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市文化变迁论文范文写作 老工业基地兴衰历程中城市文化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城市文化变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7

老工业基地兴衰历程中城市文化变迁,本论文可用于城市文化变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城市文化变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城市文化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城市规划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沈阳市铁西区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作为斯大林式工业化的典型代表,铁西区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无比辉煌,随后又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遇到转型困难,持续没落.其兴衰历程,在不同时期都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形象,并借助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一种大众想象.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称号如“东方鲁尔”、“共和国长子”,让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文化成功地塑造了工业城市的形象;而“东北现象”、“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等名词又让城市转型中产业衰败的形象深入人心.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分析铁西区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形态特征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探讨其符号化的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

一、“共和国长子”与大工业文化

沈阳市铁西区,最早因位于长大铁路以西而得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伪满政府在《奉天都邑计划》中首次确定沈阳市区铁路以西部分为工业区.随后日本财团,以及一些民族工业开始进驻,铁西区开始成为工业基地.1938年奉天都邑计划将其面积确定为23.6平方公里,铁西区正式在行政建制上成为一个区.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时,铁西区共有日资企业323家,是当时亚洲城市中最大的工业区.[1]

建国后,铁西区在沈阳市乃至整个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崛起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说它是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发展的巅峰之作.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若干大型项目都位于铁西区.当时铁西区的钢产量、机床产量都是全国第一.最繁荣时期,沈阳市99家大中型国企中的90家都集中在这里.铁西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地位当之无愧,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那时候以铁西区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在全国来说,也是“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实施最彻底的地方.实际上,“铁西”两字成为了特殊年代印记,不止是沈阳独有的地名.在鞍山、四平等地都有铁西的名字.计划经济时期,有个词叫“计划调拨”,就是从铁西区等东北的工业区调拨设备和原材料等,到别的省份支援建设.当时铁西区为各地都贡献了很多技术工人,老铁西的大工业文化,不仅传遍东北,也随着支援三线建设的老工人们走向全国.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片区建设,厂区与宿舍区紧密相邻,事实上促成了极高的职住平衡.铁西区集中建设了大量工人村,是我国建国后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人住宅区.当时共有5个建筑群,143幢住宅楼.这些建筑都是苏联流行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四坡屋顶,建筑材料为红砖红瓦.建筑风格简洁,只在檐口和一层窗台等部位进行局部装饰.整个工人村都是标准的苏式住宅风格,整体规划,统一施工.住宅楼呈街坊围合的结构,中间是绿化地带和公共活动空间.楼里配套有幼儿园、中小学、小卖铺、粮站、邮局、储蓄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如果当时坐飞机鸟瞰,会从空中发现这些建筑群组成了“工人村”三个大字,展现出宏大的苏联工业化美学风格.

工人村现在只保存有32幢楼,其中7幢楼被改造成了工人生活馆,于2014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东至肇工街、西至重工街的两个街坊,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在工人村生活馆,如今一部分像展览馆一样,展示柜中陈列着工人村各个年代的资料和图片.还有一部分房间按照当时工人们的家庭原样布置的,可以直接看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从一楼到二楼,沿着参观路线,可以一路看到工人村从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的变化历程.不同年代的屋子里,摆放着各种老照片和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住户捐献的.这些屋里普遍放着三屉桌、双人木床,桌上摆着老式收音机、白色的搪瓷茶缸,墙上挂着*画像,墙边放着老式手风琴和脚踏琴,床铺上还有瓷器热水袋(水鳖子).厨房里面有水泥灶台,还摆放着菜板、水瓢、水缸、尖嘴壶等工具.这些真实的物件和场景,完好地留存了当时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居住空间过于狭小.一户人家一个开间,全家老小都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里.这种居住条件,在如今看来实在谈不上舒适,但在当时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入住的选拔标准极其严格,首批入驻的都是根正苗红的老军人和劳动模范.尽管居住面积较小,但工人村的生活条件在那个年代属于非常高的.这里不仅提前实现了当时口号里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且自来水、煤气、暖气也全部配置.楼里的“大合社”相当于现在超市,日用品一应俱全.配套的幼儿园是长托,孩子们由国家供应细粮和牛奶豆浆.楼下有摩电车直达市中心.街坊空间内部大面积的绿地中穿插景观小品.小区附近还有劳动公园和动物园.当时的工人村,可谓是当时人民向往的共产主义生活.当时*提出“工人领导一切”.工人们不仅收入高,物质条件好,享受的服务设施齐全,还受到整个社会的敬重.老铁西人的农村的亲戚们和城市的其他市民,都十分羡慕这里的工人,工人村简直是那个时代的理想国.

除了物质环境的优越,工人村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氛围:平等、朴素、充满理想.工人们的自豪感十足,形成了一种“劳模文化”,涌现出了以魏凤英等为代表的铁西劳模群.大工业、大国企的文化氛围,以及企业办社会,培育了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人与人往来的活动,构成了不易改变的网络架构.[2]与南方的传统宗族社会不同,东北是移民社会.各地闯关东的人们形成了一种“移民文化”,这种文化在计划经济工业化的过程中转变为了“车间文化”.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单位和车间,形成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圈子.楼里的邻居同时也是车间的工友,形成了特殊的亲情.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平时邻里经常一起做饭、洗漱.从经济基础上看,一个厂子或车间的工人,都在一个大集体中,收入也都差不多,生活各方面都有不错的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纯朴、简单的人际关系.那时候的工人村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同时,工人村的住宅,与工业厂房类似,强调标准化和同质化,形成一种集体秩序的权威.面对计划经济下的集体主义,个体表达往往被抹去.特别是在老工业区,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呈现出匀质化的特点.所有的生活也都是为生产服务的.每个个体就像机床上的螺丝钉,服务于整个大生产体系.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固了集体主义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这种人与城市的情感才在工厂搬迁和老城区改造的大潮下逐步淡化.

结论:关于城市文化变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变迁的机制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比较
摘 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科学理论素质和坚定的信念。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机制思路
摘要:本文对国企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考察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寻求找到国企改革创新之路。经过深入分析后提出政府应该在制。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体系运行
摘 要:自十二五计划运行开始,自主的针对人才的各个方面的创新战略及其相关的管理就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从而达到技术革新的原动力。首先,对。

新一轮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PEST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PEST 分析模型分析新一轮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宏观环境,深入探讨影响沈阳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四个外部因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