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践探析论文范文写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探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实践探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探析,本文是一篇关于实践探析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实践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实践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图书馆建设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前,应该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统一,在法治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3-0061-07

[收稿日期]2015-03-22

[作者简介]苏星鸿(1969—),男,甘肃庆阳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12BKS068)及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研究”(2014M552512)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P4这一论断,提出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依法治国的发展方向,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激发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法治与人治是根本对立的治国方式,人治强调人权大于法权,法治则强调法权大于人权.从形式看,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制度及机制的运行过程;从实质看,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理念.当然,任何法治的运行都是一定的法治价值原则和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任何法治价值原则和理念都要通过一定的法治运行表现出来.因此,在理解法治概念时,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均不可或缺.法治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本质上讲,是法制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

从历史看,法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特别是在“”中留下了严重破坏法治的沉痛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出:“为了保障人民,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P146这个论断为我国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逻辑.党的十七大作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战略部署,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大后,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从逻辑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1]P49在这条基本经验中,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治理国家的方略和保证.三者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逻辑.其中,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和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人民当家做主和社会主义法治也是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为皈依,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可见,只有法治才能更好地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才能更好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就此而言,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法治是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法治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现代的法治体系就没有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可见,法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方式,从而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法治贯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贯通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个环节,贯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局面.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人民权益的根本保证,也是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全面改革,努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本身就包含着法治体系的现代化.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五大建设”的战略总布局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努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使我国的法律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种社会关系深刻变化的现实,更好服务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更好地推进我國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结论:关于实践探析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实践探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
[摘要]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形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摘 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含义,牢牢把握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和重要原则,全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保持党。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摘要: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事务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重要制度之一,社会保障从一方面较为直接的展现了社会进步以及文明的程度。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