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计算机通识课论文范文写作 计算机通识课和专业课衔接方法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计算机通识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0

计算机通识课和专业课衔接方法,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通识课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计算机通识课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通识课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暖通论文结课论文

【摘 要】根据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基础课和专业课交融联动方法,厘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构建和专业课衔接的教学内容,在大学四年形成一条连续的职业教育线,而不是独立的一门课构成一个孤立的点.合并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建立和专业课相互渗透的考核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为将来涉及的工作领域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提供示范、辐射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交融联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YGJ14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5-0027-02

目前,应用型本科在大学一年级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大学二至四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下简称“专业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只能按部就班根据学校颁发的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核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基础课和专业课各自构成一个孤立点,基础教研室和专业教研室相互独立,彼此之间课程信息沟通不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易协调处理.再加上部分上层教学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过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作用,反而急功近利,使基础课地位尴尬,甚至采取直接砍课的极端做法,导致学生缺失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素质的培养,给后续专业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需要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课交融联动.

一、厘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其职业技能和个人素质.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素质和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知识是讲究递进和层次的,高层次的知识一般都是从基础的、低层次的知识中归纳、总结或推理出来的.因此,大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和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基础课上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大学生在后续专业课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如果大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欠缺,那么在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时其思维的发散性很难拓展.

计算机基础课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和应用型高校理工科中的数学、物理、机电、食品、土木等专业密切联系又和文科中的经济、管理、外语等专业交叉融合,目前的科学研究强调多学科的交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无用”和“有用”的对立关系.基础课和专业课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基础课边缘化.应将基础课和专业课交融联动,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建议大二至大四年级增设计算机应用开发类选修课程,如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

学生根据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大学四年使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形成一条连续的职业教育线,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走出专业局限,启迪心智,突破学科壁垒,领略和感知其他学科的领域空间、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把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延伸到未来从事的职业生涯中.

二、领导重视基础课教学,改善其教学条件

应用型高校的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加深对基础课的认识,并尽快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把基础课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来抓.

首先,改变认识.学院领导应该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基础课对学生成长和成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制写作度,提高基础课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完善教师的竞争机制,使教师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很好地把握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具有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制度上保证基础课教师的发展机会和职称晋升的公平性.再次,改善现有教学条件,保障教学经费投入,增加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数量,改善教师破旧的办公室环境,提供基础课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

三、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衔接

基础课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感兴趣的专业,固定下来.各院系可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提出具体建议和要求,同时向基础课教师介绍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基础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挂职锻炼熟悉专业特色,以便掌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切入点.例如,以当今备受关注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操作系统”等作为重要的专题引入课堂,对各章节内容安排和后续专业课程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具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案,使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紧密衔接.以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集理工、文管、艺体学科门类于一体的典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业为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在食品保质保鲜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魅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业竞赛,如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真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专业实际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

四、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合并

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应打破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身份地位界限,避免把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从专业教学队伍中分离出来.课程内容融合后的教学队伍应由高年级的专业课教师和低年级的基础课教师共同组成,也就是让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能够讲授计算机专业课,专业课教师担任相应的基础课,如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部分教师已转入专业教研室,既承担基础课又承担专业课,教学效果更好.基础课教师队伍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合并为一个队伍,最终使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四方得益.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计算机通识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计算机学习课程方面论文范文。

校本课程青春电影通识课的实践和
初衷:观念与热情的肇端“青春电影通识课”是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自身兴趣在本校开设的一门面向中学生的通识类课程。初衷全因一次意外的“课堂调查”。。

型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提升路径
摘 要: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和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开设的共158门人文通识课教学进行跟踪调研,通过经济计量方法。

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和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摘要: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跟踪调研,结合主客观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教师职称、教师外形、教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