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第三者论文范文写作 泸州第三者继承案法律和道德冲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第三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泸州第三者继承案法律和道德冲突,本论文为您写第三者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第三者论文参考文献:

第三者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摘 要:法律与道德是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各样冲突,甚至是对立,这种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浅析法律与道德冲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及解决

一、法与道德的冲突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法治化进程速度加快,现实生活更加美好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出现各种矛盾冲突,而法与道德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两者之间的冲突古已有之,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突出,“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当道德和法律“在和谐中冲突,在冲突中和谐”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当二者冲突不可调和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从泸州第三者继承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2001年4月22日,黄xx因病去世.黄的遗体火化前,与黄长期在外公开同居的张xx偕同律师上前阻拦,并当着黄的妻子蒋xx的面宣布了黄年月留下的书面遗嘱:将财产赠与张,且该遗嘱已经得到公证.当天下午,张以蒋xx侵害其财产权为由诉讼至四川省xx市xx区法院.法院审理后认定公证无效,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认定财产遗赠行为无效,判决驳回张学英的诉求.

(二)合道德不合法

虽然案件的判决结果迎合了绝大多数舆论,但却被一些人评价为道德与法,情与法的冲突,甚至认为这是在舆论压力下做出的错案.第三者是不能被社会承认的,如果法院根据《继承法》支持了第三者的诉讼请求,就等于承认了第三者的合法性,这对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会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往往会进行价值选择,显然选择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的价值更大,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如果这样,就牺牲了个体的利益,本案中黄某对于自己私有财产的处分是出于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而且符合《继承法》关于遗嘱继承的规定,是完全合法的行为.本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公序良俗原则为主要判案依据,最后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给社会舆论和法律界留下了极大的讨论空间.为有效解决类案件,更好地体现法律之公平义,当务之急是探求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法律结论.

三、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法与道德冲突的原因

1.法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

首先,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法律对于行为的评价是合法或者不合法,而道德对行为的评价是善或者恶.而法律的标准是客观统一的,必须加以遵守.所以即使按照法律对一个行为作出了评价,但是按照不同的道德评价,不同阶层上的人会作出不同评价.

其次,法律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所以,从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得出结论,道德追求的是高尚的,而法律追求的是效率和稳定以及实践运用上的便利.

2.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法律不是完善的,法律应当以善良道德为制定的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基于人的知识的有限性与利益的狭隘性,有可能制定不合乎道德正义的法律.这样制定的法律自身就有可能是不道德的法律或是与道德要求相背离的法律.其次,法律的一般性与机械性.法律不是万能的,一般只严格按照法规而不依照具体情况要求处理问题,且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案件细节.如果严格依法办事就可能出现在程序上公平而在实体上不公平的结果.

(二)法与道德冲突的解决办法

通过法律与道德的相互配合,在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公民守法等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并真正实施,法与道德的冲突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1.立法:制定良法

第一,立法以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念为引.法律只有体现并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要求,方能获得社会普遍认可进而变成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实际规则.第二,立法区分法律与道德的界线.法律与道德是两种并行的社会关系调整系统,但是两者各有其运行机制与作用范围,而将两者混为一谈则会造成公众理解上的混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社会理念的危机.

2.司法、执法:融情于法

在司法与执法活动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对司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观念.应当在充分尊重法律权威的前提下,首先确定当事人行为动机和目的的正当性,适当的融情于法.同时更好的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结合具体案件事实,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最大限度上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统一,促进法律与道德的和谐.

3.守法:广泛普法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普法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普及来缓解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其次,社会舆论应当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广泛的普法活动增强法律的普遍性,树立法律的权威,促使公民普遍的懂法,守法,把法律和道德两种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法与道德的冲突,尽量达到法律与道德在统一水平上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结语

法律和道德作为当今社会两种必不可少的文化,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事物的产生,都可能引发两者的冲突.要想实现法律与道德之间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不断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积极采取适当方法,使法律与道德保持一种在冲突中和谐,在和谐中冲突的平衡状态,使二者共同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与和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蓬勃发展,进而更早的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志中.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下).

[2]范进学.法律与道德――社会秩序的规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11年,第60页.

[3]朱群芳.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协调.江南学院学报.2000年15卷第3期.

作者简介:

赵佳宁(1991.03~),男,辽宁兴城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第三者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第三者的说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浅述法律和道德冲突融合
摘 要: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状态,这些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道德的指引。法律和道德为。

法律和道德分离和反分离对法治中国
摘 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以哈特为首的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法律与道德可分,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只有保持法律内。

法律和道德关系对中国法治
摘要: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于中国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提高中国的法治化水平的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

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遗嘱继承中法律规定
摘要:《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收录了许多知府的宋代判词,从中可以发现宋代的遗嘱继承制度远比想象地要完备,关于遗嘱继承的范围,遗嘱继承的合法条件都有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