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符号论文范文写作 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逻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符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逻辑,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符号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符号逻辑由理论逻辑、具象逻辑和指向逻辑构成.理论逻辑提供了符号意义的内在基础,“人 体地位”是理论逻辑的内核和实质、原点和起点.具象逻辑塑造了全体人民在政治空间中的位置感、方向感和整体感,既关照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凝练和界定核心价值体系,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出具体性的逻辑线索.指向逻辑确立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坐标,激发起了全体人民的使命感.它将“中国梦”的特有内涵吸纳进当代中国的日常话语体系中,通过政治文化的符号表达,完成从国家话语向政治文化话语的转化.三个要素内在统一,相互衔接,共同构筑起符号逻辑的具体内涵,同时也塑造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和政治忠诚的话语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逻辑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6-0057-07

当代中国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双重的超越性.一方面,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主义国家观”.这种观念认为,国家通过官僚、暴力等工具,强制性地影响国家成员的行为,并将这种影响延伸到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之中.另一方面,超越西方世界宣扬的“现代性替换方案”.该方案认为,非西方世界的国家要进入现代化,必须获得“文化”“身份”和“认同”的普遍性内涵,方可挤入处于中心地位的西方体制中.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应在更高的层次和更深的内涵上,将现代国家置于普遍性的政治文化基础上,进而获得国家建设的内在意涵、合法认同和未来指引,并在自身的实践中创造出单一的和连续的政治文化符号.深度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逻辑的理论基础、具体构成和指向意义,对推进当代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对政治文化的重新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的理论逻辑

(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包含着价值取向和事实叙述的双重逻辑

价值取向包括国家建设的终极理想、政治追求和未来指向,其凝聚起国家内部各构成要素和不同政治力量的整体运行,使之保持凝聚力和稳定性.事实叙事则涉及政治系统输出的公共政策以及为社会发展创造的具体成果.具体的政策产出和发展成果只有被社会成员不断地感知和体验,才能使之增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忠诚感.价值性资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但价值取向只有引领和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才能发挥出导向作用.同样,事实性资源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特点,包括社会成员对自我利益的理解和表达,对群体行为的参和和支持,在争取自身利益过程中产生的谈判和抗争,以及不同群体应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时所产生的冲突和斗争.只有利用一定的聚合媒介,将事实性资源上升为一定程度的共同认知,化解因争取各种具体利益时产生的冲突,才能确保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现代中国要维持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价值性取向和事实性叙述应实现相互转换,并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创造出凝聚国家意志的符号.“没有一个国家在面对紧急形势和压力时能够维持稳定,除非社会成员中的利益群体是建立在团结、内在的忠诚和责任感基础上的.”[1](p.5)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承载着价值性资源和事实性资源两者相互转化的媒介.不过,政治文化要有效地承载起这一媒介,前提是必须被转化为单一的符号,能够被单一的逻辑所表达.因此,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演进,需要围绕着形成单一符号和建构单一逻辑两大主题展开,并在现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格局中体现出自身的符号意义和根本价值.

(二)政治文化表现为整体的单一性

政治文化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追求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根基于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实践和选择过程中,形塑于个人和集体的感知、记忆和判断中,是一种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符号记忆,这种共同性,表现为整体的单一性.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习俗文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整体的单一性.后者尊重不同民族、族群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差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社会文化和习俗文化的生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文化提供了营养原料.因此,现代国家必须利用一系列的仪式将国家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国家和公众“共振”的符号,并在不断共振的实践中凝练成单一符号的特质和品格.通过单一的符号,将社会成员黏合在一起,并超越个体或特定群体的价值,防止自身合法性危机对公众产生的背离感,最终获得对国家认同和忠诚的意义.现代国家在维系社会公正、提供关于生活意义和目标和理想的同时,也以消耗自身的价值资源为代价.国家为一切经济领域中产生的不公正承担着某种程度的道义责任.因此,国家必须运用政治、行政、法律等手段,调节和克服这种不公正,由此将经济领域的矛盾吸收到政治领域,将经济领域的矛盾转化为政治领域的冲突,从而导致国家价值性资源的不断流失和衰减.只有单一的政治文化符号,才能为克服国家价值性资源的流失和衰减提供保障,避免国家合法性危机对公众产生的背离感,凝聚全体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忠诚和责任.另外,现代国家也应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和宣示来巩固和拓展单一符号的形成和内涵.一方面,通过设立国家宣誓、纪念制度来巩固一个社会由文化形成的集体记忆,将集体记忆上升单一的政治文化符号.另一方面,通过宣示具体制度的价值属性和内在意涵,拓展单一符号的具体内容,使单一符号获得具体的内涵支撑.“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否則国家制度只能在外部存在着,而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2](p.331)

(三)单一符号的形成单一逻辑的表达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般而言,单一逻辑只有通过理论逻辑才能被发现和挖掘出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是在文明社会中维护主导阶级利益的产物,它的一切历史和活动构成了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国家的政治系统承担着规划政治文化的任务,以规定国家是“什么人”的国家,“为什么人”服务,存在着“什么样”的目的和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即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新社会的建设者,克服受资产阶级影响带到新社会的政治意识上的偏见、习惯和风气,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新秩序和新国家.简言之,其核心目标和使命是树立“新人”和建设“新国家”.中国现代国家赖以形成的根基在于“新人”,新人必须由政治文化塑造出来,并为“新人”成为“新国家”的根基提供内在认同的价值基础和道德实质,并重塑“新国家”自身历史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在总体性、连续性的政治空间中,“新人”逐渐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将“新国家”的价值资源和自身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特定政治观念指引下展开政治活动.这种单一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空间中,具体性地表现为“人 体性地位”的原点价值,它构成了政治文化符号理论逻辑的内核和实质、原点和起点.人 体性地位不仅在价值层面坚守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也在事实层面将维护、发展和共享人民的一切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作为核心内容.坚守人 体性地位的原点价值,通过政治文化的媒介去界定人 体地位的想象空间和叙事内容,形成当代中国集体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符号理论逻辑的意义. 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人 体性所需要的政治审美和政治需求的内在基调和未来指向,并内在性地界定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实质内涵.“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正因为贯穿一切社会领域和社会阶层,也在超越了传统的统治术的、政治哲学的高度,日益成为文化政治,即那种捍卫和发展市民阶级自己的生活方式为目的,为本阶级作价值上的辩护、从事意义和表象生产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象征行为.”[3](p.5)“人 体性地位”政治逻辑的确立过程,必须借助政治文化的深刻塑造和历史地批判“人 权论”的政治逻辑,才能保持应有的地位和内核.“人 权论”从观念层面论证了人民作为抽象平等的地位.作为人造意义的国家,其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和同意,通过契约精神来保障国家的稳定运行,契约却以原子式的、个体的随意表达为基础,实质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一方面,在市民社会中,存在着国家组织统治下的其他政治组织,它们都保持着极大的自主性.各种组织的扩张以推翻现有国家的道德秩序和确立本组织的道德秩序为目的.另一方面,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原则,导致垄断财富的少数人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多数人的统治.“在概念上毫无区别的平等公民,但实际上由人们在市民社会中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差距不仅有天壤之别,而且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对实现政治权利所需要的各种实物性和非实物性条件的拥有.”[4]抽象意义上平等的“人民”沦为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争夺经济资源和统治权的客体,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主体.“人 体性地位”则体现为人民是国家革命、建设、改革和共享成果的主体,是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根本,以宪法确立的权利保障体系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才能通过人民的自我管理和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来保障主体性地位的实现.

结论:关于符号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网名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摘 要:文化自信在今天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这表明文化的作用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因为它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如果正确地利用好了文化这张无形的。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新逻辑
【摘 要】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过去经济增长时代结束、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开启的新常态,这是中央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基本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

当代中国企业文化构建时空分析
摘 要:企业文化被视作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传统和现代是审视企业文化构建的两个核心视角。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既需要立足传统,不能持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当代中国流行文化
摘 要:当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每个人的言行和心理,但是当代的中国大众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