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贰臣论文范文写作 明遗民和贰臣交游论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贰臣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明遗民和贰臣交游论析,本文是一篇关于贰臣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贰臣论文参考文献:

贰臣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情形十分复杂,交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明末已有交游,“明遗民”难忘故旧,不忍割席;二是“明遗民”生计维艰,处境险恶,遂投奔“贰臣”,寻求资助与庇护;三是“明遗民”伺机而动,向“贰臣”降将请兵抗清,以图恢复故明.“明遗民”与“贰臣”虽有交游,然并未忘却彼此政治立场与道德操守的底线,常常面临“交”与“绝”的两难选择.不能把“明遗民”与“贰臣”的交游作为对其人格评价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因此而怀疑甚至整体否定“明遗民”的人格气节,应抱着“了解之同情”,体恤“明遗民”生存的艰难、依附的无奈与隐忍的苦心.

[关键词]“明遗民”;“贰臣”;交游;人格评价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6-0090-06

交游是考察一个人生平与思想的重要视角与线索,所谓“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1](《管子》p.94).“明遗民”是明清鼎革之际具有反清复明思想或行为的爱国志士,在传统*道德体系中,是备受世人褒奖、宣扬和尊崇的楷模.“贰臣”是易代之际兼仕两朝的臣僚①,是恋慕名利、贪生怕死、丧失气节的屈膝投降者,是为人所不齿的被定格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两截人”.令人费解的是在“明遗民”群体中,许多誓死不与清廷合作的遗民,却与大节有亏的“贰臣”有着广泛的交游,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阎尔梅、万寿祺、傅山、归庄等“明遗民”均与许多“贰臣”有交游,有的关系还甚为致密,甚至有生死之托.而钱谦益、龚鼎孳、曹溶、周亮工、吴伟业、王永吉、陈名夏等“贰臣”又有许多“明遗民”友人.“明遗民”与“贰臣”本应势同水火,泾渭分明,格格不入,为何能在持身立场上超越“名节”达到程先贞所说“胸中无炭亦无冰”[2](p.35)的境界?这一矛盾的历史现象折射“明遗民”与“贰臣”何种心理动机?本文拟通过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和诗文作品管窥明末清初“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历史情形,探讨“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原因所在,论析这一并非个案而又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

一、“明遗民”与“贰臣”交游之情形

在明清鼎革之际,阎尔梅奔走呼号,成为抗清志士的中坚者,拒绝出仕的坚定者,怀念故国的咏叹者,其交游遍天下,可考证者多达500余人.交游对象有遗民、方外、乡绅和清朝官吏,令人费解的是,具有坚贞民族气节的阎尔梅竟与近30位大节有亏的“贰臣”有交游,在“明遗民”中极具典型意义.

从时间上看,有的“明遗民”与后来仕清的“贰臣”在入清前已有交游,已结成同学、同年关系,在经历明清鼎革之后,并没有因政治操守的不同而形同陌路,在故友成为“贰臣”后,“明遗民”仍继续与之交往.阎尔梅在明亡后,积极从事抗清斗争,因联络“榆园军起义”事败而被捕入狱,后脱逃,亡命天涯,四海为家,为了生计和人身安全,常常主动投奔故交,而这些故交中有的已仕清为宦,如与汪作霖②的交游.阎尔梅《江西集》有多首诗作记录与汪作霖的交游,《汪雨若招饮即席分韵》诗题注云:“雨若时为德化令.”[3](卷五《江西集》)《除夕与谈长益同宿雨若署中分韵》诗中注云:“辛卯除夕与长益共卧京师真空寺,今辛丑矣,可叹.”[3](卷五《江西集》)此诗后有《辛丑元旦与长益雨若同赋》诗.由以上诸诗及小注可知,阎尔梅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岁暮、十八年(1661年)(辛丑)岁首沦落天涯时,尝投奔汪作霖,客寓其江西德化署中.有的则在入清后始与“贰臣”有交游,如阎尔梅与魏裔介在京师的交游,阎氏有《出都谢魏相国龚尚书兼示伯紫仲调》诗.

从交游双方的主动性看,亦有主动与被动之别.有的是“明遗民”主动与“贰臣”交游,例如,阎尔梅与王含光王含光,字表朴,号似鹤.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山西猗氏县(今临猗)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四年(1631年)成进士,十四年(1641年)升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清顺治二年(1645年)秋,“按部者以地方人材荐,催檄叠至”,不得已北上京师,被清廷授予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十三年(1656年)出任河南按察史.康熙四年(1665年)移住王官谷山庄,日与诗友游览唱和,著有《谷口集》.、李如瑾李如瑾,字怀仲.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清顺治十三年至十六年(1656—1659年)任西安府永寿县令.的交游.顺治十二年(1665年)阎尔梅自济南狱中出逃后,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春下榻王含光“遂初园”.阎尔梅有《遂初园诗》诗八首,诗前小序云:“遂初园者,猗氏县王似鹤别墅也.丁酉秋在河南,与似鹤为范张之约.己亥春乃始登堂,因下榻园中月余等即景命题,主宾赓和,亦客游乐事.”[3](卷五《山西集》)阎尔梅尝至陕西永寿县投奔李如瑾,有《永寿令李怀仲政绩序》,赞其哀民多艰,开荒凿井,多有善政.其《过永寿赠李怀仲》诗前小序云:“永寿县在乾州西北,古麻亭镇也.乱后,虚无人等黄冈李怀仲,尹之三年,颂声作焉.予喜赠之等己亥仲夏中伏日.怀仲名如瑾.”诗末注云:“永寿有武陵山寺,予寓焉.”[3](卷四《陕西集》)有的是“贰臣”主动与“明遗民”交游,如韩诗、丁耀亢、孙承泽、曹溶、宋德宜等“贰臣”与阎尔梅的交游.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四月,阎尔梅将归沛,韩诗韩诗,字圣秋,号固庵,陕西三原人.明崇祯举人.清顺治间官兵部职方司郎中,又尝出使江西.等“贰臣”主动为其酌酒饯行.阎尔梅《北直隶集》有《韩圣秋谈长益丁野鹤公酌饯余于真空寺作此别之》《同年孙北海招饮偕李武曾朱锡鬯分赋》等诗.当然,有些交游很难说谁是主动者,彼此交往,各取所需而已.如阎尔梅与龚鼎孳的交游就属于这种情形,李文静等已有详细考述,兹不赘述.

从“明遗民”所交游“贰臣”的官阶看,有的是府县官吏,如李如瑾、张呐夫;有的为清廷显宦,如钱谦益、龚鼎孳、曹溶等.从“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密切程度与频率看,有的“明遗民”寄食“贰臣”府邸数月,有的偶然相遇,有的并未谋面,仅仅是诗词投寄、书札往来.“明遗民”与“贰臣”交游活动最多的是雅集唱和.阎尔梅久负诗名,交游中多为诗人,与“贰臣”王含光交游诗多达52首,其中,阎尔梅22首,王含光30首.从交游的动机看,“明遗民”或依靠“贰臣”周济生活、保护人身安危,或托付“贰臣”照顾家人、谋求子孙仕进,抑或心忧苍生,为民请命,如阎尔梅与龚鼎孳、白梦鼐等“贰臣”的交游.“贰臣”主动为“明遗民”提供帮助,排解内心苦楚,寻求心灵慰藉,借“明遗民”声望淡化、弥合世人对自己的谴责,龚孳、周亮工、曹溶等“贰臣”与阎尔梅、万泰、金堡、俞汝言等“明遗民”的交游即如此.下面主要以“明遗民”为考察视角,论析“明遗民”与“贰臣”交游的原因.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贰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贰臣都有谁方面论文范文。

陈八郎本昭明文选五臣音注和胡刻本李善音注对比分析
[摘要]传统“文选”学是从李善注与五臣注为根基发展而来,《文选》五臣注作为传统“文选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历代研究者常认为其训释内容浅陋,而忽略其。

梅村诗女性书写看吴伟业贰臣心态
摘 要:吴伟业是明末清初文坛领袖,曾在崇祯朝为官,明亡后又被迫出仕清廷,成为身事两朝的“贰臣”。他的诗笔描绘出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生活画卷,塑造。

徐光启治历明农百世师,出将入相一个臣
上海市有一处著名的商业中心叫徐家汇,此地原名法华汇,晚明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又安葬于此,后人为纪念。

亡明罪魁祸首辨崇祯和朝臣共同作用
摘 要:1644年,明朝土崩瓦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因为用人不善、刚愎自用,只知顾及其龙颜,不敢勇于承担责任;对待朝臣态度恶劣甚至残忍杀害,对待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