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村落论文范文写作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村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该文是关于村落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村落论文参考文献:

村落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摘 要: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促进乡村文化、经济等产业的顺利发展.本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探索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分析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策略,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引言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蕴含着丰富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村落融合了土生土长的乡土气息和积淀千年的人类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亡,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文化,其消亡的状况更让人痛心惋惜.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目标是既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又能确保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这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来讲,是契机也是更大的挑战.

1.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但又不是理念的简单复制,“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才可使农村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农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初形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的农村建设才可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农民,占我国总人口最大的比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民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开拓新境界,实现农耕文化的自我更新,融入现代化进程.

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指通过乡村的综合环境整治、景观建设和改造、绿化美化建设,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乡村的美丽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的舒适,更体现在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的提升方面.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坚守文化之魂才是美丽乡村成为最美的标杆和旗帜.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尊重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传统村落蕴含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更需要的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承.

2.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传统村落是人类依据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建立的适于人类生存的场所空间,它是先民们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因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需要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社会单元.由于传统村落具有聚族群体陛、血缘延续性的特质,它所承载的乡村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传统村落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它所包含的乡土建筑、历史文物、宗族传衍、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生产方式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

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宝贵文化资源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物质文化形态具有典型可识别性特征,它包括了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等有形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形态则主要包含了宗族制度、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特色饮食等无形文化形式.传统村落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表面化一般形式的呈现,到隐性化深层次的内在文化结构,都充满了浓厚淳朴的乡土气息,和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极具经济开发价值.深入研究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实施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守护文化根脉的重要支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价值影响.

3.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

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我国对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曾提出“原真性”、“整体性”、“动态性”保护等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在实际保护的过程中出现许多误区.例如,过分强调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实施固化的、静止的“博物馆”式保护,极易造成因保護过度导致的有文物没文化的状态;过分强调整体性保护,把对传统村落环境的损伤降至最低而实施“整体隔离”式保护,原住民全部迁出导致村落空心化,一个完全没有人居住的传统村落已是名存实亡;强调动态性保护,为传统村落适应时 展实施“旅游开发”式保护,其实际情况是极少有传统村落能够始终秉承传统文化的根源,而不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潮给淹没的.

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保证传统文化的根源性所在,对传统村落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延续其自身的生命力,确保在其传承过程中不走样、不被同化,保持文化的真实性.传统村落文化中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都是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大环境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调整自身适应新的环境.而这种自我调适的必须建立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之上,如同生物进化一样,可能会导致一定的量变,但是其“质”永远不能发生变化.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不是单纯的维护,要尊重传统,但要把传统和其中所包含的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加以区别,保护其具有珍贵价值的方面,同时要区分出其落后的不合理的方面,加以摒弃或改造,从而以实现长久的保护.

4.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各种文化形态,传承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传承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发展变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对文化要素进行传递,传承的过程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实践性,由于传统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观念和思想认知最初都来自于实践和劳动,因此其传承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最大化被接受;随意性,是指传统村落文化的传递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发生,文化的传承是在耳濡目染的生活中进行的;专业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产技艺、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专业特点,是需要依靠“师徒传授”的方法来进行传承的;开放性,传统村落的文化不是以固步自封、重复自身的方式传承的,而是保持其开放性,促进交流、借鉴和共享,如此才可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延续历史文化来提升当代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后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针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特点可以采取如下三种传承方式:第一,传统传承,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传承过程,针对其实践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传承的过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随事件发生随时随机地进行,如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第二,教育传承,是一种“有意识”的传承过程,选择、传递、创新是教育的文化功能,应对其专业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教育传承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乡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再认识,增强其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同;第三,新媒体传承,如手机APP应用、微博专题、主题论坛建、微信公众号等等传承方式,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接受度高等优势,应对其开放性的特点,可以形成全体社会集体探讨乡土文化、传播乡土文化的宏观传承效应.

5.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和时俱进,不随时代的进步继续新的创造,同样也会失去生命力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注入力量.

结论:适合村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路径选择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景观加强了建设,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乡村应转变理念,完善乡村建设模式体系,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乡。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旅游景区转型升级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如何以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和宜都市建设“全域景区化”为契机,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题,通过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发展。

用文化引领和提升蓬莱美丽乡村建设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黄海、渤海,是著名的“东方神话之都、海上丝路起点”,素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蓬莱,历史悠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