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赛珍珠论文范文写作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赛珍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本论文可用于赛珍珠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赛珍珠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赛珍珠论文参考文献:

赛珍珠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1

我很早就想读赛珍珠的书,但一直没有买到.这一次,我托了人文社的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套《大地》三部曲.书的装帧印刷很精致,但印数只有3000册,难怪要买一套有这么难呢.赛珍珠的书为什么如此难买呢?我想了想,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我国文学界对赛珍珠的评价普遍不高,茅盾曾批评赛珍珠的小说歪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巴金也说,“我从来对赛珍珠没有好感等她得了诺贝尔奖金还是原来的赛珍珠”,胡风也认为“《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中国农民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鲁迅对赛珍珠也颇有微词,但他也自省“等译文,或许不太可靠”,此外赵家璧、江亢虎等人都曾对赛珍珠进行过批评.二是美国文学界对赛珍珠的评价也不高,尤其是在她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诗人弗罗斯特甚至说,“如果她能得诺贝尔文学奖,谁都能得”,福克纳也说,“情愿不拿诺贝尔文学奖,等也不愿意同辛克莱和‘中国通’布克夫人之辈得奖人为伍.”这里不乏嫉妒的因素,但同时也有文学观念的差异,赛珍珠的小说主要以中国为题材,在文学市场上也是最热门的“畅销书”,在弗罗斯特、福克纳看来,或许不能说是主流的“美国文学”,而在美国文学的传统中,赛珍珠也常和《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及《所罗门之歌》的作者托尼·莫里森相提并论,她们作品的畅销也影响了她们在精英文学界的评价;三是在20世纪50—60年代,苏俄文艺界和中国文艺界曾经对赛珍珠进行批判,谢尔盖耶夫的《破产的“中国通”——赛珍珠》的中译文发表在1950年的《文艺报上》,后来中国学者还发表过《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美国反动文人赛珍珠剖析》《猫头鹰的诅咒——斥赛珍珠的〈北京来信〉》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以政治性的观点批判赛珍珠的作品.——这样,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政治上,赛珍珠的影响都趋于式微,或许这正是她的作品在今天不易买到的原因.

赛珍珠和中国有着不解的缘分,她于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出生后才三个月,便随着做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了中国,在她前四十年的人生中,除了在美国读大学和硕士的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们一家先是住在苏北的清江(现在的淮安市),在赛珍珠四岁时迁到长江边上的镇江,赛珍珠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毕业后,赛珍珠又回到镇江,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在一所教会中学教书.后来,赛珍珠嫁给了年轻的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洛辛·布克,跟随丈夫在皖北土地贫瘠、生活落后的宿州生活了两年半.1919年,赛珍珠又随丈夫到金陵大学任教,在南京生活了十二年,在这里的一座阁楼上,她几乎完成了所有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1931年,《大地》在美国纽约出版,引起轰动,赛珍珠也一夜成名.1934年,赛珍珠和丈夫的关系出现裂痕,她离开南京回美国定居.次年她和布克离婚,嫁给了她的出版商理查德·沃尔什,从此她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

《大地》是最早为赛珍珠赢得名声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她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一生,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在我们今天看来,《大地》的故事有些奇怪,因为它所讲述的是一个农民如何变成“地主”的故事,也即是说,赛珍珠所展示的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一种常态:一个贫苦的农民如何创业,如何买地,如何娶妻娶妾,最后如何成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以及当地有名望的地主.我们可以说,赛珍珠所描述的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梦想和生活轨迹.但是恰恰在这个地方,20世纪中国的“新文学”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我想鲁迅、茅盾、胡风等人之所以批评赛珍珠,原因就在这里.鲁迅、茅盾等人的小说置身于中国内部,批判中国农村现状的不合理,强调变革,注重农村中的时代性,这和赛珍珠小说中更加注重“稳定的一面”有着鲜明的不同.从赛珍珠的视角,我们可以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面向.

在《阿Q正传》等小说中,鲁迅对“国民性”有着深刻的批判,但我们可以看到,像阿Q这样的人物并非中国乡村的常态,而是一种“变态”,鲁迅所着重发掘的也是阿Q“性格”中自欺欺人和自相矛盾的因素,而和之相比,赛珍珠在《大地》中把握的则是一种“常态”:传统乡村中农民王龙的“经济”生活,他对土地、女人的热情,以及“发家致富”的愿望.另外,鲁迅笔下的乡村是分裂的,他对之既满怀眷恋(《故乡》《社戏》),又带着批判的眼光(《祝福》《风波》),而赛珍珠的态度则是一贯的,她的眼光平淡而疏远,当然这和她的身份和视角有关,她并不能像鲁迅一样切身体会到中国乡村的温暖和疼痛,但她无疑也提供了观察中国乡村的一种视角.和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等“社会问题”小说相比,赛珍珠的小说并不着重于乡村中存在的时代性“问题”,而注重从主人公的人生问题去把握乡村;和沈从文的《边城》等以理想化的笔触去建筑“人性的希腊小庙”不同,赛珍珠所描述的也不是虚幻的、诗意化的乡村,她笔下的中国乡村是朴实自然的.

如果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作家的小说相比,或许更能看出赛珍珠《大地》的不同,“新文学”发生以来,中国作家几乎从未写过一个农民如何变成“地主”的故事,这在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更加明显,《红旗谱》讲述的是一个农民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创业史》《艳阳天》讲述的则是一个农民如何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故事.即使在1990年代的《白鹿原》中,主要表现的也是白嘉轩面临的时代风云,以及传统宗法社会在现代革命风潮中的解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地》中的王龙,是白嘉轩的“前史”——正是他的艰苦创业才奠定了一个家族的地位和声望;或者说,王龙实现了《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理想,——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贫苦农民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梁三老汉被称为“旧式农民”、在《创业史》中受到批评一样,在充满变革和断裂的20世纪,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已不可能再延续,一个农民变成地主的理想也不可能再延续,中国乡村必须在变革的世界寻找新的出路,必须探寻新的理想和新的生活方式.而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参和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过程,从鲁迅、茅盾到赵树理、柳青、浩然、路遥,他们和笔下的人物血肉相连,他们的作品和中国农民一起探索着现代化的路程,写出了20世纪中国乡村所经历的苦难、革命和梦想.

对于像我这样在“新文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最初读到《大地》,难免会大吃一惊:一个农民的追求竟然是要成为地主?但仔细想一想,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常态”,也是绝大多数农民的真实心态(1950年代中期“合作化”时期及以前).因为在那以前,中国农民看不到别的出路,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也塑造了他们的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乡村是“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中国革命正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的,中国“新文学”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中国农民的“旧式理想”做斗争的,所以中国“新文学”强调变革,注重批判,塑造理想性的人物(“新人”)引导中国乡村的改变.——尽管中国“新文学”内部有不同的流派和阶段,但在对旧式农民及其旧式理想进行批判这一点上,态度上却具有同一性.正是在这一点上,赛珍珠和中国“新文学”不同,她对待旧式农民及其理想的态度是“描述”,是以同情的笔调去贴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茅盾、胡风、巴金对她的批评.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赛珍珠的《大地》的价值,恰恰在于她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不同于“新文学”的中国乡村的图景,让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对于我们来说,这已经是一幅陌生的图景,只有理解这一图景,我们才能理解赛珍珠,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新文学”.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赛珍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赛珍珠1000和2000区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我们该怎样讲述中国故事
所谓“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中国并不缺乏故事的素材。从绵长悠远的古代文化到现代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激流勇进,我们拥有着蕴意深。

赛珍珠中国作品中的土地崇拜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土地主题”研究》(课题编号:WGW1521。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摘 要:随着中德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两国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正不断增强。然而,根据名为《德国和中国:感知与现实》的调查研究结果①,中国人对德国各方。

对外经济信息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摘要:“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地理上指向跨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为了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