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主体性论文范文写作 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主体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4

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这是一篇与主体性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主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主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范文环境论文环境工程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对其思想品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也使学校德育面对着一个和以往不同的、多元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并存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如何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主动权,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面对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延伸所导致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学校德育不能只以传播知识的身份立足,而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分析评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和理性选择的道德能力,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环境 学校德育 主体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2-0018-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2005

近十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就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网络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发展个性,但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导致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误入歧途.即多数研究基本上是着眼于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层面上的,同时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又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方向: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出现思想和道德意识混乱、冲击学校德育的罪魁祸首.事实上,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对于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人类社会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就如它的出现和普及一样都有其必然性.对学校德育而言,网络营造出了和以往不同的德育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在客观不可回避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

一、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一)网络信息对学校德育内容的消解和丰富

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传统学校德育内容的消解上.长期以来,在被动的、工具化的德育观念的影响下,和之相适应的学校德育内容呈现为一种重理论知识、重正式的教学内容、强调统一和共性、层次性不足的状态.而网络的出现给作为德育对象的青少年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拥有了基于自主选择获取信息基础上的道德学习的选择权,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学校德育的内容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选项之一;而网络所承载的德育信息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超出了学校德育内容,并且多种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混杂其中,不可避免地对以往学校德育中那些相对固定的、普遍的道德内容产生消解.同时,网络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信息资源库,使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对比和融合成为可能,这也为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便捷的获取渠道.

(二)网络对学校德育主体关系的影响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中,由于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内化过多地被理解为认知关系,德育往往演变为教师对学生灌输的过程,教育者也因此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主导的地位.教师作为真理的拥有者和是非的评判者,掌握着知识、信息和话语的控制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获得了传统途径之外的信息渠道,教师的信息优势部分丧失,不再拥有对知识独占性的解释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主体隐匿性,使学校德育主体之间单一的身份观念和交往模式受到了冲击;同时,网络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也都不只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身份,而是可以在交互的、非中心化的交往关系中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三)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学校德育方式带来变革

传统的学校德育多数都是囿于校园围墙之内的,学生所面临和感受到的德育活动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在德育时空上具有封闭性.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这道“围墙”的限制,开辟了学生交流经验和学习知识的新空间,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任意时间、地点,对所选择的信息和观点进行关注和交流,改变了传统德育时间和空间上的“断续”现象,将道德学习延伸到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和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

以往的学校德育多是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面对面的谈心等方式进行的.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者可以将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信息引入课堂,改变过去静态、抽象的德育方式,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方式给学生以多样的情境体验,使学生的品德思维更具形象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成为学校德育的新平台,在网络上德育可以以一种更为平等和开放的状态呈现.教师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通过思想的自然流露、情感的交互作用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便捷的网络互动可以将德育信息的单向传播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传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二、主体性德育: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应然和必然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影响利弊并不取决于网络本身,而应归因于使用网络的具有思想意识的人.而人的培养靠教育,“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如果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好的素质和对信息的选择、处理的能力,那么可能由网络引发的价值观念混乱和道德失范现象也必然会随之减少.因此,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影响的同时,探索并发展培养青少年道德意识自主性,能够对网络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性德育应该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研究的必然视角[1].

从人的发展和需要看,德育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以适合人的特征的方式进行.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2].在道德领域中,道德规范是人用来协调和他人关系、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道德的形成是人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内化并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尊重人的需要和价值,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将道德教育的过程定位为主体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不断建构达到发展的过程,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论:关于对写作主体性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哈贝马斯主体间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德育教育
【内容摘要】网络的出现是一个新兴时代的标志,如今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还在懵懂期的中学生。本文指出了网络影响的两面性。

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们利用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而网络的发展也给小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

在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再
摘要:网络,正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抢占时代制高点,美与丑、传统与现代等思想意识、价值观无不混杂于网络中,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丰富、便捷。

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 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1-000-01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