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典籍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典籍英译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典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中国典籍英译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这篇典籍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典籍论文参考文献:

典籍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步骤,本文以《大中华文库》丛书为例,浅议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

【关键词】中国典籍 《大中华文库》 必要性 现状

中国典籍是中国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国家意识到,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古代典籍就是属于中国文化‘文化资本’的文本”,推动中国古代典籍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相互借鉴,而翻译就是架起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大中华文库》丛书计划是中国古代典籍外译活动中比较重要的项目,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加以分析.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文库为例浅议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状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典籍英译工作,以便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一、浅议中国典籍英译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状况

笔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至今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佛经中译时期.佛经翻译自东汉开始兴起,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自宋代之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中国通过佛经中译与中国儒家道家等思想经典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2.明末清初时期.明末清初时期,耶稣会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一些耶稣会士翻译了不少儒道两家的经典和一些文学作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这一阶段,耶稣会士为中国带来西方先进的科技,对我国的天文学、数学、和火器制造都有较大的影响.耶稣会士对中国典籍的外译,也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

3. 19世纪中西方思想的交流和融汇.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是首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把《大学》等典籍译成英文.但是,大部分传教士英译中国典籍的目的还是为了传教服务,秉持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其中不少译本会有贬儒或贬低中国的意味.清朝末期不少知识分子借鉴西方文明来拯救中国.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4.改革开放至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是从未有过的.现阶段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最为频繁.大量的国外书籍已走入中国市场.我们也要加紧步伐推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所以推动中国典籍英译,走向世界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大中华文库》丛书计划

国家在《关于编辑出版〈大中华文库〉的批复》中指出:“这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层次的对外宣传工作,又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意义深远重大”.

1.《大中华文库》丛书的出版质量和翻译质量.文库中的《论语》采用的是英国人阿瑟·韦利的英译本.但在收录时对韦译本做了改动.“文库本收录韦译时删去了前言、文本注、附录和有关礼仪的部分引言,原书的脚注与与附注经过删削后合在一起,置于译文之后”并且“编者也未对取舍和改动做任何说明”,这样“既冤屈了译者,又迷惑了读者”.编者如此做法,既没有保持原作之风采和神韵,也给读者的阅读增加了困难,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很多读者丧失阅读此书的兴趣,那么出版此书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文库《论语》卷前言的英译文错误百出(平均每页不下10余处)”并且“韦译本也有若干值得商榷之处”.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任何翻译版本都无法达到与原作在内容、思想和形式上的完全对等,所以每种《论语》的译本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之处,韦译本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这无可厚非.但是文库《论语》卷前言的错误之多,频率之高是很令人费解的.这不禁让人怀疑在当今中国外语人才储备如此之多的时代,译者的能力和水平.并且《大中华文库》是由国家支持的大手笔,并聘请多位专家,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实属不该,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该套丛书的编者们应该发挥匠人精神,精雕细琢.

2.《大中华文库》丛书走出去的困境.“中国典籍英译界满怀走向世界的热望,然而,由中国译者主持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在海外的发行和影响却似乎不尽人意”,并且“有些译作甚至成了名副其实的‘出口转内销’产品”.

《大中华文库》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让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几个问题: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知识涵养有待提升?译本不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国外读者对《大中华文库》的选材不感兴趣?国外读者是否了解该丛书?《大中华文库》的海外宣传和发行工作是否做得到位?这些问题都影响着这套丛书走出去的状况.

译者不单单只是一个翻译匠,还要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把自己的翻译工作立足于向世界宣传中国优秀文化的使命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在照顾到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传达出我们的中国特色.加强《大中华文库》海外宣传发行力度,可以与国外电商合作,扩大销售渠道.也可以与国外的孔子学院合作,作为教材,扩大读者群体.

三、結束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典籍英译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我们取得了成绩,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一代又一代翻译工作者、学者秉承工匠精神,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海外,让世界以更加公正客观的角度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参考文献:

[1]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典籍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典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语用充实和典籍英译
摘 要: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现状述评
摘 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归化异化角度分析中国成语英译
摘 要: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展现中国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显著代表性。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