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牟宗三论文范文写作 智穷见德:牟宗三谈生命内转的学问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牟宗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智穷见德:牟宗三谈生命内转的学问,该文是关于牟宗三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牟宗三论文参考文献:

牟宗三论文参考文献 智族杂志关于生命的论文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堂吉诃德论文

摘 要:

牟宗三先生认为,身处“无体、无力、无理”的时代中,现代人身心痛苦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状况是现代人在征服外在物质世界过程中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导致的,真正的生命的学问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只有道德才能提撕人的生命向内转向上翻,中国哲学注重人的道德性、主体性,对人类生命“内转”的学问颇多启示与贡献.

关键词:科学一层论;理法界;生命学问;内转;牟宗三

中西哲学之比较与会通,是牟宗三先生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牟先生认为,与重点关注“自然”的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的着眼点在“生命”上,中国哲学可被称为“生命的学问”.在牟先生看来,深受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之影响,二十世纪的人一味地向外向下用力,生命有迷失与堕落之虞.怀着哲人的悲悯之心,牟先生积极揭示出了中国哲学讲生命学问的精彩处.他实以此启发我们,如何提撕向外向下的生命向内向上,如何对治“无体、无力、无理”之时代人之生命的迷失与堕落.

一、 “无体、无力、无理”之时代人之生命状况

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二十世纪,牟宗三先生曾用一个“苦”字表示自己的生活感受.他说:“处于当世,不仅青年人的内心感到痛苦,就是中年人、老年人亦复如是.因此可说这是一个普遍地存在的问题.因为当世是一个混乱而出了毛病的时代等中国人所受的痛苦,已不再是一瞬间的,而是一经常性的痛苦等就是整个人类,亦处于迷乱危机之中.”①在八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牟先生经历过国家的数次战乱及现代化之转型,饱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及传统价值迷失之苦,以上话语可谓他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且道出了二十世纪人类的心声.我们知道,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主题没有离开战乱与发展.战争毁伤力之恐怖、人类追逐物质利益之狂热,使生命如无根之苇草,我们总怀“事不由己”之感,时常处于一种莫大的不安和无家可归的感觉中.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斯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就以烦、畏、恶心、虚无等词对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深刻揭示.牟先生对此深有共鸣.在牟先生看来,无论是战乱之恐怖还是传统价值之迷失,均是人类心灵向外向下无度之结果.他认为人类已陷入了庄子所谓的“物势机括”之可悲境地.《庄子·齐物论》中有段话说:“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括,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等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心与外物相接,日夜紧张,疲于应付,充满着各种忧虑与恐惧,终身劳碌却一无所获.庄子以一种“诗人的悲情”道出了人心逐物趋势之普遍,过程之艰辛,结果之茫然.牟先生认为,庄子所述战国之时代已犹今日之时代,庄子之悲情已是现时代人之悲情.他说:“于此,可以看出现代人生命力的衰败与精神上的腐败,一般庸俗的生活,可以说成了今日世界的特征,亦显出无体、无理、无力的近代精神.所谓堕落,既由此诸义来定义的.”②

在牟先生看来,二十世纪的人们,精神向外向下,专注于自然与物质,日益远离上帝、忘记自己,虽然取得了物质上的巨大成就,但是精神、意义、价值等全失,得不到提撕的文化生命如“堕落”两字所指,表现为一种下降的趋势.牟先生承认人类尤其是西方在二十世纪所取得的积极成就,如民族国家之建立、科学技术之发展、自由之实现等,但是,牟先生也慧眼般看到了这些成就背后的病症:“然民族国家之建立固是每一民族之佳事,而因缘际会,演变而为帝国主义,则国家亦适为近人诟诋之对象.科学之发展固是知识上之佳事,然人之心思为科学所吸住,转而为对于价值德性学问之忽视,则亦正是时代之大病.之实现固是政体上之佳事,然于一般生活上亦易使人之心思益趋于社会(泛化)、庸俗化,而流于真实个性、真实主观性之丧失,真实人格、创造灵感之丧失,则亦是时代精神下低沈之征象.此后两者所转生之时代病,吾人名之曰人类精神之量化,亦曰外在化.”③

看到了人类时代精神之病症,进而地,牟先生分析了致病之因.在牟先生看来,人类“堕落”之病因在文化理想之失调.这一点在西方表现尤为明显.牟先生认为,西方人科学、之成就,全赖其理智理性的普遍确立及其架构运用——“理性的架构表现”,但也正是对“理性的架构表现”迷信般的普遍运用,西方文化渐入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之歧途.长此以往,人的生命只有自然的、物质的、科学的平面一层,没有价值的、艺术的东西,换句话说,人只有生物生命而没有文化生命.得不到文化滋养的生命只得如机械般运转直至最终停息,随着身体的耗损衰老,人的心灵也麻木迟钝,这样的人生,不算是大悲哀吗?

牟先生认为,人所生活的世界有“事法界”,亦有“理法界”,前者是自然、科学的世界,后者是价值、意义的世界.现代人功利之心太强,耽于“事法界”的探求而遗忘了“理法界”的存在.迷信科学万能的西方人尤其如此.在西方人看来,“理法界”是不能通过经验与逻辑而被证实的,依赖“理法界”而存在的一些概念,如“本体”、“神秘的力”、“形而上学上的理”等虚妄不实,都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剃去,这样,我们对“事法界”的认识才干净利落、客观科学.牟先生认为,二十世纪是爱因斯坦的时代,爱因斯坦时代的基本精神是对“事法界”而不是“理法界”的认识.牟先生说:“相对论的物理世界是无体,无力,而只充满了一堆一堆的事件之移来移去.一堆一堆起绉绉现弯曲的‘事件’与‘场’之任运而转.把现象后面那些带保证性而却是虚妄不实的,带圆满整齐性而却是一套一套的枷锁的概念,一齐剔去而全部把现象世界浮现上来,只是事件之如是如是:不要往后面‘推想’,只要向上面观察.”④于是,站在“事法界”的角度,很多人对“理法界”不喜欢,认为“理法界”不必需,西方哲学也出现了“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潮.如卡尔纳普在其《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一文中得出“全部形而上学都是无意义的”的结论,他甚至认为,形而上学只是一种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还不如艺术来得好,因为至少艺术家表达态度的方式不是晦涩的概念论证,艺术家也不像形而上学家那样唯我独尊.卡尔纳普说:“艺术是表达基本态度的恰当手段,形而上学是不恰当的手段等形而上学家是没有音乐才能的音乐家.相反,他们有的是在理论环境里工作的强烈爱好,是联结各种概念和思想的强烈爱好.但是形而上学家既不在科学领域里发挥这种爱好,又不能满足用艺术表达的要求,倒是混淆了这两个方面,创造出一种对知识既无贡献、对人生态度的表现又不相宜的结构表达态度.”⑤卡尔纳普的这段话典型地反映了西方人在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心态下对“理法界”的不重视、不喜欢.牟先生认为,这种认识是轻浮误己的、是不虚心的.牟先生对“理法界”有冷静而客观的认识.他认为,因为进入路径的不同,“理法界”中的诸多概念存在着虚幻性和戏论的地方,这是不免的,也是可以改进的,但不能因为存在上述缺陷便根本否认“理法界”的存在,划清界限可以,然而抹杀之却不可.只有进入到“理法界”,我们才能意识到价值、意义的存在,才能透出文化生命来.只有价值、意义才能提撕着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向内转向上翻,生命才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变得立体、多彩、辽阔、悠远.牟先生说:“对于这种向上翻所成的理法界的认识,若根本予以截断,予以抹杀,而不予以理会,则终堵塞慧根,窒息生命.因为若只停驻于事法界而不进,则理法界必日就荒凉阴暗,必不能畅达生生之机,开辟价值之源.所谓‘天地闭,贤人隐’是也.”⑥西方人不能很好地处理“事法界”与“理法界”之关系,才造就了“无体、无力、无理”之时代,才有了生命的迷失与堕落.

结论:关于牟宗三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牟宗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金章宗时期金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摘 要】 金代章宗明昌年间是金朝最为昌盛的时期,之后金朝迅速走向衰落。本文从金章宗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变、和平的外交政策、农业的大力发展分析了金朝。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理论展开新论
[摘要]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架构体系,道德与存有构成其理论展开的两个必然维度。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牟宗三进行了本体建构、无执的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

牟宗三智直觉
摘 要:本文讲述了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文章主要分智的直觉和智的直觉的意义这两大部分,智的直觉这部分又包括何为智的直觉和阳明心学与智的直觉,智的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