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清官论文范文写作 明代著名清官孙继鲁事略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清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明代著名清官孙继鲁事略,该文是关于清官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清官论文参考文献:

清官论文参考文献 齐鲁医学杂志著名期刊齐鲁护理杂志著名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K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586(2009103-0127-03

明封建统治到了世宗嘉靖朝,其吏治日趋腐败,政治更加黑暗,正是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两位著名的清官,一位是嘉靖朝前期的孙继鲁,另一位是嘉靖末年的海瑞.两个“青天”,先后辉映,他们的事迹乃至性格也颇有相似之处,且其先世又都出于回回,堪称佳话.

对于海瑞,历史上乃至当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曾名噪一时,可谓妇孺皆知,而对于先于海瑞的孙继鲁其人其事,知之者却不多,下面就简略介绍一下孙继鲁的事迹.

孙继鲁,字道甫,号松山,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其祖先系天方人,元时入滇(一说其先浙之钱塘人),居沾益之松韶关.明初迁至昆明右卫,应是一个回回军人世家.其后,子孙辈舍弓马而事诗书,至孙继鲁乃进入仕途,门望以显.

孙继鲁少负奇质,通书史,能“过目不忘”②,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举于乡,过了4年,嘉靖二年(1523年)登进士,授湖广澧州(今属湖南)知州,由于不谙官场之行,改做国子助教,以经学为人所仰慕.不久,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中,曾监通州仓运.其后,又历任河南卫辉府(府治在今河南汲县)知府、南京淮安府(府治在今江苏淮安)知府和贵州黎平府(府治在今贵州黎平)知府等职.

清廉爱民刚直不阿

孙继鲁一生为官清廉爱民,刚正不阿,受到他治理地区各族百姓的深深爱戴.早在他任户部郎中监运通州仓的时候,就“大著冰木檗声”,犹若坚冰之不可融、不可摧.升任卫辉知府,一以公廉、惠爱为己任.遇到蝗、旱灾情,孙继鲁竭诚祈祷,蝗害除,大雨随之,民以为神.当孙继鲁因生性耿介得罪宦官而被捕入狱的时候,百姓“遮道号哭”,甚至有“卧辙而死者”.卫辉百姓一直怀念他,“祠之,碑之”,颂其德政.据说嘉靖皇帝听说此事,也称赞孙继鲁为“天下清官”.在淮安知府任内,孙继鲁倡导垦田、劝农、兴学,造福地方.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绝贪污.当时淮安府库尚存羡银万两,照例巡抚、知府等大官们可以私用,孙继鲁非但自己分文不取,巡抚想取“亦不和也”.在孙继鲁的治理下,淮安“政成化孚”,百姓对他极为尊崇,“每晨焚香尸祝之,士日我师,民日我父”,并编有《纪爱录》,记载他在淮安的政绩.有皇家的织造宦官去江南办事,途经淮安,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孙继鲁非但不予奉迎,且抗拒之,于是得罪了宦官,诬以阙供,被械逮京师.百姓闻讯,哭泣呼号,十分悲痛.临行时,孙继鲁宦囊空空,靠乡士大夫们凑钱接济,才得以成行.到京后,幸得大学士夏言相救,才得以幸免.当时有人劝孙继鲁向夏言致谢,而继鲁为人狷介,“弗谢”,对此夏言很不高兴,并怀恨在心.

此后不久,孙继鲁被调往贵州黎平任知府,由淮安调黎平,似已寓有贬意.黎平位于黔东南贵州、湖广、广西三省交界处,是苗族聚居的山区,山高林密,情况比较特殊,械斗杀伤事件时有发生,处理稍有失当,就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严重事变.孙继鲁到任之后,一方面整顿吏治,廉洁清正,严禁贪吏扰民;同时又以恩德守信结纳苗民,待人接物,对苗民“不鄙夷之”,他的惠政受到广大苗族人民的欢迎,“苗亦格心”,境内秩序大为好转,连邻境的官员们对孙继鲁善待苗民和苗民向化政策的成功也大为赞赏,湖广靖州(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参将感叹地说:过去选任边将,统率千军万马,守备诸边,“莫若选廉吏一人足矣”.这句很普通的话,却道出了古今治乱之本,也反映出人们对孙继鲁治边的高度评价.

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大比(会试)之年,孙继鲁以文名笔振,升任湖广提学副使.湖广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辖地极广,人才也分散各地.为了选拔人才,孙继鲁不畏艰苦,用半年时间对湖广各地士子亲自校阅一遍.学人正庆幸得逢名师的时候,孙继鲁又升任为山西左参政,分守蓟南.境内宗藩甚多,飞扬跋扈,横行不法,号称难治.孙继鲁疾恶如仇,刚正不阿,对皇亲国戚同样持法严峻,毫不留情,强藩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因此,当孙继鲁升任山西按察使离开蓟南的时候,士民们恋恋不舍,拥马绸缪不能行.而宗藩们却怀恨继鲁,百余人拦截于道,翻解其行装,不料仅有敝衣数袭,而没有任何私积.众宗藩为之愕然,并说,“我高皇祖登位迄今百七十余年,罕见此官”.乃赶至郊外为孙继鲁设酒送行.

孙继鲁任山西按察使后,持法益坚,凡王府有犷暴胡为者,一概依法惩处而不予宽贷,他的作为受到山西百姓的爱戴,民间孙青天之谣广为流传.“乐其久任而惟恐其去,虽宗藩亦以半其禄,崇其官,仍其司请.”从而受到两台交荐,擢升为陕西右布政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又正值大比会试之年,孙继鲁为遴选人才而政声卓著.

和总督翁万达的辩争

时人赞誉孙继鲁“淳德正行, 运览”,有古之大臣的风范,朝廷已注意到孙继鲁之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晋升为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

山西雁门一带历来是捍卫京师的边防要地,孙继鲁到任之后,就积极承担文经武纬的安攘大计.当时宣大总督翁万达上疏建议尽撤山西内地边兵,以便集中全力守卫大同,这个建议已经得到嘉靖皇帝的认可.孙继鲁为此向朝廷极力争辩,提出并且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山西内边雁门、宁武、偏头三关,西据黄河,屏障山西,近年北方敌人不敢入扰山西内郡,正是三关守备严密的缘故.三关和大同镇紧靠河套,一左一右均为北边门户,“山西前日拼力守左阖门尚不能支,今分力守大同右阖门.岂将无忧乎?”

孙继鲁进一步强调,撤除山西内兵,全力守大同,无异于“聚师旷野,掣守重关,洞开延敌”,造成“全师在外”的局势,万一强敌内犯,其他如紫荆、倒马等重要关隘也将徒有其名,难以固守.孙继鲁的上疏争辩,反对撤除山西内边兵,他所使用的言辞过于激烈尖刻,使争辩对方难堪.为此翁万达感到很不高兴,再次上疏重申自己的主张,认为撤山西兵,“正不失为复归也”,为了统一事权,他要求将孙继鲁调离.

出现了两种关于边防的不同主张,兵部重新审议了翁万达的建议,提出了质疑,指出山西岢岚等处逼近黄河,是蒙古武装内犯的渡口,要翁万达等公同查议.不久会集诸臣之议,责斥孙继鲁不能虚心揆事,责其和衷共济,如果仍旧执迷不悟,就予罢黜.明廷的决定实际上还是吸取了孙继鲁的部分意见,也可以说是将翁万达、孙继鲁二人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的.兵部认为“大同、山西(在宁武)二镇外边并守要害,又恐严外略内”,因而“量留宁(武)、雁(门)一带额设兵马以为内应,则非专守门户而不顾堂室者矣”.

明代北方沿边全线都在蒙古游牧骑兵威胁之下,蒙古骑兵倏来倏去,去向不定,仅守大同并未能保障山西北边全线,孙继鲁的建议较为切合山西边防实情,有利于保护山西内边各地,得到大臣们的赞同.后来,清人师范曾实地考察山西北边,“核其营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清官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现代清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民国男神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
1997年,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清华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程。在这个他爱了70年、教了70年的校园,老人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这里是清华大学。

明代前七子性情和格调
明代前后七子要求人们完全遵循古人(尤其是盛唐时期)的格调与规范,然而,运用自己的头脑,遵循别人的范式,削足适履,很难展现出个人风格;但如果因此而。

明代问责思想其当代
朱元璋 问责 制度 启示何为问责问责是追究政府官员的责任,意即权责对等,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要建立责任政府,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我国从。

企业管理三大任务和德鲁克解决之道
摘 要:管理是一种客观职能,其目的是完成组織的既定目标。当前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管理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企。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