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年回眸(1997—2018)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民族区域自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年回眸(1997—2018),关于免费民族区域自治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民族区域自治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民族区域自治论文参考文献:

民族区域自治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针对近20年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认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有着伟大的理论创新和辉煌实践,应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践下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探索、实践研究和创新发展,以探讨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处理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国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和边疆治理能力.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年;一带一路;民族干部

【作 者】邓玉函,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昆明,650500

【中图分类号】D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4 - 0065 - 009

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使得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密切交往、休戚和共,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 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政治制度,做好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也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型民族关系,保障了中国多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然而,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和民族问题相伴相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的存在,民族问题就不会消失.当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国民族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特征,给民族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新挑战、新困难和新矛盾.包括:中国的民族交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边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困难和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难度;各类社会矛盾的交织影响下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面临更加复杂的因素,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中一些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活动日益活跃,使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民族问题始终是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生命线.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道路,才能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此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理念是决定国家权力结构的思想和灵魂,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决定国家政治资源的分配,决定着国家对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繁荣和民族共同发展的理念,是中国 人对待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理念中国化、具体化和应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实践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在努力实现各民族平等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各民族政治权利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奋斗、民族繁荣发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

我们党在争取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理论指导下,从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补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在国家治理理念上,通过国家权力结构的制度设计,在界定公民和国家关系中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为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提供的制度性资源分配形式.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历程中,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梳理 政权和自治地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历史,分析历代 政权处理和各少数民族关系的理论政策,逐步厘清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为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提供特殊权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治培养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能力.这才是自治的关键.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中,理论界和学术界进一步立足于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双重性质开展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具有调整国家和各少数民族之间政治权力分配的性质,同时,也具有调整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之间权力分配的性质.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双重性质,使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要处理好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处理好国家和地方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治地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使其真正能够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力机制.由此,也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那就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促进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在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发展并不断创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新 主义革命时期,中国 从借鉴苏联民族自决理论开始,经过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基本的思想,并于194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设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于1954年写入宪法,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有力地解决了中国的多民族统一问题,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对稳定边疆民族关系和边疆安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1947年到2016年,走过了近70周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其中,1958年3月5日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到2017年是成立59周年;1957年7月15日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到2017年是成立60周年;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2017年是成立62周年.理论界和学术界从1947年建立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到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开始形成了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觉研究.在中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边疆多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对外放开放和引领全球发展的关键制高点.因此,有必要对学术界近20年(1997年至2016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创新路径,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处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功能,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实现边疆多民族地区双向开放地区文化共存、价值共惠的民心相通等目标及边疆持续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学术关怀和操作路径.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族区域自治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历史
摘要: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还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民族区域自治并不是一开始便有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项“举世闻名”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研究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西藏长治久安
摘 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正确选择,具有制度的创新性。经过51年的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取得了。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
摘 要:我国宪法确立了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国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民族区域自治所处地方的自治权,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