邓愈“数延见”熊鼎后,是向上级推荐熊鼎,并非留熊鼎在本府任职.D项中的“赞”确可译作“辅佐”,如“参赞”;但“赞”的这个意思在课本中极少出现,这就需要据语境作出判断——在“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旬中,“赞”译作“辅佐”很恰当.

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1年江西卷)

A.屋比延烧,不足优也比:并排.

B.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夺:强取.

【答案】D(夺:改变)

【解析】:此题可以运用代人法,如果不通顺可能有误.也可以用知识迁移法,我们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译作“改变”.

(二)省略成分的补充

《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一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并且限定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之一是成分省略.这里的关键点是“与现代汉语不同”,因此,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用法,重点是把握文言文区别于现代汉语句式和用法的特殊性.

【解题指导】

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比较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省略.此外,语法省略常常出现,理解起来相对难度较大.

1.特殊句式*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和“以”,但这两个介词常常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语法上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如: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项脊轩志》)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2.按古汉语习惯句子本身并没有省略,但理解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需要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如在翻译时:

①要补出介词的宾语,如:

例: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译文: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军.

解析:理解时,“以”的宾语“身份”要补出来.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文言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言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情分析】2012年全国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测试识记、理解、分。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考点阐释·考情分析】《考试大纲》规定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答题策略
摘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于课外,常常成为高考考场上的拦路虎,尤其是主观翻译题更让考生望而生畏。针对这一情况,下面将以“2016年高。

基于语境学理论看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解题策略
摘要:语境即语言环境,是指人说话时所处的状况和状态,主要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结合语境学理论探析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虚(实)词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