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金融体系论文范文写作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金融体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其,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体系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金融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杂志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金融经济杂志社关于金融的论文

摘 要:“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详细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以及产生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从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完善政府补贴、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及完善补偿机制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补偿机制;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2-0074-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很多地区出现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1996年之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农村一直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半官方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合作基金会、储蓄会、农经服务站等,以及广泛存在的民间借贷,例如钱庄、标会、基金会等,但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有绝对优势.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这从形式上和一定实际功能上看.已初步形成了三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1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现状.农村的国有商业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此类机构一般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到2002年底,四家国有商银行的分支机构由1997年的153704个减少到98944个,缩减比例为35.63%,从2003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进一步加快从农村的撤并步伐,2005年6月相比2000年支行以上机构数目减少了34.08%,支行以下机构数目减少了45.21%,人员减少了19.98%.而且伴随着机构的撤离,放贷权限也进一步上收,也就是基层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2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的老大难问题.自1996年脱离农业银行以后,农信社一直在改革,但是这些改革一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农信社的合作性质早已名不副实,其经营模式已和商业银行无异.对利润的追逐往往使其脱离为“三农”服务的定位,导致农村金融体系整体上呈现出系统性负投资.

3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状.对应于农业的政策性银行是1994年11月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 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进行贷款.其资金一般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同时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自古以来救济不救穷,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仅仅针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辅助支持.尽管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生产性长期投资的不足,但是从农户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其支持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对象并不是农户,农户作为一个个体几乎不可能从其中获得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置初衷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4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现状.正因为上面的正规金融机构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三农,使得 等非正规金融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旧社会 和欺压百姓常常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常常戒备其发展,但当今社会它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真正现状,且这些民间借贷多发生在生活需求上.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是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农村金融抑制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因而使得农业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导致农户贷款意愿降低,从而导致农村投资不足.对于农户来说,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导致他们的投资需求强度不足,即农户对投资收益成本的权衡进而导致投资的意愿水平和投资动机不强烈.假定农村金融的供给不变,则需求程度决定于农户对收益的预期及成本的测算,成本降低或预期收益提高,则需求程度加大,融资行为就会更容易发生,反之则会形成融资惰性.我国农村生产性投资在农户投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正说明农户的生产性投资意愿正在弱化.农户金融需求强度降低的背后存在各种约束使其要么降低了收益的预期、要么提高了成本的估计.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实施的措施主要是以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的,几乎没有单独的法律条文和之对应或者这些文件的出台也不是基于专门的法律规定.针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意见、办法,每年不下几十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政策的执行往往大打折扣.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的执行者不愿代表国家,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且这种歪曲政策付出的代价不大,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责任.2006年虽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对于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该法其实间接的给排除在外了,且由于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各项针对三农的政策制定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由此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的波动受制于经济政策的波动.

(二)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

民间借贷一度被定为非法、商业银行被大家认为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信社合作性质名不副实、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种种现象似乎在违背经济规律,农民对金融产品有需求为何却没有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原因就在于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实行严格的管制,无论是农村金融市场还是城市的金融市场.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必须尽可能的获取借方的信息,但由于农民的大部分日常行为在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 机构没有留下多少客观的信息,使得银行获取信息的费用太高,再加上我国利率被国家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商业银行就转向了那些容易获得信息,交易费用比较低的客户上.可见,要想让资本回流农村,要么通过法律强制国家商业银行必须将一部分资金投放农村,要么通过补贴让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要么放开利率完全市场化.

(三)农村金融组织的单一性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组织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组成,农信社的运作原理和商业银行几乎无异.而这些金融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运作,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存、贷、汇.西方典型农村金融模式中的保险、 、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 等产品和服务在我国远没有形成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金融体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金融是做什么的方面论文范文。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改进策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体系也逐渐健全,国家基本建成配套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城乡差差距依旧明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我国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是基础,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三农”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为“。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历史变迁和路径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的发展还是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然后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