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当代诗歌论文范文写作 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传播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当代诗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传播,该文是关于当代诗歌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当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当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诗歌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虽然顾彬不相信文如其人的说法,但在介绍他在德国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播情况,我们还是有必要先勾勒一下他的思想状况.顾彬的学生时期曾经非常激进,相信越是现代越是高级.上世纪80年代,当他目睹欧洲社会面临越来越多危机的时候,他的思想开始有了一个转折,开始了对现代化的怀疑,日益趋向保守.他开始重新阅读一些保守作家的著作,并认同他们对道德、环境等问题的思考.当然,顾彬反对的是现代化对人的 的放纵,对其促动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需要对自身负责这一点,顾彬并不反对.顾彬反对那种将一切脏的、丑的放进诗歌的做法,认为优美的语言非常重要,他对保守派的重新重视也伴随着这一点.无论是翻译或者创作,他都认为好的德语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上顾彬有着自己偏于“保守”和“精英”的立场.

顾彬最初受庞德译李白诗歌的影响,从神学转到汉学研究,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为《论杜牧的抒情诗》,以此于1973年获得波恩大学汉学博士学位.1981年顾彬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汉学教授资格,其教授论文题目为《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可以说,顾彬最初接触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他的博士和教授资格论文都和此有关.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对语言的要求,顾彬还看重思想,这和他一直以来对神学、哲学的关注有关,在前不久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顾彬提到神学和哲学才是他的故乡.他的这种倾向影响了他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评价.他对余华长篇小说《兄弟》不满,虽然这种不满不影响他对余华早期小说的欣赏.他说:“我最喜欢的一个奥地利作家Kappacher,他写100多页的中篇小说,对你们来说可能只是短篇小说,他写我最喜欢的奥地利诗人世纪末最后10天,没有什么情节,没有什么故事,但是思想很深,语言很美.”①而“中国作家一写会写一百年、写几个人,几十个人.这也是我为什么老是说中国文学问题不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就是在于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需要时间,要慢慢写.要写几年,不要几个月之内写完.”站在顾彬的精英立场,以这样的速度推进和依靠灵感的写作是有问题的.顾彬还曾提醒我对英文show和tell的区分,“我不喜欢作者直接告诉读者他们应该想什么,我喜欢通过show,像唐朝的诗人一样,通过风景等等让读者自己感觉到我想说什么.比方说Thomas Mann,他写Buddenbrooks的时候,他不直接告诉读者,他写一个孩子的手,我看他 那一部分的时候,我马上就知道这个人的命运会是什么,他的思想是什么,他的心里有什么矛盾和毛病,等等.但是中国作家如果他不写诗的话,很少能够这样做.有一些人可以做,但是很少.余华《兄弟》通过名字他告诉你应该怎么想,李光头,那我马上知道我应该想什么,但我不想跟着一个作家思考主人公,我想自己思考.”他的这种区分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对应于德国诗歌,他也不喜欢里尔克之前的直接在诗歌中向读者宣传某种思想的诗歌.

访谈中我们还提到德国纳粹时期的神学家Bonhoeffer,他在波恩大学神学教授Karl Barth劝说下留在了德国并被关进监狱.顾彬感叹“他有事的时候心里也非常非常安静,中国文化对我来说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因为不少唐朝的诗人他们生活的目的是从容,得到从容和风度.一批人肯定得到了,也包括苏东坡在内,因为他也不怕死.他批判过王安石当时的改革活动,当时要判他死刑,因为他的朋友帮他的忙,所以他可以不死.不少中国文人对我来说他们包括一种我非常重视的、我希望有的、能够得到的从容、风度”.顾彬曾提及“我的语法和意象是来自唐朝诗歌的,我的一部分思想和词汇是来自西班牙的.不过,我的历史感是中国和德国的”.②笔者曾专门就这句话向顾彬求证,他认为自己的历史感的确受中德两国文化的影响,就中国方面来说,是那种人去楼空、筵席散尽之后物是人非的生命沉痛感,但是顾彬不愿将其继续延伸到那种听天由命的宿命感,而是以其德国式的历史观来进行纠正:“我的第二种历史观是德国式的.无论发生了什么,第一你应该知道你有责任,你不一定有罪,但是你有责任(阻止坏的事情重复).另外你是可以改正的,不应该受宿命的影响.”顾彬以个人的历史责任来调剂个体生命流逝的痛感,两种历史观在他那里达成互补,他同时强调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忧郁和一个公民的责任.在半开玩笑的意义上,他说:“我可以说是半个基督教徒、半个儒家,也可以说我是一个新的儒家基督教徒.”③想到他在日常生活中严格作息、兢兢于事业,又热爱家庭,经常下厨做饭,他的确可以被称为儒家基督徒.民国时期张东荪曾说儒家的价值在一个 社会中可以得到更大的彰显,这一点似乎在顾彬身上得到了直感.

顾彬欣赏中国古典诗歌,而且反对物质、 层面的进化论,但他并非古典的原教旨主义者.在学术和思想层面,他甚至可以被称为进化论者.在回应我的师兄刘江凯如何看待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作品时,顾彬回答说:“王德威的观点不太绝对,他比较小心,我觉得还不够.我为什么觉得美国汉学、王德威的作品有些问题?如果有理论的话,他们都用一批固定的作品、固定的人,比方说Fredric Jameson(杰姆逊)、Jacques Derrida(德里达)等,但他们不可能会用完全新的理论,如果你看我的作品的话,我的注释可能都会用最新的理论.我不可能写上杰姆逊、德里达他们,因为太多人已经写过他们,他们不能分析一个受到社会主义影响的社会,所以,对我来说,他们的理论不一定太合适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王德威刚刚发表了一部文集,中文是‘历史怪物’,失望,完全失望.因为我们德国在 十年 展了最基本的有关历史的理论,他都不知道.所以我没办法通过他这本书更了解中国,或者德国.所以,他在这方面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的理论是固定的,是狭隘的,他们不能够用完全新的理论,他们好像怕用新的理论,因为别人还没有用过.他们老用本雅明、本雅明的,无聊死了.但是本雅明不能够给我们介绍四九年以后的世界.另外,这些过去的理论让他们会使用得安全.”④顾彬的意思是理论必须能够对理解语境做出贡献,否则理论是在空转.时 生改变,理论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学整体这一问题时,顾彬直截了当:“当代文学除了诗歌外,基本上做得不怎么样.比方说莫言、余华他们回到中国的古典传统中.”我自己比较关注的学者陈晓明、王德威和我的导师张清华都比较关注当代小说对中国古典传统的发掘,顾彬的这一看法可以说是和之针锋相对的.他进一步问道:“但是传统是什么呢?如果是语言美,可以;如果是有些思想,可以;如果是世界观的话,根本不行.”这一回答独显世界观,可以说和他对王德威重复使用一些理论的批评一脉相承.那么,回溯传统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从顾彬的角度看,对传统的回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怎样回溯传统?传统是否需要更新?是否需要不断纳入他人的视野?仍以顾彬的历史观为例,顾彬所认定的德国历史观是一种肯忏悔、能负责的历史观,但是读一读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或者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我们会发现斯氏和海氏所能代表的历史观完全不同于顾彬的说法,甚至背道而驰.顾彬所说的历史观只是晚近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德国文化反省的产物,这一产物被顾彬视为真正的德国历史观.问题被顾彬转换为:如何回溯传统?如果回溯传统不能纠正历史和现实的弊病,回溯传统的意义何在?

顾彬的历史观建立在对两次世界性战争中德国所扮演角色的反省上.战争是一方对另一方肉体和思想上的消灭.这一观点建立在敌我的划分、建立在零和博弈的思维基础之上.最后可能会落实到一个基本的阐释学问题:我是否有理解他者和时代的可能?不同的个体、文明和种族是否可以和平相处?关于前者,我在《作为残缺——论顾彬的抒情诗》里有比较详细的展开,这里不再赘述.顾彬作为波恩哲学学派的一员,自己写过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比较早翻译到中国的是其在北京大学的讲演《关于“异”的研究》,由曹卫东编译,出版于1997年,另外有专门这方面的访谈《理解和阐释的张力——顾彬教授访谈录》(薛晓源、顾彬,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其他的像《误解的重要性:重新思考中西相遇》(载《文史哲》2005年第1期)和《“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载《读书》2006年第7期)也都由山东大学的王祖哲翻译成中文发表.可以说,顾彬在寻求一种最低限度上相互理解的可能,这种相互理解以保持双方的不同为前提,但又不排除中国古典意义上“知音”的可能.“我从伽达默尔那里学来的东西,在我看来,一而再地适合于中国的友谊概念(即“知音”或“知己”).”⑤顾彬最初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神学转到汉学,冥冥之中也会有东西方沟通之可能性的允诺在.所以顾彬会说:“不应该老说文化差异,现在我们日常经验和经历差不多都一样.当然,我和中国学者有差异.但这个和政治、和意识形态有关.我们从‘ ’以后,更多思考从1917以来、1989年结束的那个社会主义.特别是德国学者,他们在这方面发展了一个很强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从苏联、 德国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因为中国也有这种类似的历史,有些观点可以用.我敢面对一些中国学者经常面临的问题.”⑥具体到当代诗歌,我们可以以香港诗人梁秉钧为例,在提到梁时,顾彬想到一个英文词cosmopolitism,中文可译为大同思想或者世界主义,“他可以从越南来看中国,从德国来看中国,从北京看柏林,无论他在什么地方,到处都可以写.最近他发表了一组专门谈亚洲食物的诗,谈越南菜、日本菜、马来西亚菜等,所以他可以从各个地区、国家文化来看中国文化.但是除了诗人外,我恐怕其他中国当代作家没有这个视野.”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当代诗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当代诗歌精选30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基本状况,指出了存在的。

基于海外传播途径中国当代文学方法和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各界都为当代文学的传播做了巨大的贡献。就国家层面而言,国。

论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1949年后中国文学
摘 要: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顾彬关于1949年后中国文学(即当代文学)的叙述,一方面难于走出海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建筑企业趋势
摘要: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从中国当代建筑经济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了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营建筑经济两种模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