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大学语文课堂论文范文写作 性别意识和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大学语文课堂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性别意识和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大学语文课堂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堂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堂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摘 要: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并关涉其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在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性别意识,让学生增加解读文本的视角,从性别定位阅读经典.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引入具体的文本解读之中, 运用性别视角重读文学经典, 辨析其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新解被误读的女性形象, 揭示男权思想,消除性别偏见,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性别意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并关涉其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往往仅仅接受性别观念的因袭传播,并没有自我主导的性别意识.这里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专门教育的缺失,这就使得他们的阅读质量受到限制.其实,教师可以在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性别意识,让学生增加解读文本的视角,从性别定位阅读经典. 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大学语文教师至少要具备洞察教学环节中性别偏差问题,消除教学中的性别偏见.

一、母语高等教育的尴尬性

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课程由必修改为选修近日引发了争议,王玉琴在《光明日报》编发了《深度关注:大学语文教育应当超越选修必修之争》一文,该文先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最重要的是超越选修必修之争,把心思放在:“回归到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做,才能对人的成长最具价值性.”本人阅读之后,思考了这一问题,确如作者所言“选修”“必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语高等教育本身得到应有的重视.今天,大学课程体系中往往忽略了母语的审美价值,甚至文学经典导 读类课程的地位岌岌可危.现在需要的不是存在与否、如何存在之争,而是如何从教师的角度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重视母语教育,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笔者提倡教师将性别意识引入课堂也是基于这个目标.

中华文化精神就是用汉字写成的,从识字出发,母语高等教育还是要立足于语言本身,以汉语语言学习起步,从辞章到文体文风循序渐进地感受到母语的文化魅力.当前一旦论述母语高等教育,或者论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必要意义就会下意识地与英语教学对比,这种比较自然会述及母语特征与外来语言学习的孰先孰后.其实,这种比较带来的往往是课程之争,而不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建设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块自由生长地,一直自然地生长,没有拔苗者,也没有灌水者.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教者”觉得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语境下将时间花在大学语文上实在不值得,如今的浅阅读时代,文学经典已经逐渐被简单的图像取代.何况阅读又不能真的改变命运,对于眼下的讨饭碗没有直接作用.基于“学者”认为这又不是什么讨饭碗必备的技能,也就形成了“不学也罢”的整体感觉.据《新京报》所刊《大学语文现状:91所高校仅3成将其设为必修课》一文相对全面地叙述了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从政策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尴尬性还无从解决.

从执业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水平、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指向等影响因素是可以渐渐改变的.前者决定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要具备审美能力和教学技巧.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课程性质、开设范围都不是教师所能决定的,教师所能决定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性别意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就是笔者思考的一种思路,通过有意识地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性别意识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性别研究理论的发展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别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 性别批评进入中国文学研究的视野,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以张京媛、乔以钢、屈雅君等学者为代表,性别批评研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以传导先进文化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学不应该拒绝这种富有深度和活力的文学批评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引入具体的文本解读之中, 运用性别视角重读文学经典, 辨析其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新解被误读的女性形象, 揭示男权思想,消除性别偏见,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新视角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引入女性主义理论,通过社会性别分析法来诠释文本,一定会发挥正面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反思男权中心意识主导下的文本评价尺度, 重新评价被埋没、被压抑、被曲解的女性文学作品.对文学经典进行颠覆性阅读.比如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法新解《三国》《水浒》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 这部小说对女性的关注形成了男性视野下的女性书写现象;从女性视角探析鲁迅小说《伤逝》中男权话语的压迫功能等.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是多样的,浅尝辄止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如今的大学语文教材,多数还停留在文学史的既定模式加上文选的两结合拼盘结构.通常要在文学史叙述中提炼出一个纲要,用于确定文学经典的位置,然后选取作品按时代顺序排好,并没有形成敞开的阅读状态.只有陈洪、丁帆等人主编的少数几种教材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大学语文教师也习惯了模式化讲课的方式,抛出新问题让学生思考的元素极少,教学效果不佳.

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角色定位.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师生对话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多数论者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展开研究.王宏民的《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一文认为:“大学生的性别意识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培养目标,性别研究理论的发展使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教学成为必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切入性别意识教育, 是其人文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具体论及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性别意识的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缺少专门探讨性别意识作为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问题者.刘文菊在《论社会性别意识和大学语文教育》一文中认为:“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性别视角也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有的视角,社会性别意识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从编写者、从教者角度有了初步的论述.其实,这种知识和技能既能促进与教学对象的深入互动,也能形成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无需多言,这也决定了性别意识教育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会生成开启文学理解的新视野,将大学生从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其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由此性别视角解读文学经典,做到进一步发掘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

母语高等教育最终要完成华夏文化的传承使命.作为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利用一己之能服务于教学行动之中.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课程,他的重要性还远远没有得到认同,可是今天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农林科院校的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母语都是我们生存的根本,要传播华夏文化,母语教育十分关键.大学时代,学生们正值青春期,是个人认识趋向成熟的阶段,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恰逢其时.如果大家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树立的宏远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玉琴. 深度关注:大学语文教育应当超越选修必修之争[J].光明日报,2013.11.20.

[2]王宏民.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刘文菊.论社会性别意识和大学语文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编辑/刘 蕊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大学语文课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学语文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摘要】跨文化意识对增强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口语教学中都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跨文化意识淡漠,。

强化四种意识,激活语文课堂
一、情感意识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把握情感、丰富情感的活动,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情感为动力,紧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纪律管理
摘要:课堂纪律的优劣是评价一个班级学风、班风的重要指标,是老师能否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而良好的课堂纪律常受。

大学语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分析
摘 要:智能终端时代,大学语文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和冲击,亟需深化改革,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果使用得当,将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