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范文写作 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全要素生产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本文是一篇关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参考文献: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参考文献 财政杂志社全科医学论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全科医学杂志

[摘 要]: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财政支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及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影响.采用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和时间的双维度上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⑴财政支出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⑵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具有空间溢出效应;⑶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即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正向溢出影响,而东部地区的空间负外部性更明显;⑷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变化趋势.

[关键词]:财政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解释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有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完善,学者们从财政规模结构(Swaroop &Zou,1996;Barro&Sala-I-Martin ,1999)、财政分权行为(Glomm & Ravikumar,1994;Gong&Zou,2002)和政府公共开支波动(Gali,1994;龚六堂等,2001)来考察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实证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出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政府的公共产品、产权保护、教育支出和转移支付等合理的政府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Aschauer,1989;Rodrik,1994);而和此对立的观点是低效率的政府支出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并不利于经济增长(Grier&Tullock,1989;Barro,1991);还有些学者认为一国的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确定(Dupor,2000;Cohrane,2001; Daniel,2001).虽然大多数学者肯定财政支出的正向增长效应,但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仍然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工具的不断完善,传统经济学中长期被忽略的空间因素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显然,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溢出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国外对财政支出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视角:一是基础设施支出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二是公共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Boarnet(1998)认为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利于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就越能从相邻地区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而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 影响.但是Pereira & Roca-Sagales(2003)、Cohen & Morrison(2004)、Cohen(2007)却提出和之相反的观点,通过实证分析他们发现一个地区的公共支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会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关于公共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结论,Lloyd-Ellis(2000)认为政府支出对高等教育的倾斜,会挤出“基础教育”支出,并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负外部性,而Viaene & Zilcha(2006)的研究却表明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的扩大不仅能推动本地经济增长也会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的空间溢出.目前,国内关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文献相对较少,大多数是在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如靳春平(2007)比较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更显著;严成樑、龚六堂(2009)考察了1997-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财政分权、政府效率、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骆永民,2008;解垩,2007;魏下海,2010),为本文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既有的研究来看,虽然学者已经注意到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影响,但是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是否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如何?现有的文献对这些问题研究的并不多,基于此,本文将构建财政支出、空间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估计,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影响,在空间和时间的双维度上讨论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变动趋势.

二、财政支出、全要素生产率和空间溢出的理论分析

(一)财政支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

财政支出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通过三个作用机制来体现:首先,财政支出通过改变资本投入规模和资本要素配置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来说,政府的公共投资,尤其是交通、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了社会资本投入总量,同时也会对私人资本要素投入产生影响,基础设施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为私人投资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从而提高地区区位优势和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吸引力以刺激私人投资的增长.另一方面,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可优化资本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投资于周期长、收效慢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些方面的投资对于扩大区域生产活动规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及加快信息技术的流动具有积极作用.在市场机制的调节和理性人的假定条件下,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追求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资本要素会向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的区域集中.因此,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调整来影响资本要素投入水平,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财政支出通过影响劳动投入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投入水平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的,一是劳动者的数量,二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财政支出对劳动投入水平的影响最先是体现在供给量上,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支出会影响区域劳动力的供给水平.社会大生产劳动力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移,剩余劳动力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除了考虑收入因素外,还考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社会保障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后者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尤其对于高端人才而言,生活环境和公共设施水平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此外,政府在教育、文化上的投入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能力;政府在科技上的投入,特别是对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和开发的专项财政资助对推动科研产出及科研成果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在企业融资、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财政补贴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财政支出可以保证充足的劳动供给,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条件,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全要素生产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什么是全要素生产力方面论文范文。

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空间关联性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281个城市2003—2013年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摘 要:自2009年创业板开板以来,累计约350多家公司上市,其中制造业居多。这些制造业上市公司大多为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

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对长三角经济增长影响
摘 要: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2000-2014年长三角16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结果表明:长三角1。

政府干预和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一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政府干预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