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精神赡养分析论文范文写作 道德和法律之间精神赡养分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精神赡养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道德和法律之间精神赡养分析,该文是关于精神赡养分析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精神赡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精神赡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摘 要:老年人赡养包括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两大方面.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基本实现,致使精神赡养问题日渐凸显.相较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更具独特性,其受赡养义务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影响.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是推动精神赡养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精神赡养,如何判定法律与道德的边界,促使两者间关系达到平衡是精神赡养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本文笔者将基于道德与法律,分析精神赡养的历史性、现实性,探究精神赡养的实现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道德;法律;精神赡养

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253-01

作者简介:蔡雨窈(199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三学生.

一、精神赡养的历史性

自古以来,精神赡养早已存在,蕴含于孝之中,且是孝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孝的观念

孝是古代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基础与根本,是不可忽视的道德要求.孝,不仅表现为子女供养老人,满足其物质需求,而且表现为尊敬老人,迫使老人处于精神愉悦的状态下.早在西周时期,孝观念已存在,在孔子的作用下,孝观念得到系统化发展.

(二)孝的制度

孝作为道德的重要体现,得到古代统治者的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致使相关的孝制度得以建立.其中,孝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奖励孝行,包括表彰和推举孝子做官两种形式.另一方面,处罚不孝行为.对于古代律法,侵犯父母、祖父母以及曾祖父母的人身视为重大罪状,且其被纳入《唐律》“十恶”范畴.

二、精神赡养的现实性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基本实现,但精神赡养却成为人们忽视的对象,导致精神赡养上升至新兴社会问题高度.其中,法律制度不完善、人们道德意识淡薄等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

《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婚姻法》等法律,均明确规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但可操作性的精神赡养内容相对匮乏,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内容:

第一,内容缺乏明确性,以我国法律为依据,精神赡养的界定并不明确.精神赡养是基于赡养与物质赡养的关系,被推导出的赡养形式,针对《婚姻法》,对精神赡养作出的规定,即家庭成员应尊老爱幼,子女具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针对《老年人权利保障法》,在《婚姻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明确规定赡养人具有慰藉老人精神的义务.由此可见,精神赡养的主体以及具体方式等并未得到明确规定.

第二,操作性不强,近年来,因精神赡养问题而诱发的诉讼案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此证明,老年人在得到物质赡养的基础上,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精神赡养.由于精神赡养在立法上未得到明确规定,在老人提出精神赡养诉讼请求基础上,导致法院的判决情况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法律的公正性遭到质疑,致使诸多老人不敢提起诉讼.

(二)人们道德意识淡薄

从古至今,孝敬父母均作为道德的基本标准,是道德的重要体现.基于文化角度,精神赡养是传统“孝”文化传承的体现;基于经济角度,精神赡养则是成本与收益的展示.子女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得不到对应的回报,致使其在竞争中遭到淘汰,进而失去晋升的机会,甚至丢失工作.在此心理状态下,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渐被忽略.对比年轻人,老年人无需工作,闲暇时间较多,迫切希望得到子女的认可.但子女工作忙碌,无暇顾及老人的感受,甚至认为老人是他们的负担.

三、精神赡养的实现策略

对于精神赡养属于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与此同时,道德与法律是控制社会的两种方式,其本质上存在差异,但并非属于绝对对立的关系.因此,为实现精神赡养,应结合法律与道德,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

(一)完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具有较强约束力,是保证精神赡养得以实现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现存的关于精神赡养的法律法规,需在原有法律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精神赡养法律制度,为精神赡养提供法律保障.在完善法律制度过程中,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即明确规定精神赡养、拓宽精神赡养内容、明确提出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精神赡养相关的辅助制度.

(二)培养道德观念

精神赡养坚持长幼平等的基本原则,与封建社会不同,其无需晚辈为长辈牺牲,而体现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回报.基于此种回报,不应是成本与收益的经济核算,而是人类亲情的展示,是道德水准的发展.孝,作为道德的根本与核心,而孝道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因此,为实现精神赡养,采用有效措施,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引导子女学会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尊重父母,迫使子女的责任心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加大精神赡养宣传力度,借助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方式,迫使具有现代意义的孝亲观念深入人心,为精神赡养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小结

总而言之,法律与道德虽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两者并非绝对分离的.精神赡养是人伦底线的彰显,不仅属于道德义务范畴,而且属于法律义务范畴.因此,为保证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满足,结合道德的约束力,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迫使法律与道德相互映衬,共同推进精神赡养的实行,实现老年人赡养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司丹.精神赡养:在道德与法律之间[J].学术交流,2012,06:52-55.

[2]黄丰.精神赡养的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精神赡养分析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精神赡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对我国当代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究
[摘 要]赡养老人包括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赡养问题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精神赡养则略显苍白。精神赡养,是养老问题的重要。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市民的重视。如何搞好和加强老年人的心理。

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精神赡养落实分析
作者简介:王岩(1990-),女,吉林长春人,学历:硕士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摘要:本文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探析现代精神赡养问题的困境,从物质。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当担负起重要责任。本文将通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