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重构论文范文写作 黑人身份迷茫重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重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黑人身份迷茫重构,本文是一篇关于重构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一直将写作看成探讨黑人出路的重要途径.她在2012年作品《家》中将关注的重点投向现代黑人身份危机并借作品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独特见解.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黑人身份 《家》

在美国少数族裔作家中,托尼·莫里森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想象力成为最耀眼的一位,并在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成功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在拉尔夫·埃里森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本文主要解读的作品是托尼·莫里森在2012年出版的作品《家》,该书一出版便获得广泛关注,并于出版当年荣获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图书.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战场归来的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本文探讨的是《家》中以弗兰克·莫尼为代表的现代黑人青年身份的迷茫及其重构之路.

托尼·莫里森在《家》中将视角投向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族群虽已历经废奴运动,其身份、地位已经逐步获得认可,但此时的社会依旧不是平等平权的乐园,黑人群体在20世纪之后仍面对“白化”、身份迷茫、 等多种问题,黑人内部及美国社会的黑人问题尚未消除.尤其外在和内在双重压制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迷茫感在不断上升.而在《家》这部小说中,托尼·莫里森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以弗兰克为代表的现代黑人的身份迷茫上.

小说开头弗兰克就详细描述了儿时和茜的一段冒险经历,他详细地回忆了记忆中的那匹“美丽而又残酷”的马,他在这段自白中对马群的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并多次强调马群让他记忆犹新的原因是“它像人一样站立”.而在小说结尾,弗兰克又在因战争死去的小男孩的墓碑上写了一句极其相似的话:“这里站着一个人.”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人”这个词,纵观小说中弗兰克的人生经历,从美国到越南,從洛特斯战场到家乡,真正令他迷惑不解、心驰神往的就是如何确立身份,消除对于“人”这一概念的迷茫感,对“人”这一概念的追寻贯穿了弗兰克的少年及青年时期.小说中这种身份迷茫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主流文化边缘化

作品的叙述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虽然这一时期黑人已取得民族独立及解放,但这种解放仅限于肉体及地域.黑人社区、黑人文化仍未被主流文化接纳,黑人社区仍然是主流文化下的阴影地带.《家》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黑人对身份的感知如何在主流文化阴影下逐渐被边缘化、被消解,主要包括弗兰克经历战争前和经历战争后两个时期.

经历战争前,弗兰克一如其他黑人少年一样处于社会边缘地带,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生活在弗兰克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弗兰克心中,救世主面前领圣餐的噩梦经历更甚于朝鲜战场和医院的经历.在朝鲜、在医院、在餐桌边、从某些垃圾桶里吃过难以下咽的东西都不能和食物储藏室里的剩饭相比.他认为家乡特罗斯是佐治亚最糟糕的地方,比任何战场都糟糕,因为那个地方“任何有头脑的孩子都会变得浑浑噩噩.不时去并非情人的女人那里找点乐子,精心策划或是灵机一动搞点恶作剧”.在那段时间他常问自己这样玩弹珠、钓鱼、打棒球、猎兔的生活是否是每天想得到的,然而黑人群体碌碌无为、平庸不堪的生活并不能得到弗兰克的认同,反而让他厌恶,这并非他眼中勇敢、顽强、“人一样站立”的生活.于是弗兰克选择参军逃离他厌恶的黑人社区,但这一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本就由主流文化所建构.这种做法源自于弗兰克试图摆脱幼年身份、经历的渴望,被主流文化认同的渴望,但即使战争归来,这些渴望从未实现过.

作为黑人老兵,弗兰克没有战争抚恤金,也没有住房,只能终日饮酒郁郁寡欢;从战场退役后,他四处租房,却被房东告知不能租给黑人.虽然弗兰克参加了战争,但是这场朝鲜战争对于美国而言本就是一次不愉快的经验.它让美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能战胜相对而言弱小许多的国家.这场战争没能实现美国重塑世界权威的愿望,也让参加战争的军人彻底在民众面前颜面扫地.比如一位年轻警官对弗兰克随口所说的一句“快滚吧”,以及参和其他战争的老兵的冷漠态度,其实都代表着主流文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原本奋勇厮杀的战士自然地成为令人唾弃的对象.只能通过死亡的数量给战役排名,似乎死亡的数量越多,就意味着战士们越英勇,而不是指挥官越愚蠢.”这种对战士的不屑一顾和不公平的对待,背后包含着主流文化建构起来的对黑人命运的操控及边缘化.现代美国对现代黑人的殖民统治并非仅限于肉体上、地域上等外在的隔绝,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封闭,这种封闭隔绝的生活会导致黑人的身份认同消失在主流文化的阴影下.无论是否参和战争,弗兰克都无法获得主流文化对身份的认可.

(二)战争对精神及世界观的毁灭性打击

起初,战场对弗兰克有吸引力,是因为战场至少有令人激动的事,有赢的机会,死亡是实实在在的,同时活得也是真真切切的.和平庸的生活相比,战场厮杀的快感更令弗兰克渴望,战场给了他生活的目标,同时也给予他一种身份的肯定,让他作为战士存在,“像人一样站立”,而非浑浑噩噩终此一生.但真正经历战争后,弗兰克并未获得为国争光归来的荣耀感,而是摧毁的世界观和崩溃的精神世界.

托尼·莫里森将战争经历对弗兰克身份的摧毁进行了重点描写.失去朋友的痛苦和压抑的精神不断困扰着他,即使从战场归来,弗兰克随时有可能陷入战场惨痛经历的臆想中.他几乎不能将目光、思想停留在某个东西上,无意间看到某一个事物、听到某句话都会令他回想起过去发生的种种事件.这种回忆常常毫无预兆地让弗兰克陷入思想的昏迷中,不断地头疼.为了不再进入半昏迷的状态,弗兰克将注意力放在一件毫无情感色彩的东西,即某种抹去任何随机生命迹象的东西上.比起火这种比较活跃的东西,弗兰克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冰、一根冰柱、一片结冰的池塘,或是一片冻住的土地上.但冻结的山丘又包含太多的情感,虽然他需要的是寻找一个无法勾起任何甜蜜或是羞耻感和回忆的东西,但寻找这种东西的过程就是一种煎熬.每个选择都会让他回想起满载痛苦的事情,想想一张白纸也会让他记起某封让他喉咙一紧的信.虽然弗兰克也曾试图融入周围人的生活,但这只能让他短暂地忘记战场的经历,而不能完全走出.和莉莉同居的日子里,弗兰克曾感受过短暂的宁静,几乎很少陷入回忆过去的昏迷中.但这种平静并没能长久,遇到人多的地方弗兰克还是会没有任何预兆地逃跑,看一部电影也会让他神经紧张.

结论:关于对写作重构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解构与重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宠儿中社群对黑人自我身份追寻的作用
摘 要:托妮·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宠儿》于1988年、1993年分别荣获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金融机构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存在难点建议
摘要: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有效性也是提高金融安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

财务分析体系重构路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加强会计工作的职能要求,为会计体系的构建注入时代的特征,能够有效的保证会计工作。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重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渐的建立起来,现代企业为了获得长期的发展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