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机理论文范文写作 政治条件下社会稳定内在机理探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机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4

政治条件下社会稳定内在机理探析,该文是关于机理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和谐社会论文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政治杂志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全部政体中,只有 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 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和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等 机制为其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和根本保障.

关键词: 政治;社会稳定;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1-0027-06

政治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达成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是政治的终极价值,要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具备两方面要素:一是该政治体制中内含秩序稳定的价值理念,它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有一整套建立在此价值理念基础之上的制度架构,它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保障和动力.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迄今为止, 政治在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是最为有效的政体之一.其原因在于 政治内含的价值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之上所架构的机制制度,为实现和维持社会的动态稳定和平衡提供了可能和保障,正如有人所言:“ 立国是政治稳定的大前提.”[1](p.429)

一、思想理念是支撑 政治条件下社会稳定的价值基石

戴维•赫尔德说:“ 的思想是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和公正诸多价值中的一种价值,而且它是可以联系和协调相互竞争的既有问题的一种价值.”[2](p.377) 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法治等思想理念,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精神”,为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最坚固的价值基石,成为 政治条件下实现社会持久稳定的动力源泉.

(一)信任为 国家的大众支持提供了内在源动力

信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没有信任这样的东西,人类社会就根本不会存在,就此而言,信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在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人类关系就将为猜疑所支配.每个人都将把任何其他人作为一个潜在的敌人,一旦有机会,这种潜在的敌人就会使他栽跟斗”[3](pp.44-46).显而易见,信任是人们走向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信任可以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增强社会整合、公民参和的动力,它是社会政治系统实现良性运行的润滑剂.罗伯特•达尔在谈到多头政体的时候就曾经指出,“相互信任有助于多头政治和公开争论,而极端怀疑有助于霸权政治.首先,多头政治需要双向的或相互的交流,而在彼此不信任的人们中间,双向交流受到阻碍.其次,人们要自由的聚集起来以便实现他们的目标,就需要有一定的相互信任.以命令为基础的组织,权威向下,也许适合于相互信任;在一个怀疑气氛里很难建立和维持以相互影响力为基础的组织.最后,冲突对彼此怀疑的人们是更大的威胁.公开争论要求人们对他们的对手有充分的信任:他们可能是对手,但不是死敌”[4](p.166).而信任缺失则是社会冲突和政治灾难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塞缪尔•亨廷顿曾经指出,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不稳定源于“阿拉伯人的互不信任感,在他们还处于孩提时期,就开始浸蚀到其价值体系中去了.等更主要的是,他们对统治者普遍缺少信任感和信心”;厄瓜多尔“政治上的明争暗斗和长久的互不信任互为因果,致使我们不能不给民族的灵魂留下创伤;这种政治浪费了我们的精力,使我们变得虚弱不堪”;埃塞俄比亚“由于对人的团结和协同一致的能力不很重视,所以这个国家的政治气候充满了一种互不信任不合作的气氛”[5](p.10).显而易见, 政治首先是信任政治,离开信任, 将不可能存在.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曾经谈到,“信任 的程序(选举、代表制、多数人选举等)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冲突的利益中达到最合理的妥协的最好途径.或者信任适当的法律程序是达到公正公平的判决的最好方法”[6](p.59).信任的政治理念可以提供一种信任氛围和大众支持的持久基础而使 得以稳定.无论是社会冲突的预防和调控,还是公众和政府间的合作、协商、妥协、谈判等,都离不开社会政治主体双方以相互的信任作为前提.政治系统内部纵向上下级之间、 和地方之间,横向的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沟通,同样以信任作为前提.而政治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互动,更是离不开信任.可见,离开了信任,整个政治系统将摇摇欲坠,根本无法达成社会稳定.

(二)妥协是 国家用于解决矛盾分歧的重要原则

妥协是指相互冲突的社会主体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共同利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相害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通过协商谈判做出让步以求得缓和矛盾或解决争端的行为过程及结果.妥协是人类理性逐渐成长和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它的根本价值是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促成合作,解决矛盾冲突.有了妥协,矛盾的解决无需依靠暴力,不同利益诉求也可以在妥协原则下和平共处.当冲突发生时,矛盾双方能通过思想的宽容和理性的说服来获取最大社会利益.和此相反,两败俱伤、玉石俱焚是一种非理性的冲突解决方式.妥协通过达成各社会主体相对满意的结果而重新整合,这样,妥协润滑了政治系统和协调了政治过程,避免了高强度冲突的形成从而威胁社会稳定.同时,妥协还是一种理性共识和合作精神的体现,没有妥协也就没有政治合作.英国历史学者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7](p.165),事实上,可以更进一步说,妥协是 的灵魂.妥协精神被视为 所有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 国家的公民须乐于以妥协的办法解决他们的分歧. 的所有条件之中,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 ,而有关各方如不愿妥协,即无达成妥协的可能”,“妥协是 程序的核心”,“妥协的过程对 是特殊的支持”[8](pp.182-186).妥协精神是 政治制度内生的、必然的政治现象,也是 政治能够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奥秘.如果没有妥协的精神气质, 政治必然不能扎根,至多只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和瞬间即逝的过客.因此,妥协也被认为是 政治的美德. 依赖妥协,而且 理论本身也充满妥协——若干冲突的、互不相容的原则之间的妥协.达尔曾分析指出, 政体显然要比专制政体更容易有冲突,从而 政体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冲突;然而,另一方面,虽然 政体冲突频繁,但冲突的激烈程度和专制政体却相对较低[9](pp.110-112).究其原因,就在于 国家特别是在成熟的 国家里,公民在长期的 实践过程中已培养起一种妥协精神,能够并希望在既有制度规范内通过协商谈判和互谅互让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否则,大量涌现的无处不在的政治冲突和拒绝妥协的极端斗争精神足以摧毁任何一个 政体.而在所有的策略中,妥协也是 国家用以调控政治冲突最经常使用也最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和之相反,专制政治往往倾向于政治强力而排斥政治妥协,即使有政治妥协,至多也只是在政治强力不及的地方作为其补充偶尔使用.所以,有人提出,在如何对待政治冲突问题上,强制和妥协已经成为区分专制社会和 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宽容是 国家由多元化趋于和谐一致的驱动力

宽容是 和自由的前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宽容本身就是一种 和自由的象征.宽容可以理解为政治权力主体在宪法范围内,通过尊重和保障政治权利对象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允许不同政见的存在并使它们得以和平共存,以实现有利于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和谐政治秩序的一种政治手段.一个社会的 程度如何,就会有何种程度的宽容意识.安托万•加拉蓬曾指出:“一个 的社会往往被认为比其他社会更宽容,不是因为它更有道德,而是因为它并不满足于容忍各种差别,反而鼓励或甚至造成这些差别.”[10]宽容是 的支柱,宽容意味着政治主体和客体将以 协商、平等对话以及和平竞争作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和*取向,它是现代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政治 化以及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宽容会使政府和民众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包容,从而缓解社会矛盾,降低政治的风险系数.达尔研究发现,“宽容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稳定的和非暴力的”[9](p.111).当然,宽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寻求和谐和秩序的解决办法和手段;而这种办法可以维系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压制到宽容、从强权到说服、从垄断到竞争、从无序到有序的逻辑趋向,而政治是否宽容已经成为区分专制政治和 政治的原则界线.“极端往往是动乱的根源.这是资产阶级稳定自己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的经验总结.它是反对神学专制主义、反对经院哲学长期斗争的产物,又是资产阶级稳定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11]总之,宽容是 政治理性成长的产物,“是一种有利于大家共同发现真理、维护真理,有利于在多元化、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和谐的一条现实的必要的原则”[12],是人类实现和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理性使然.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机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机理与原理方面论文范文。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工业大数据推动智能制造作用机理探析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数据日益丰富。工业大数据是在工业领域信息化应用中所产。

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转换机理探析
本文以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善为理论指导,分析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转换的机理。同时,以北京新城国际小区为案例,指出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如何合作,。

多项目条件下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探析
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卓著,甚至是其中坚力量。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成长、成熟,其竞争也日益激烈,那么,房地产企业要想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