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事执行论文范文写作 民事执行监督实践和制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民事执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民事执行监督实践和制度,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民事执行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民事执行论文参考文献:

民事执行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教育实践和杂志经贸实践杂志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 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施行,民事执行监督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的轨道,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现有制度规定不完善、监督效果有瑕疵的问题.本文旨在以某市某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工作实践为出发点,结合现有制度规定,对目前民事执行监督的主要困难进行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民事执行 监督 司法实践 制度规范

作者简介:张炜可,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党委副书记、副检察长、*高级检察官;许武,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正科级检查员、四级高级检察官;黄稷琛,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员.

中图分类号:D926.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168

一、民事执行监督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案件材料移送杂

从证据效力的角度出发,纸质卷宗具有唯一性和原始性的特征,其证据效力高于其他的证据形式,对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工作价值最大,原则上应当被作为案件材料由人民法院提供给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因*监督案件的需要,依照有关规定可以调阅人民法院的执行卷宗,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配合”,也体现了这一精神.

某市某区检察院*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中,绝大部分移送的案件材料均是纸质卷宗形式,可以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但是,仅仅依靠纸质执行卷宗,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充分了解案件的全貌,还需要借助执行阶段的其他材料,甚至是民事审判卷宗,特别是在一些存在执行变更情形的案件中.

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民事执行监督主要是“事后化”监督,同时检察机关并不享有民事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权.因此,检察机关对于民事执行案件的各项事实依据、裁判依据其实并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調阅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卷宗十分必要,然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只是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调阅执行卷宗,却没有规定检察机关有权调阅审判卷宗,实践中全凭法院自己掌握.在某些法检关系良好的地方,如某市某区,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监督案件的过程中能够较为便利的调阅审判卷宗,但在某些法检关系僵化的地方,相关工作可能难以开展,对民事执行案件的后续*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尽管卷宗包含了执行案件的主要材料,但是不可能涵盖执行案件的所有细节,对于没有记载在卷宗材料上的案件信息,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往往需要向执行部门的工作人员询问.就某市某区检察院的司法实践而言,不同执行部门工作人员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其中有案件本身的原因,同时也可能存在工作人员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卷宗材料不能体现的案件情况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核实、答复,以及如何进行记录,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二)书面说明效果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中规定,检察机关有权书面要求人民法院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就检察机关的要求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及理由,并在十五日内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然而,该条规定并没有说明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书面文件的形式,各个地区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处理,在体例格式方面尚未做到统一规范.目前,S省Q市检察机关在要求人民法院书面说明情况时统一采取发函的方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文书格式.

就书面说明的内容而言,“执行情况及理由”本不适宜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加以阐述,因为个案之间的情况互不相同,执行情况及理由也会更加复杂.但是,当人民法院确实存在怠于履行职责情形的案件中,就存在人民法院利用模糊答复的方式逃避责任的可能性,即便人民法院不存在怠于履行职责的情形,书面说明的内容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合理、合法的证明标准.倘若出现人民法院书面说明的内容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检察机关是否可以就同一问题再次要求人民法院书面说明,以及以几次为宜、时效如何确定、何种情况下做出何种处理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均没有做出准确的说明.

(三)检察建议权力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民事执行监督的最终决定形式是检察建议书,检察机关目前享有的民事检察监督权实际上是一种检察建议权.而依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的定义,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正确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检察建议的性质不难发现,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并不具备强制性,具体对检察建议的执行是人民法院的工作范围,人民法院只是向检察机关回复检察建议的执行情况,并移送相关法律文书.

同时,从《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第十三条可知,不论案件情况和检察建议的内容,人民法院收到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书后的回复期限均为三个月,回复方式也均是“回复意见函”,因此检察机关并不能掌握回复的时间, 而“回复意见函”也并非正式的法律文书.

因此,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只能间接获知检察建议的执行状况,要么靠“催”,要么靠“等”,很难直接参与到人民法院的整改、执行活动中去.对于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逾期未回复或者处理结果不当的,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职权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但不能对相关的法律文书行使诉权.从司法实践的效果分析,这种“跟进监督”的方法很难取得效果,人民法院不执行检察建议的情况时有存在.

结论:适合民事执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事执行程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我国民事执行机构实践困境浅述
摘要:当前,我国民事执行机构面临着“执行乱”和“执行难”的双重问题。“执行乱”的问题更多关乎行政机构权力分配和体制,如果能够在法律中明确法院内部。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困境和出路
摘 要: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社会利益,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公共政策方案。

民事执行权性质
摘要: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定位事关民事执行权的配置,需要认真加以探究。必须明确的是民事执行权是一种公权力。在我国当前的学界关于民事执行权的性质问题的。

民事发回重审制度
摘 要: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是一种程序上的救济,在于保障程序的适当性和当事人的现实利益。本文从违反法定程序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与发回重审制度之间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