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侦查取证论文范文写作 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侦查取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侦查取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侦查取证,该文是关于侦查取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侦查取证论文参考文献:

侦查取证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医药类期刊国家级教育类期刊交通类期刊

摘 要:当前使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与日俱增,特别是使用微博、博客、微信、论坛等主流自媒体进行造谣、恶意炒作等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比较突出,且犯罪手段具有隐秘性、高科技性、易破坏性的特点.因此,研究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侦查对策,遵循客观性、合法性、可行性侦查取证原则,把握好各类证据的侦查取证要点,确保以电子信息为主的犯罪证据固定以及犯罪嫌疑人及时落地到案.

关键词:网络谣言;侦查;取证;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4.3;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络谣言类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的统称.

2013年9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将犯罪嫌疑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四种主要的犯罪形式统一归类为网络谣言类案件.

一、网络谣言类案件的现状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①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4亿.其中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等网民达到4.97亿,微博注册用户达到3.31亿.

从当前上网环境来看,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类工具已经成为网民获取、分享信息的几个重要途径之一.微博从满足网民小范围、小圈子、弱交流的需求渐渐演化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宽广平台,通过微博来传播或分享信息的公众名人和机构组织日益增多.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发展的不断延伸,与现实社会的边界难于区分,互联网是当前民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台,也是民众积极的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日俱增,通过使用微博、博客、微信、论坛等主要的自媒体进行造谣、炒作的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日益凸显,如利用互联网信息捏造事实、任意贬低、诽谤他人,以在信息网络上帮助处理负面信息为由敲诈他人钱财等等.

笔者对近年来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追踪、记录、总结,如:“秦火火系列案”、“拆二立四系列案”、“甘肃初中生刑拘”、“中石化非洲男妓门”等诸多典型案件,共约统计出典型案件研究样本共计100件.这些曾经备受整个网络舆论关注和媒体深入追踪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对新型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争议焦点,因此这些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侦查取证提供一些建议.

在统计的样本中,治安案件占22%, 刑事案件占17%,民事案件占46%,其他占15%(最终调解或未进入司法程序).由此可见,被广泛关注的网络谣言类案件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领域,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仅占五分之一.

网络谣言类案件的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社会联系性和利害关系客观性等.样本中被定为诽谤类的案件为46%,由此可见,当前网络谣言类案件的主要是对个人或组织机构的诽谤,而涉及钱财利益的占32%.

二、网络谣言类案件的特点

(一)案件关系具有稳定的关联性

由于任何事情都是客观联系的,从侦查原理的角度来看,只要存在犯罪客体,就一定能关联到犯罪主体,而主客体之间,案情现状可归纳为社会关联和利益关联.2009年10月12日,被害人闫德利②被人恶意造谣,犯罪嫌疑人假借闫德利的名义在一个不真实的博客上发布了一条假信息,公布了279个手机号,而信息里更是称这些手机号的主人都曾经与自己发生了性关系,甚至还告诉大家自己是一名艾滋病患者.这个信息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砸在网络舆论中,一时大家议论纷纷,甚至在全国的各个大型论坛里面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者号码”.容城机关立即介入调查,通过对被害人闫德利社会背景摸排,与被害人谈话,容城机关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为闫德利前任男朋友杨某,只因杨某不满与闫德利分手所以才想到要通过网络来虚构她曾经是性工作者,而且还是艾滋病患者这一虚假信息,以此败坏其名声.最终,杨某因*被刑事拘留.

(二)作案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由于作案人的身份是隐藏在网络之后,普通网民想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找到谣言的准确来源非常的困难,同时无法及时有效揭穿谣言.网络谣言是通过广大“不知真相”的网民层层转发,有些谣言瞬间能够被转载数十万次,难以确定谣言原始发布者的真实身份.甚至作案人同时用多个*、并雇佣大量网络进行相互发布、转发,致使网民失去分辨真伪的能力,从而达到极其恶劣的后果.

曾经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的中石化“非洲男妓门”案件,起源还要从中石化在某项目的招标说起.傅学胜是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同时也是这次招标的参与人,2012年12月底他参与招标没有成功,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中石化.于是傅学胜用了几天的时间捏造了主题是中石化非洲男妓门的谣言并在网络上面写成帖子发布出去,大致内容就是在此次招标中成功中标的公司是通过将非洲男妓送给负责该项招标工作的一名中石化女处长作为性贿赂才中标,而且该公司还获利40万美金.不仅如此,该犯罪嫌疑人不惜斥资雇佣专人负责在网上转载、顶贴子,通过网络运作来获得轰动效果.这个恶意捏造的帖子很快就成为网上众多帖子里的热门,从百度里可以搜到与这个帖子相关的信息僅仅三天以内的就有11万多,对于中石化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了受害人和其家庭.

(三)作案过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有些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为了迷惑大众,达到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目的,不惜花费高昂费用,采取“电影拍摄”的方式,达到其想要的效果.

“秦火火”案中,犯罪嫌疑人秦志晖为了使网民更加相信其谣言,专门雇人扮演和尚和,并租了一条船在北京什刹海上游览,还入住豪华酒店,并从旁进行拍摄,将视频上传到各大门户论坛和微博上,并通过“围观者”的语气进行散步,一手导演了“和尚船震门”.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侦查取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侦查取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网络谣言成因、危害其治理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为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近年来,网络谣言呈现激增趋势,造成了恶劣的社会。

试分析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立场
摘 要: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极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范。

刑法角度看网络谣言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些关于网络的法律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一种。网络谣言的散布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它破坏了国。

是时候出手了!为那些饱受网络谣言骚扰品牌们
东莞警方成功侦破一宗投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这则新闻被人移花接木改成王老吉公司员工投毒,王老吉就这样陷入了“投毒门”,实在是有点莫名其妙。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