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公共产品论文范文写作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公共产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这是一篇与公共产品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公共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论文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财政转移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一事一议”筹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原因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供给、社区组织供给功能的“弱化”、监管的“无力”和“缺失”等.因此,需要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监管等不同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8—0061—04

2004~2013年,国家连续发布十个以“三农”为主题的 一号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更是把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视为关键,将其视为影响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进程的重要因素.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更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

农业税的取消改变了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平衡”格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入困境.通过对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新设计,形成了现行的国家财政为主、社区自助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国家财政为主的转移支付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以 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为基础.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产品供给进行财政转移投入:一是面向 负担的农村公共产品,其决策和实施由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完成.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更新改造的投资,对科研、教育等农业生产服务领域的投资,对农民的各种补贴,以及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二是为增强县乡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由 和省市向县乡进行的转移支付,其决策和实施由县乡、农村社区来完成.近几年 加大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但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增长幅度大、绝对数额增长快,而且覆盖面广,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共产品供给获得长足发展.

(二)农村社区组织基础上的补充供给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在农村社区也通过制度设计进行公共产品的补充供给,主要形式为对村庄内道路修建、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和对村庄小型水利灌溉设施进行管理的“农民用水户协会”.

1. 性的筹资制度——“一事一议”.“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和农村税费改革同步进行的、重要的配套政策,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和本村公共事业有关的事项,以此替代原来的用于农村公益性建设的公积金和“两工”.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基本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的目标比较明确,有效控制了税费改革前的“乱收费”问题.但由于配套措施的“缺失”,使该制度从试点开始便出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局面,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村庄内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为弥补“一事一议”制度安排的不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应运而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解决了村庄范围内通过集体行动难以解决的一些公共需求问题,有效克服了“搭便车”难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弥补了国家财政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空白,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二是构建了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筹资的新机制,初步形成了“财政资金引导、农民筹资投劳、社会捐资赞助”的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新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公共产品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探索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 议事机制,整个过程都由农民自主参和,很好地将农民的需求偏好和政府的决策偏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2.非行政性的组织制度——“农民用水户协会”.家庭承包制实施后,无论是村庄范围内的,还是跨区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因其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引发了明显的“搭便车”行为,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和村民,在“博弈”的过程中双双处于“缺位”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开始全面推广.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社会性的、具有非行政性质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存在,是对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内供给的一个有力补充,是国家在乡村组织以外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组织制度的创新.由于“农民用水户协会”遵循的是“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建立原则,所以其所有权是明晰的,能很好地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搭便车”难题.同时,作为农村社区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以其社会性、非行政性而有别于乡村组织的行政性,是以自愿为基础的农民之间的合作,能在信息透明的状态中满足农民的需要,达到供给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最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状态.

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转移投入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1.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总量不足.虽然国家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额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相对于国家财政总支出而言,实际上财政支农年均增长速度远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使公共产品供给处于短缺和低效状态.受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点的限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和发展性公共产品体现的是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只能由国家投入.但由于 财政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公共需求,而地方县、乡一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也“微乎其微”,致使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缺水灌溉、农技开发推广不到位、市场供求信息不规范等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短缺问题.而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生活性、发展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存在不足.这和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很不匹配,也说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结构失衡.虽然国家财政支农的规模增长较快,但支出结构呈失衡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和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关系密切的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实行水、电、路等村村通工程,但覆盖范围、工程质量、后期管护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文化体育生活方面,一些地方虽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但资源不足、聚众 等问题比较突出,且体育健身场所较为匮乏;在公共安全方面,农村安全机制的缺陷强烈呼唤政府的介入;在环境保护方面,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和农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匮乏.近些年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和城市学校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设施,甚至是篮球、 等体育用具都很难和现代化相联系,更谈不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至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缓解了农民的健康风险,财政也对硬件设施投入很多,但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农民的健康需求.村庄和乡镇社区内缺少卫生保健和医疗机构,“看病难”仍然困扰着多数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保障项目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结论:关于公共产品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外部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政府为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构建统一、规范和公平。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作为“三农”问题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建国。

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
摘 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主要是指我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进行“一化三改”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成功从新民主主义过渡至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

我国区域间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性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性在我国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性以及不平衡性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