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关于艺术创作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摄影艺术创作影响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艺术创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摄影艺术创作影响,这是一篇与艺术创作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艺术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历代摄影艺术家们都曾将中国传统意境的概念带入他们的摄影创作,为这些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本文通过分析意境观念的美学本质及其和摄影的关系,以及在中国近代摄影艺术发展中的应用,阐释了中国摄影艺术创作的形成和发展和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摄影艺术;虚实观;境观念

一、中国传统意境观念的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无论是当代的摄影创作还是那些历经岁月尘封的摄影艺术作品,其中许多都可窥见摄影艺术创作者们深受传统意境观念的影响.张法说,中国之道是“无”,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无”的重视,体现在绘画上就是重视对空白处的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画面的经营之道,有形和无形之间的关系,中国艺术妙在虚境.这些作品传达了艺术家们对“道”的理解,中国艺术之道就是重视对“虚”的表现主张空灵的意境,摄影艺术中所营造的“虚境”则是摄影艺术家们不断揣摩和创新的部分.中国摄影艺术家们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观念和老庄“虚、静、明”的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将天地万物涵于自己生命之内,以和天地万物直接照面”的以物拟人、以物寄情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2]通过对诸多作品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意境观念”在摄影艺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摄影艺术有别于西方摄影艺术的重要标志.

二、近代摄影艺术创作中对“意境”的探索

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首屈一指的大师可以说是郎静山先生这一代先驱,但要论意境的表现力,郎静山却又不及后来者陈复礼表现方式的婉转悠长.正如美术大家刘海粟对其的评价:“复礼摄影,六法留真,千变万化,不断创新”.一句“不断创新”意味着不断的创作实践,意味着不停地攀登艺术高峰.就是在“耄耋之年”的陈复礼先生仍有一种永不休止的创作精神.毫不夸张地说,陈复礼的摄影之路,是一条永不休止地向着艺术高峰攀登之路.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运用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和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清新的理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艺术的追求.如其著名作品《朝晖颂》将黄山的苍劲古松置于前景,飘渺的雾气和云彩穿插于崇山峻岭之间,通过逆光环境的处理,古松形成剪影,雾气和云彩被阳光所照亮,显露出丰富的层次感,意趣横生令人陶醉.

《搏斗》中划桨的渔民和汹涌的波涛形成一组自然的矛盾关系,渔民头顶天空上的云彩从画面左下方向右上方伸展,如同一朵绽放的生命之花.象征着对那些和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的人们的歌颂,照片中的各宗关系极富戏剧意味.薄云亦虚亦实的层次感寄予了作品丰富的内涵,天空中云朵呈现出的形状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虚幻缥缈的云彩给《搏斗》这件作品增添了无尽的思考空间,这就是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的虚实交融的艺术手法给摄影艺术作品带来的丰富内涵.

“虚实”对于摄影艺术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用云雾或剪影让“虚”和“实”形成对比,营造出摄影作品的层次.《三塔斜晖》就是通过云雾和光线的配合营造出了如同仙境一般的画面,淡薄的云雾飘浮于三塔寺下,如同天上宫阙的三塔寺和远山交相辉映,一丝光线从山背后撒向三塔寺,照亮了薄雾,俨然是步入了天宫一般,神秘并吸引人不断的憧憬和幻想.“虚”和“实”经陈复礼大师之手被调和成为一曲悠扬的空灵之音,美和自然的和谐被虚虚实实的影像演绎得无比的美妙.

在摄影创作中“虚实”的作用就如同催化剂一般,仅仅具有真实感的作品也许很难得打动观众,而通过“虚”营造意境,在似有似无之中表现作者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意识,运用虚境将无限的美表达出来,给观赏者留出了巨大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审美的愉悦由此而生,令观众回味无穷.

三、“虚实观”对当代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的摄影创作中摄影艺术家们对“虚实观”的解读同样在摄影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下摄影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摄影艺术形式悄然而生,很多摄影艺术创作者不需要再通过暗房技术来得到照片,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摄影艺术家们在拍下照片后,还可以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在电脑上处理照片进行二次创作.在当代摄影艺术的创作中,“虚实”的作用体现在了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去营造虚境,创造出美的虚幻的世界.运用人物、风景、动物等素材的位置、虚实、状态综合调整画面的意味和形式.在当代数字化技术大发展的大背景下,“虚实”的手法变得非常的容易,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需要“虚”;需要“虚”什么地方;“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变成当代摄影创作中的核心问题.经营一个完美的画面成为当代摄影艺术工作者的終极追求.画面中对于“虚实”的理解关乎到摄影作品的成败,特别是在把握住画面“虚实”的同时进行创新的过程.这需要摄影者对生活、自然、社会全面深刻的理解,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一件完美的摄影作品才可能被创造出来.

在当下国内的各大摄影展中能找出不少具有意境的摄影作品,通过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同时将摄影创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里我列举近年来全国摄影艺术展中的一些获奖摄影作品加以论述,这些作品或在摄影内容上、或在表现技法上、或在审美趣味上都具有一定新意,为观赏者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在第24届国展中获得金奖的作品《竹园昆梦》组照,画面唯美、古韵悠长、虚实得体、质感细腻可以称得上是极富美感和审美意趣的大作.从《竹园昆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美的追求,虚虚实实之间人物、竹林、亭台楼阁、声声昆曲皆恰如其分的呈现在观者面前,平静优雅富有诗意.多层合成的方式对于Photoshop广泛应用的现在虽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但作者着眼于对画面的调整和对虚实的把控,在虚实的调整上作者大作文章,在似有似无之间营造出美的意境.恍若幻境的四幅画面中虚实处理恰到好处,就连色彩都在浓淡清浊之中表现出亦真亦幻的虚实感,可见作者将自己对于中国绘画艺术中“虚实”的理解完全地融入了摄影创作之中,勾勒出了一组富有民族性绘画语言的摄影作品.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对于“虚实” 概念的理解,对当代摄影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更多的是源于摄影创作者多年的文化积淀.对“虚实”的理解带给摄影作品的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诠释.《仙居童谣》、《凉山的雾》组照、《鹭舞祥瑞》等国展中的诸多入选作品虽从现实出发刻画出的却是虚幻优雅的意境,“无画处皆成妙境”重视对空白处的表现,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 体现了自然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相互交融.这样的交融符合道家思想中超然的艺术境界,神似仙境却又来自人间,当代的摄影创作无形之中让道家所描绘的仙境得以通过视觉作品呈现出来.这些作品透着天地人和之道,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无论对于自然、人物、动物等的描绘都散发出一种恍若天上一般的感觉,通过对留白处精致地处理,表现出作品浑然天成地意境和中国画中虚大于实的艺术表现理念.

四、结论

在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创作实践中“虚”和“实”这对古老的辩证关系,仍旧上演着它们带给摄影创作者的艺术 和欣赏者的审美愉悦,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古老却从未衰褪的独特艺术追求和文化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虚实观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而退出艺术舞台,反而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摄影创作者对于画面中“虚实”关系的思考,从而创作出那些耐人寻味的摄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和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12月)第13页.

[2]李文杰.“虚实观”和当代设计造境民族化关系探析[J].大众文艺,2012年17期.

结论:关于对写作艺术创作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艺术创作作品简笔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回归分析
【摘要】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精髓,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就针对于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不应该将传统文化抛。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影响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导向”企业发展模式弊端逐渐凸显。盲目的追求企业经营效益,并不能让企业真。

关于传统绘画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关系
大连大学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中心的一系列信息技术得以不断丰富与完善,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