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写作 地方政府行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城镇化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地方政府行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文献综述,关于免费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城镇化建设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城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城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时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控制城镇空间扩张,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通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不仅仅投向能尽快促进经济增长的项目上,还应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农业转移人口在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获得和市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上进行投放,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通过把地方政府的职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其“越位”和“缺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使城镇成为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中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 F40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037-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成效显著,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87%增长到2016年的57.35%1(數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是,在对城镇化的成绩予以肯定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仅仅靠城镇化率这一人口数量型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城乡矛盾趋于尖锐,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可见,城镇化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更应着重调整城镇化的布局和结构,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建立适应城乡发展转型和健康城镇化战略转变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行为.通过从地方政府行为出发,探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如何促使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相结合,进而建立相应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引导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新型城镇化挂钩,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激发经济活力.在此,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城镇化发展的内涵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学术理论界对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镇化,也有部分文献将其称之为“城市化”,该词最早由A·塞尔达(1867)提出.一直以来,城市均被视为“革新的中心地”、“发展机遇的环境”(Friedmann,1973).当前,城镇化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城镇化进程指的是城市和乡村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托达罗,1988;库兹涅茨,1989).针对城乡之间人口的分布状况变化,Lewis-Fei-Ranis二元经济模型对Lewis的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一前提假设进行修正,探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农业两部门的平衡增长(Lewis,1954;Fei & Ranis,1964).根据逻辑斯蒂曲线,城市化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的城镇化率小于30%,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化过程缓慢;中期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这一时期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城镇化发展迅速;后期城镇化率为70%-90%之间,该时期农村人口的转化已趋于停止,主要是城市人口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构成的变化(Ray M·Northam,1975).可见,城镇化过程并非始终是直线上升的.工业化的发展在初期快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当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达到13%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并赶超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相辅相成(H.Chenery,1988),而城乡收入差距和地理距离通过影响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也进一步对城镇化的水平产生影响(Zhang and Song,2003).

但是,城镇化水平不能仅以人口比重的变动作为衡量标准,除了城镇化率这一数量指标,城镇化水平的衡量还应有质量指标和功能指标(洪银兴、陈雯,2000),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进步的标志,实质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曹钢、何磊,2011).和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主要以新型工业为推动力,打破以往单存靠“圈地”等行政手段人为城镇化的模式,要求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农民工城镇化为例,农民工城镇化分为两个路径,即打工城市的城镇化和老家的城镇化(周蕾、谢勇、李放,2012).可见,新型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就业结构,还涉及经济产业结构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唯有统筹兼顾,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城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共同发展(何平、倪苹,2013).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2016).

二、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和聚集效应

城镇是区域发展的综合产业极,而成为区域中商贸中心、服务中心的城镇,其带动作用对地区差别效应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佩鲁,1998).可见,城镇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不同程度的聚集效应和外部成本,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快(王小鲁、夏小林,1999).城镇太分散不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也会造成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洪银兴、陈雯,2000).美国1900—1990年期间城市发展的变化验证了“城市簇”的概念,即毗邻其他城市而出现的新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且相邻城市增长率的依存度较高(Dobkins&Loannides,2001).但是,城市的净聚集效应并非始终上升,而是和城市规模呈倒U型关系:最初,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净集聚效应也急剧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尽管城市规模仍在扩大,但净集聚效应逐渐下降(王小鲁、夏小林,1999;Au&Henderson,2006).就中国而言,中国东部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效果显著(Longetal,2009).

结论: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城镇化率为什么要到70%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
摘 要: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一份子,随着网络舆论地不断出现,网络舆论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摘 要:城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当前,由于相关法律法。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情况对银行影响分析
摘 要: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2015年,为了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地方债务集中还款的压力,财政部下达了3 2万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债券额度。地方债。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 要]通过深刻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结合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本文将选用2000年-2015年相关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对影响安徽省新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