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阴阳契合论文范文写作 书法创作中阴阳契合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阴阳契合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书法创作中阴阳契合,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阴阳契合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阴阳契合论文参考文献:

阴阳契合论文参考文献 书法杂志音乐创作杂志书法论文书法投稿

摘 要:刘熙载《书概》中主张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辩证观点分析解释书法创作原理,这和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学说所推崇的“自然转化、对立统一、消长平衡、互根互用”的原则相攀援契合.本文试通过从三个部分来梳理《艺概》中的主要创作思想,并于“阴阳五行”的学说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理论之间的趋同和差异,进一步探求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创作实践之间的默契联系和丰富发展.

关键词:书法创作;阴阳;自然转化;对立统一;互根互用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10-02

一、源于自然,天人合一

阴阳观念,始于《周易》,其认为阴阳是天地之根本,万物自然皆由阴阳构成,阴阳变化乃自然变化.阴阳学说最原始的含义便是自然的转化.《周易·系辞上》有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和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兽之情.”阴阳学说中的“自然”更多的是指广义上的天地万物,认为世间万物皆取法自然,事物发展变迁更是要顺应自然.刘熙载创作理论中同样强调“书当造化自然”,但这中的“自然”作为一门哲学理念和美学范畴却有着更深层更具体的阐释.

“和天为徒,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刘熙载认为学书者要以自然和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就是要学习大自然形式美的规律,书法取法于自然之象,依照自然转化的法则来运作.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及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式出矣.”认为书法的美完全取决于自然的美,书法便是用文字艺术将自然万物的阴阳之道、四时之气表现出来.刘熙载并不否认“书肇于自然”,但在他的理论中,比之“立天定人”更为重要的是“由人复天”,更加看重的是“人”的能动性以及社会大环境对“人”主体的影响.因此主张“于古为徒”、“观于其变”.刘熙载评价李阳冰篆书时有论:“李阳冰学《峄山碑》,得《延陵季子墓题字》而变化.其自论书也,谓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文物衣冠、皆有所得.虽未尝显以篆诀示人,然已示人毕矣.”认为李阳冰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他将李斯的笔法和对自然的体会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同样其评价颜鲁公有论:“颜鲁公书,自魏、晋及唐初诸家皆归檃栝.东坡诗有‘颜鲁公变法出新意’之句.”认为颜书既保留了和盛唐气象相契合的恢宏雄壮,同时又继承了古拙朴素的篆籀古意.

虞世南《笔髓论》有言:“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阴阳学说中的“自然变幻”运用的书法艺术中指在强调书法美得力于对自然的归纳,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依附.而刘熙载创作论中对“自然”里定义不仅仅是广义的具体的自然万物,更包含对创作技法、风格和理念起关键影响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现象风貌,重在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对自然的再现以及创作主体和自然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前人创作过程中对“自然”的追求大多停留在作品本身的美学层面,而刘熙载却将“书如其人”的理念也归纳为对“自然”境界的深层挖掘和内涵延伸.文中提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对“自然”美感的追求不能仅停留在“如其形”的形式感上.在刘熙载看来,书法和人的性情学养、才能见识以及社会经历有密切关系.书法创作就是要反映人的审美意识,而人的审美意识完全取决于主体的精神世界.他举例“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来强调对于书法创作而言“个性即人,风格既人”.

米芾曾有言:“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虽说书法取法和天地万物,但更主要的是创作者本身在磨练覃研中把客观规律修化沉淀为人的内心规律.创作出真正出于心灵涵又不显斧凿痕迹的自然本色.

二、对立统一,消长平衡

《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要义在于平衡和秩序.正如《周易》卦象中的阴阳二爻,黑白阴阳早已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相互排列规定着自身和对方的存在形式.这种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规律对书法的创作也起到借鉴意义.刘熙载《书概》以阴阳理论来解释分析笔画:“画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唯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书法创作的过程中,笔法的起收、提按、方圆、藏露,字法的正斜、避就、伸缩、顾盼,墨法的干湿、浓淡、燥润以及章法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疏密相间.这些看似对立的矛盾才致使一副作品富有情感和生命力,而书法创作者也是在不断创造矛盾解决矛盾过程中实现和谐统一.技法上所追求的平衡对称完全继承了原始的阴阳之“形”,但刘熙载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在创作中对阴阳之“气”的丰富和延伸.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刘熙载所指的阴阳二气,我将其理解为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四组主要辩证关系.即“意和法”、“动和静”、“骨和韵”、“刚和柔”.这也是贯彻其创作论中及其抽象但最为核心的精髓.

刘熙载将“意法相成”作为创作中的重要原则,《书概》中有论:“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飞相成.”创作中,“法”是法度,是内在基础,“意”是意趣,是外在表现,两者缺一不可.他列举了杨少师和褚河南的列子来论证这一对立矛盾存在的统一性.“杨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然学杨者,尤贵笔力足和抗性,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东坡评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张长史告颜鲁公述河南之言,谓‘藏锋,画乃沉着’.”杨凝式外在形式的无拘无束实则依靠内在法度的谨严不苟来支撑.褚遂良藏锋沉着的笔画才造就了外在的“清远萧散“.若一味任笔为体,聚墨成纵,必会沦为庸俗荒诞的鬼画符,而循规蹈矩,拘谨板滞的恪守法那将会毫无生趣终成泛泛之辈.可见书法“须兼意和法,任意废法,任法费意,均无是处”.

《书概》云:“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书法创作中没有绝对的“动”和“静”,所谓动静关系的发挥取决于书家的创作需要.他曾将豪放奔腾书风代表者张旭和以中和之美著称的王羲之来进行比较,“过庭《书谱》称右军书‘不激不厉’,杜少陵称张长史草书‘豪荡感激’,实则如止水、流水,非有二水也.”刘熙载的高明之处在于能用辩证方法从对立面找到问题*之法.张旭的草书正是靠“静”的因素来成就,动静结合,以静治动,才不至于狂妄和蛮捍.这在本质上和王羲之中和书风相互相通,正如止水和流水皆为水,动和静只是形态上的差异,本质却也殊途同归.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阴阳契合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相互契合的阴阳离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红石峡摩崖书法艺术创作和美学风格
【摘 要】 中国书学向来讲究阴阳之道,一直以来,帖学与碑学二者一阴一阳平衡发展。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就是碑石刻书法的代表。它在中原的边缘地。

在军旅书法创作中彰显中国书法艺术美学特质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汉字在起源上是象形的,它用线条概括地模拟和象征自然界各种事物富有生命力的动。

探析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思想和书法创作
摘 要:苏轼的文学和书法在宋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文里散发出豪迈旷达的气息、绵邈深蕴的思想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书法兼工楷行。

由模件引发对现当代展览书法形式创作
摘 要:当代书法突破传统书法的艺术对象,对文字进行解构与重组,以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流行书风,强调感官和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震撼和耳目一新的效果,唤起。

论文大全