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道德论文范文写作 论公共道德法律强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道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论公共道德法律强制,本文是一篇关于道德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哈特与德夫林勋爵就法律强制道德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于法律究竟是否应该强制道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法律可以对某些道德进行强制,且强制的道德范围应当仅限于社会公共道德领域,对于几乎没有影响到他人正常生活和社会公序良俗的私人道德仅是个人行为自由的体现,法律不应干预.

关键词:公共道德;私人道德;法律强制

一、公共道德的法律强制提出的背景

公共道德的法律强制,是指通过法律强制的方式对公共道德进行推行.哈特与德夫林勋爵关于法律强制道德的论战起因于英国1957年发布的《委员会关于同性恋罪错和卖淫问题的报告》,即“沃尔芬登报告”.报告主要是对当时英国出现的*、同性恋、卖淫等行为被大量检诉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同性恋行为只属于对个人私隐的性道德行为的选择,即使被普遍地认为是不道德的,法律也不应对此加以刑罚处罚,必须为隐私性道德与非道德留下自己的地盘.法律只应关注违反了公共秩序以及合宜性需要的行为.针对《沃尔芬登报告》的观点,保守派的德夫林则主张: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来惩罚同性恋、卖淫等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针对德夫林的理论观点,哈特对其进行了批判,主张以法律强制执行道德的观点错误,并明确指出了道德的法律强制本身就是社会本位的功利主义.哈特还援引密尔的“伤害原则”和自由权利理论,通过对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区分,论证了道德的法律强制的非正当性;他还以批判的道德与实在的道德论证了道德的法律强制的不道德性,进而证成了隐私性道德行为不受法律强制的论点.

二、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界定

哈特在其书《法律、自由与道德》中单独有一章叫做“隐私的不道德与公共场合行为不检”,他以重婚罪为例,这样阐述到“在处理重婚案时,我们必须明白,法律之所以保护信仰不受某种公开行为之损害而介入,并对重婚者进行惩罚,既不是因为它亵渎宗教也不是因为它背离道德,而是由于它制造麻烦、惹人讨厌.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法律关注的是其行为对他人的冒犯,而不是因为他私人生活中的不道德,这种不道德绝大多数的国家里都不是一种应予惩罚的行为.”可以看出,哈特在这里已经在区分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了,他指出“在不道德行为与其作为对公众的冒犯性行为的方面或者作为令人讨厌的行为的方面之间需要做出一些区分.”哈特并非反对用法律来强制某些道德,他只是认为一个行为受到刑罚责罚的原因在于其公开地冒犯了他人,现实地伤害了公序良俗,而只涉及个人隐私的过错就不必要严格到用法律来调整.例如,“一个已婚男子喜欢和一个甚至几个其他女子姘居,就刑法而言,即使他这样做了也不会受到惩罚.但是,只要他真正举行了婚礼仪式或登记结婚了,那么法律就可以采取步奏,不仅宣布婚姻无效还会以重婚罪对之施以惩罚.”关于法律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介入,却置真正不道德的姘居于不顾这个问题,正好可以用来证明法律强制的是公共道德,而非私人道德.因为,姘居是一种私密的不道德的行为,它虽然会伤害人们对婚姻忠诚的向往,但是人们一般很难看出姘居双方的不正当关系,这就使得人们不会从道德上去评价这种姘居行为,这种情况下,姘居对他人和社会公序良俗损害也就不高,所以法律不予以调整.而重婚已经明目张胆地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进行挑战了,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对公众美好的婚姻家庭观的打破,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伤害,法律如果在这时候还不介入,那么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将会被扭曲,社会公共秩序将变得混乱.

那么,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究竟如何界定,关键其实还是个人行为自由的限度问题.如果一个人的自由行为没有直接影响他人和社会,我们就可以把此行为认定在私人道德的范畴;如果个人的行为给他人以及社会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则这种行为就已经超出了私人道德的范畴应纳入社会公共道德的范畴.当然,私人道德体现的不是个人交往范围的狭隘,而是一种交往模式的非公共性,“说私人交往是私人性的,是因为它们并不构成对公共秩序的影响,而只关涉到个人自身的事务”.人生而平等自由,自由是我们生存在世界上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只要个人的行为自由没有触及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那么法律就不能对该行为进行管制和惩罚,也就是说,对限制在私人道德里的行为,社会只能对此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评价,不能将行为人纳入法律的规制范围.若个体的行为超出私人道德领域进入到公共道德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众对道德认知和遵守,则此时对此行为人应出道德而入法律,由法律对其行为予以规范和惩罚.一言蔽之,只有那些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反映了社会正常生活、交往和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思想价值,且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基本道德,才应予以法律化.

三、法律强制公共道德的原因

公共道德的法律强制是西方法哲学中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个重要论题,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法哲学先圣分别在其著作《理想国》和《*学》中都有关于法律强制实施道德的论点:“法律不仅可以用来惩罚道德上犯了错误的人们,而且法律运用这些惩罚手段可以促进社会的美德.历史表明,道德纽带的松弛常常是社会崩溃的第一步,既然公认的道德是必须的,社会就有权利使用法律保护社会的公共道德,法律不仅要保护个人免受侵害、冒犯,也必须保护制度和政治道德、*等观念的共同性”.

法律为何需要强制公共道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源于公共道德自身的重要性.公共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最普遍的适用性,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具有普遍社会公认力的行为规范.在内容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不仅表现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等要求,还融会于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之中,是敬业、奉献、牺牲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民德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法律强制公共道德有利于维护和保障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结论:关于道德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道德经经典名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法律适用
摘 要:公共服务的法律适用与构建则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服务型政府遵循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因而有必要通过法治途径实现责任政府构建。

法律政策匹配性问题看中国公共行政中形式主义
摘 要:里格斯提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致其整个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治逐渐向法治过渡。但是,在法律的。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当担负起重要责任。本文将通过。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危机与应对
摘 要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具有法定强制性、公私双重性、社会公益性和政府依赖性的法理意涵,能够较好达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和救济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